杨士奇,名寓,字士奇,江西人。先后历经建文至英宗五位皇帝,身居内阁四十余载,首辅就做了二十一年,是明朝有名的贤相。与杨荣、杨溥一起,被时人并称为“三杨”。
虽然如此,但其实杨士奇小时候的经历还挺坎坷的。他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然后母亲改嫁给了一个姓罗的官员,他也跟着继父改姓了罗。从小寄人篱下,没少遭人白眼,导致其心志早熟,也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情商,为其以后的为官之路助益不少。
一次罗家祭祀之时,小杨士奇实在没能忍住对父亲的思念,私自用泥捏了一个人像偷偷祭祀。但却被其继父发现了,不过好在其继父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认为他有志气,不仅让他恢复“杨”姓,还教他读书。
可惜,后来其继父因得罪权贵而家庭败落,他只能靠教书来维持母子俩的生活。但就这样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四处游学,那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到处流浪。
然而,恰恰就是这段流浪的日子,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也结识了很多人。进而有机会被推荐进建文朝参与《明太祖实录》的编写工作,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后成祖即位,又被提升为翰林院编修,进而被选入内阁,不久又幸运的成为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朱高炽的老师。
杨士奇曾力主明朝放弃大片国土,为何仍被称为贤相?
都知道,朱高炽虽贵为太子,但却因其心宽体胖的外形以及稍显懦弱的性格,并不得朱棣欢心,再加上一直居心叵测的朱高煦总在朱棣面前说他坏话,有好几次都差点被朱棣给废掉。幸亏有杨士奇居中维护,替他挡了不少的明枪暗箭,从而深得朱高炽的信任。
后来朱高炽登基为仁宗皇帝后也一直对这位老师信赖有佳,大小政事全都让其处理。而当时内阁辅臣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只有区区六品,仁宗皇帝为了让杨士奇能名正言顺的号令朝廷重臣又不违反朱元璋的祖制还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一方面提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一方面仍让其兼任内阁辅臣。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明朝的内阁制度开始逐渐形成,可以说杨士奇功不可没,以后的内阁辅臣们都得感谢他。
自然,杨士奇也确实没有辜负仁宗皇帝对他的信任。他竭力辅佐仁宗,为其查漏补缺,又为靖难获罪官员平反以及收武将之权等等措施着实为仁宗皇帝收拢了不少人心,使得朝廷一时之间大有治世之象。不过可惜,仁宗皇帝在位仅十个月就驾崩了。
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秉承父志,杨士奇依然受到宣宗的青睐,仍然位居首辅之职。协助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适时又有朝臣提议宣宗趁机把赵王朱高燧也拿下,杨士奇认为不应该这样无端牵连赵王,也有损宣宗的名声,后经其周旋,赵王主动交出了护卫兵权,终得善终。
不仅如此,杨士奇还特别体恤民情,曾多次建议宣宗减税赈灾、招抚逃民,清理冤假错案、严惩贪官污吏,提举有文学、武勇才能的人使犯人子孙也有资格做官。
不过,纵是像杨士奇这样的贤能之人,也做过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极为不明智的事情。那就是,他曾极力主张宣宗皇帝放弃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区,从而失去大片国土。
具体怎么回事呢?据史料记载:
明成祖永乐五年(即公元1407年)征服交趾,并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将其纳入明朝的疆域版图。但是期间不时仍有土人反叛,朝廷军事压力不小,适逢宣德初年交趾总兵官王通无能,致使明军多次受挫,进而私自向土人求和。
而后又有土人派人到明朝,为前安南国王陈氏的后人请封,实际上就是给他自己找个傀儡。对此,英国公张辅等人不同意,认为这样无故册封既师出无名,又会示敌以弱。但是,宣宗皇帝从小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对交趾这块偏远的国土并不怎么看重。
正当其犹豫之时,杨士奇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到:“陛下体恤民生疾苦,不愿因为偏远荒芜之地而耗费民力,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况且汉朝也放弃过珠崖郡(今海南省部分),各朝史书还都以此为美谈,陛下如今放弃交址不能算是示敌以弱,就让他们便宜行事吧。”
有了杨士奇的大力支持,最后宣宗皇帝决定放弃了交址地区,从而失去了这一片国土。这种事情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妥妥的丧权辱国行为!岂不知清政府割让港澳台曾被国人骂得有多惨?今日中国为争钓鱼岛、南海主权是有多不容易?
但是,杨士奇主张放弃交趾不仅不被骂,还被称为体恤民情的美谈,成为其贤相的一桩功绩。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也简单,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我们站在今日的上帝视角来看古人的行为其实是不合时宜的。结合明朝当时的情况,杨士奇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明朝的统治条件远不如现在,当时的交趾之于明朝确实太过偏远,中原文化也没办法辐射到那么远的地方,当地土人不服教化,朝廷长期驻兵确是一件相当损耗国力的事情。
其次,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无法对交趾地区进行有效开发,既产生不了经济价值又要耗费国力维持的地方,不如放弃来得实在。
再次,明朝士大夫受理学思想影响严重,大多信奉在德不在险的观点,对外开拓之心不强,往往喜欢以德服人。交趾地处偏远,土人又主动前来向天朝上国求封,正好也给了其一个台阶。既然直接统治不能获得利益,为什么不干脆放手挣点面子,满足一下虚荣心呢?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杨士奇等人做出这样的选择确实也是无可厚非的。既不让朝廷徒耗国力,又得了天朝上国的美名,这自然不会有损于其贤相之名,反而更添益处。
参考资料:《明史》、《明宣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