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案”和“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并称为洪武四大案,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初四大案。
“胡惟庸案”是朱元璋为了废除丞相制而引导的一场皇权于相权之间的斗争。“蓝玉案”是蓝玉结党私营、目中无人在先,朱元璋为了巩固后代的统治力将权臣一网打尽。“空印案”是因为官员为了行事方便从而公文中有空印,朱元璋为了树立规矩而制造的。那么“郭恒案”是朱元璋时期规模最大,牵扯范围、人群最广的一次反腐斗争。
“郭桓案”的背景
朱元璋出身贫苦,是元朝统治下的最低阶层,备受官吏欺压。他认为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想要令百姓过上好生活,吏治是最重要的。而吏治中最重要的部分则是肃清贪官,只有官吏清廉,百姓才会幸福。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下令“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也就是说,贪污满六十两银子就要处死。根据万历年《宛署杂记》记载,洪武二十八年以后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米二石。明朝一石米约等于现在的190斤米,按照目前普通大米的市场价约为3.5元,一石米的价格为665元。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约为如今的1330元。60两银子差不多是79800元,考虑到明初银价较贵,那么60两银子约为现在的10万元左右。贪污满60两就要处死,可见朱元璋对打击贪污腐败的力度极大。
朱元璋在位期间整肃贪官的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以及针对贪官的法律等都记录在《大诰》和《醒贪简要录》。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大诰》,目的是让官员自律,让百姓知道如何对付贪官。并且还希望子孙后代都按照书中的法律严格执行。除此之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专门用来监控官员。并且在五门外设立“鸣冤鼓”,百姓若是有冤情无法解决可以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甚至在官吏征税时如有贪污作弊,百姓不但可以向上级举报,而且可以直接扭送官员到上级部门。给予百姓监察、查送贪官的权力,打破了中国古代史传统的法治。
郭桓案:朱元璋诛杀3万多人,六部侍郎以下皆处死
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郭桓案”就是朱元璋最大的一次反贪运动。
洪武年间的监察机构除了锦衣卫还有大家所熟知的都察院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就成为了专门的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朱元璋对监察部门十分看重,凡是监察部门举报的他就肯定会彻查到底。
洪武十八年三月,都察院御史余敏、丁廷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和北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管理赵全德等同流合污,贪污钱粮,吸收民脂民膏。朱元璋下令彻查。
贪污数目及名目
郭桓贪污的数目和方式等在《大诰》中有详细的记载,主要包括:
郭桓案:朱元璋诛杀3万多人,六部侍郎以下皆处死
1、郭桓私自截留了太平、镇江等地的赋税,并未上交国库;
2、浙西的秋粮共缴税450万石,郭桓贪污了250万石,只上缴了200万石。
3、郭桓利用职务之便,在收缴赋税时私立了许多名目,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所收钱粮全部进了自己的腰包。包括水脚钱、车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竹篓钱、神佛钱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税钱。
根据记载,郭桓和其同当贪污的总数目达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折合白银约1200万两。根据60两以上处死规定,处死一百次一万次也不能解朱元璋的心头只恨,所以朱元璋决定彻查郭桓的同党。
涉案人数
经过朱元璋的追查,涉案人员一步步走向台前,朱元璋也越来越心惊,越来越愤怒。其中朝廷主要官员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蕙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志德等。也就是说六部中二、三品大员有五位之多,但这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郭桓案:朱元璋诛杀3万多人,六部侍郎以下皆处死
据《刑法志》记载:“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也就是说,六部官员中除了尚书和左右侍郎(上面列出的除外),全部牵连其中。
当然,六部的官员人数并不是特别多,如果只牵扯到六部大臣,也就不会成为明初四大案之一了。朱元璋令人从中央一直查到地方上,因为粮食是由地方上送到户部的,如果地方上不参与其中,那么户部很难贪污如此之多。于是从中央到省里,从省里到州县,甚至所谓的富户和粮长,总涉案人数达数万人之多。
结果与影响
涉案人数达数万人的大案,人们常说法不责众,一般来说都会从轻处罚。但朱元璋偏偏不是这样的人,他严格的按照法律执行,处死3万余人,打破了“胡惟庸案”诛杀人数的记录。
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郭桓案”最后一个处死的人叫吴庸,他是本案的主审官员。为什么会处死主审官员呢,他贪污了吗?答案是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不翼而飞,朱元璋自然是想追回赃款和粮食,于是一路追查下去。结果民间的富户大多因此而破产了,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动荡,激起了民愤。为了平复民愤,朱元璋不得不让主审官员背这个黑锅。杀他只是为了平息民愤。
“郭桓案”后,朱元璋又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来抑制贪污,那就是将记账的汉字“一、二、三……百、千”改为“壹、贰、叁……佰、仟”。想要以此来杜绝贪官污吏通过篡改数字贪赃枉法,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沿用至今。
朱元璋以残酷至极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对各级官吏起到了非常大的震撼作用。但是,明朝的贪官却屡禁不止,杀了一批还有一批。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怕死吗?
一个是因为朱元璋过分的看中了刑罚的力度,而没有从其它制度上进行完善,一味的杀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朱元璋死后,后面皇帝稍微一松懈,贪官就出来了。
还有一个就是洪武年间的官员俸禄是朱元璋请人专门计算过的,发放的俘虏虽然足够官员和家人的生活。但是,一旦做官之后谁家里面没有几个家丁和丫鬟呢,算上这些人,那点俸禄根本养不活。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提高,生活更是艰辛。这也是促成官吏铤而走险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