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儿海之役又称捕鱼儿海大捷、捕鱼儿海战役,是指明朝洪武年间在捕鱼儿海彻底终结元朝的最后决战。《明太祖实录》记载以脱古思贴木儿为首的蒙元小朝廷(即是汗斡耳朵)在“捕鱼儿海”被歼的经过。所谓的“捕鱼儿海”,即现在的贝尔湖。当初元太祖成吉思汗按照蒙古游牧贵族的传统分封亲族时,将兀鲁灰河等地(相当于现在的乌珠穆沁旗一带)封给了同母弟哈赤温的后裔,而邻近的捕鱼儿海亦应该是哈赤温后裔的势力范围。
元未明初,当北伐的明军攻陷元首都大都之后,蒙元势力被迫北迁,退居漠北草原,大都的失陷标志着元朝的灭亡。此后,残存于塞外的元政权,史称“北元”。
1368年11月,朱元璋要求天下的政府机关要把工作重心之一放在收集元朝的户籍版册上。他下令,收集到的民间、百姓收藏的各种户口版籍都要交给总兵收拾整理后,转交给相应部门。针对当时前朝的遗老遗少、逃荒、脱籍的人员,朱元璋又在1370年下令,要求他们进行登记。
这一时期的户籍人口与实际人口较为吻合,其原因在于:朱元璋重视人口清查工作;元末明初的数十年战争使得原有的大地主大家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产生了大量的无主荒地,登记的在籍人口增加了;朱元璋重本弃末的经济政策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屠戮功臣和官员抑制土地兼并、私匿人口的行为。
同时,朱元璋又进行了各种制度性改革。如1370年实行户贴,要求各家各户填写家庭人口状况、财产状况,并派遣官员下乡进行比对。1380年又开始实行了“黄册制度”,其中已经内涵了近代保甲制度的雏形。
到了1387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户部公布了全国的总人口。当时全国共1065万户,5990万人。
人口清查完备之后,朱元璋又开始清查土地。1387年,制定了田地鱼鳞图册。1388年,朱元璋又制定了军籍黄策,如此,大明朝的军事力量也已经清查清楚了。
明朝军队实行卫所制度,明朝建立前,朱元璋就规定:指挥五千士兵的将领叫指挥,千人者为千户,百人者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
明朝建立后,刘伯温建议采用卫所制。在交通枢纽、要塞、军事重镇设立卫;在小岛和孤立据点设立所。每个卫有5600人;一千户所为1120人,一百户所为112人;百户所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五个小旗,每个小旗10人。
卫所分为保卫京师的京营军,有48卫,共计27万7千8百多人。地方卫所分为两大类,九边和沿海地区,九边地区兵力高达百万人,170个卫左右;沿海地带54卫、99所、巡检司353处、烽堠997个,总兵力40余万人。
以上就是朱元璋时期的正规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总数多达125万人;1393年,高达191万人。
除了以上正规军外,明朝的军事力量还包括乡兵、土兵、土司兵等多种类型。乡兵的主管机构是“民兵万户所”,迈出左腿士兵,迈出右腿为农,也就是民壮制度。“土木堡之变”之后,民壮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后,民壮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到了弘治七年(1494年),民壮七百人的州县,每里佥派二人;五百人者,每里佥派三人;三百人者,每里佥派四人;百人者佥派五人。到了嘉庆年间,又改为大县千人、次六七百、小者五百。
土兵制度形成于成化年间,朱元璋时期并没有土司兵制度,土司兵人数不多,约为五六千人。土司兵的战斗力比较强,主要是湖南苗兵、广西狼兵、四川的少数民族士兵。
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即进行了北伐,到1369年10月陕甘会战结束后,明朝基本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在古代汉人的传统思维里,明朝疆域北到长城、南到广东广西、西到川陕,已经恢复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故土,但朱元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想彻底消灭元朝势力,为此,他必须要继续北伐、西进。
第一次北征:1370年2月,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对北元势力进行第一次北征并消灭北元在中原地区的留存势力。徐达、李文忠两路大军均大获全胜。
1371年正月,朱元璋派汤和、傅友德分兵进攻四川,8月,平定四川,消灭了夏蜀割据政权。
第二次北征:1372年2月,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三路大军北伐,希望一举消灭北元势力,并彻底平定陕甘,是为第二次北征。结果,徐达、李文忠相继败北,损失了数万人马,偏师冯胜部却反而获胜,但其胜利果实却最终并没有被保全,攻占的西域、甘肃等地区并没有驻军,即仓促撤退。因此,此战从战略层面讲算是大败。岭北大败后,朱元璋开始采取战略守势、战术进攻与和平劝降的方式来对付北元。
明朝蓝玉覆灭北元的捕鱼儿海之战,一雪两百年前汉人的靖康之耻
第三次北征:洪武十三年(1380年)4月,命沐英率领陕西兵马进攻陕甘的元朝残余势力,大胜。
第四次北征:1381年2月,命徐达、汤和、傅友德、沐英分东西两路进攻漠北的北元势力,大胜。
10月,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胡海、郭英、陈垣等率兵30万进攻元朝云南梁王的残余势力,大胜,并收复云南。
第五次北征:1387年2月,命冯胜、傅友德、蓝玉、赵雍、王弼、胡海、郭英等人率军进攻盘踞在辽东的北元太尉哈纳出。大胜,并收复辽东。
1388年2月,蓝玉率领大军15万开始了对北元脱古思帖木尔的征讨,蓝玉得到情报说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尔在捕鱼儿海一带(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中国与蒙古国交界处的贝尔湖附近),于是蓝玉率领军队抄近路日夜兼程到达了百眼井地区,这个地方距离捕鱼儿海只有四十多里,但是搜索后仍然没有发现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尔的踪迹,于是蓝玉就想要撤兵,部将王弼则不同意退兵,王弼说,我们领兵千里迢迢来到了捕鱼儿海,没有见到元军的踪迹就撤退,不好向皇上交待。蓝玉觉得王弼说得有道理,于是命令部队继续搜索,并且采用了王弼的建议—穴地而炊,以隐蔽明军的行踪,这样元军就无法看到明军做饭冒出的炊烟,也就不容易被元军发现明军的行踪,以达成战役发起的突然性。
就这样明军继续秘密前进,终于侦查到了北元皇帝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的地方,于是蓝玉命令王弼为先锋迅速出击,直奔元朝大营。
元朝的皇帝脱古思帖木尔认为明军刚刚消灭辽东纳哈出的割据势力不久,没有能力再次远征漠北,于是没有做任何的迎敌准备,并且王弼的先锋部队攻击元朝大营的时候正好赶上风沙天气,几十步外都不能看见人影,明军到达蒙古汗帐外的时候元军还没有任何的察觉,脱古思帖木尔也没有做任何有效的抵抗,仓皇出逃。这就是捕鱼儿海之战的经过。捕鱼儿海战役的经过虽然没有太多的传奇性,但却是明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元军事先由于没有任何的准备,加上当时是风沙天气,所以对明军的秘密接近没有任何的防备,直到明军攻击汗帐时才慌忙开始抵抗,当然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明军大获全胜,这一次战役,明军俘获了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军士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北元小朝廷直属的蛮子及哈剌章二部军队在捕鱼儿海与蒙元小朝廷一起覆灭,原属扩廊贴木儿的军队也在捕鱼儿海战役中遭到了明军毁灭性的打击。明军还在捕鱼儿海俘虏了蒙元吴王朵儿只,朵儿只据说是成吉思汗一母同胞弟弟哈赤温的后裔,他在世袭的封地上被俘,意味着成吉思汗亲自分封的哈赤温汗国到此结束。
捕鱼儿海战役使北元贵族遭到最大的失败。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或许还有重振残余势力入主中原的希望,那么这个希望到这时就完全破灭了。脱古思帖木儿死后,蒙古内部开始陷入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其间虽然有过几次统一,但对明朝始终未能构成倾覆性的威胁。
下面附录明史对蓝玉的记载(文言文和白话文双文):
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遇春称于太祖。
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禽其子不兰溪还。会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出遣使诣大将军营纳欸,玉往受降。纳哈出以数百骑至,玉大喜,饮以酒。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纳哈出不肯服,玉亦不饮。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于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郑国公常茂在坐,直前砍伤之,都督耿忠拥以见胜。其众惊溃,遣降将观童谕降之。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会冯胜有罪,收大将军印,命玉行总兵官事,寻即军中拜玉为大将军,移屯蓟州。
时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扰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出大宁,至庆州,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问道兼程,进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定远侯王弼曰:“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敌无所觉。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杀太尉蛮子等,降其众。
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西征还,命为太子太傅。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译文
蓝玉是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当初隶属于常遇春的帐下,对敌作战勇敢,常战常胜。常遇春多次在太祖面前称赞他。
二十年,蓝玉以征虏左副将军的身份跟着大将军冯胜征讨纳哈出,在通州驻扎。听说有元兵驻扎在庆州,蓝玉趁着大雪,带领轻骑兵袭击攻破元军,杀了平章事果来,生擒果来的儿子不兰溪回来。适逢大军进发至金山,纳哈出派遣使者到冯胜的军营投降,蓝玉前往接受投降。纳哈出率领几百骑兵到达军营,蓝玉非常高兴,设酒宴招待他。纳哈出斟满酒杯敬蓝玉酒,蓝玉脱下自己的汉服给纳哈出穿,说:“请穿上这件衣服再喝洒。”纳哈出不肯穿,蓝玉也就不喝酒。争执持续了很长时间.纳哈出把酒倒在地上,看着他的部下很气愤地嚷叫,将要离去。郑国公常茂在席间,径直上前,砍伤纳哈出,都督耿忠架着(纳哈出)去见冯胜。纳哈出的手下惊惧混乱,(冯胜)派元军投降的将领观童去规劝他们投降。明军回师至亦迷河,招降了纳哈出剩余的部队。适逢冯胜有罪,太祖收去了他的大将军印,命令蓝玉行使总兵官的职务,不久在军中授蓝玉为大将军,蓝玉移兵驻扎到蓟州。
当时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继承帝位,侵扰边塞。二十一年三月,太祖命令蓝玉率领十五万火军去征讨。军队出了大宁,来到庆州,蓝玉通过谍报得知元帝在捕鱼儿海,就从小路日夜兼程,进军至百眼井。离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没有见到敌军,蓝玉想要领兵回去。定远侯王弼说:“我们率领十万多士兵,进入漠北腹地,一无所得,匆忙率兵回去,将用什么来回复皇上的诏命?”蓝玉说:“对!”命令将士们在地下挖洞做饭,不要露出炊烟和火光。又趁着夜晚来到捕鱼儿海南边,敌人的军营还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多里的地方。蓝玉命令王弼做前锋,快速进军,迫近敌营。敌军认为明军缺乏水源和粮草,不能深入进击,就没有防备。加上当时起了大风,卷起黄沙,白天亦昏暗无光。大军前行,敌人没有发觉,明军突然到达元军营前,元军大惊,匆忙迎战,明军大败元军。杀了太尉蛮子等人,招降了他手下的士兵。
蓝玉身材高大,满面红光,富于勇气和谋略,有大将的才华。中山、开平王死后,蓝玉屡次统帅大军作战,多次立功。太祖待他十分优厚。蓝玉渐渐地骄傲自满,畜养了很多庄奴,这些人都仗着蓝玉的威势暴虐凶横。蓝玉曾经抢占了东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问此事,蓝玉发怒,赶走了御史。蓝玉北征元军回来时,半夜敲击喜峰关关门,关吏没有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纵容士兵打破关门长驱直入。太祖听说这件事很不高兴。先前,太祖想封蓝玉为梁国公,因他犯错改封凉地,还把他的过错刻在铁券上。蓝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会上出语傲慢。蓝玉在军中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皇帝多次责备他。他西征回朝,太祖让他做太子太傅。蓝玉对位居宋、颍两公之下感到不高兴,说:“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等到他入朝上奏.太祖往往不听他的,他更加不高兴。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发蓝玉谋反,把蓝玉交给狱吏审讯。案件审理结束后,族灭了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