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明初惨案空印案:朱元璋斩杀1171个县府官员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老朱家坐江山的时候,要说杀人无数那朱元璋当是首屈一指!“蓝玉案”、“郭桓案”、“胡惟庸案”以及本文要介绍的“空印案”,哪一个案件杀死的人数不是成千上万。按照大明朝的法制,朱元璋所杀之人当中当然也有有罪当诛的人,却也不乏含冤而死之人。今天捣蛋猪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空印案”的始末。

背景话从朱元璋少年时期说起。朱重八小时候是给别人放牛为生的,元朝统治下的中国苛捐杂税沉重,民不聊生,朱元璋失去了父母兄弟,无奈当了和尚,后又参加了起义,打下了大明江山。他是过过苦日子的人,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他嫉恨贪官污吏,多年杀伐决断的日子也让他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我们不能妄测他在建国后杀功臣,杀官吏的时候有没有丝毫的动摇,但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看来,他应该要做到不放过一个坏人,不杀死一个好人。可如果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也许正应了曹操说了那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老朱也正是这么做的,宁可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他要求全国13个布政司、153个府、234个州、1171个县的财政统计必须上交户部审核。这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到了年底的时候,一群官员乌央乌央的从全国各地赶往应天(现在的南京)进行财政统计,当你出现了一毛钱对不上的情形,得——吭哧吭哧的又哪里来的回哪里去,核对好了盖上每一级的官印再来户部进行统计。跋山涉水而来,跋山涉水而去,又跋山涉水而来……假如再次出错呢?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就是“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爱一人?算了吧。重点是车马很慢啊,书信很远啊!如果都是这样来来回回的修改折腾,只怕是今年的财政还没有统计好,又要开始明年的财政统计了,敢情一年到头只用做统计财政这一件事情了。这样的政策虽然体现了朱元璋的认真细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也算是一个政策弊端吧!

明初惨案空印案:朱元璋斩杀1171个县府官员明初惨案空印案:朱元璋斩杀1171个县府官员

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都约定俗成地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官员们在去每级县衙盖官印之前就带上基本盖好了官印的空账本,这样即使出了错也不用来来回回的折腾了,只需要在盖好官印的空白账本上重新把账做一遍。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时间。这种办法在跑腿的官员看来十分的行之有效,大家纷纷这样做,上下级官员也都知道大家不容易,于是都是抱着默认的态度来对待空印账本。

“空印账本”相当于就是各级官员不约而同地蒙蔽了一个人的眼睛,那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在皇权统治下的官员们就是在犯欺君之罪。如果这件事一旦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事态十分严重。于是酿成了明初波及范围极广的“空印案”!

公元1376年,朱元璋终于知道了各级官员在财政上合起伙来欺骗自己的行为,雷霆大怒,立即派遣官员彻查此事,于是朱元璋对于“空印账本”的事情了解更深了一步,当即下令要斩杀所有的涉案官员,处罚令如下:“主印官员全部杀掉,副手打一百军杖后充军,各省的按察使也有很多以监管不力的罪名获罪。”也许有不少人抱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但他们不能忘了他们所面对的统治者是杀伐决断的朱元璋。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来应天进行财政统计的是13个布政司、153个府、234个州、1171个县的大小官员。“空印账本”的事情一级牵涉到一级,也就是说几乎这些官员都与空印的事情有关。如果都要斩杀掉,那相当于对每一级的官员都进行了大洗牌,而这些官员里也许有一部分人在浑水摸鱼,但也不乏清官、好官,其中方克勤、郑士利就是为民利好的好官。

明朝忠臣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任山东济宁知府,为官十分清廉,平时就连肉都舍不得吃,衣服上更是补丁一片,但因是“盖印官之一”,也被杀了。案发时,郑士利任湖广按察使佥事,刚直廉洁,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深知朱元璋在盛怒之时对于“空印案”的判决冤枉了许多清正廉洁的官员,在全国上下都不敢吭声的时候,他上书向皇上解释“空印案”一事,然而罪案已定,他与兄长郑士元都被罚到江浦服劳役,而空印案的罪犯最终大多没能免罪。

据统计,这次“空印案”牵扯到的县府共1171个,处死官员上万名,充军者不计其数。

皇帝是个利国利民的好皇帝,官员也有勤勤恳恳的官员,说到底也是因为时代环境的限制吧,交通不便,信息不便,才导致了这样的惊天惨案。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空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