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史学家眼中、在普通民众眼中,大家一般认为王莽是篡夺西汉江山的奸臣、是大奸似忠的伪君子,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王莽与刘秀的故事更是一再搬演,王莽的奸臣形象、残暴的性格似乎再也无法改变了。但是,时光的车轮走到近代之后,一些历史学家试图以更客观的眼光,更全面地评价王莽。
人们发现,王莽治理下的新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为政措施却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一些人甚至觉得王莽思想超前,是一个理想主义改革者,但是王莽在后人眼中的主流评价,又似乎还是阴暗面更多,这其中虽然有文学、戏曲作品宣扬的结果,但是也有王莽自己的原因,还有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的原因。笔者认为:造成王莽在后世评价低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王莽的权臣之路
王莽之所以能够登上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首先要感谢他的姑母王政君。王家在当时是上流社会有名的高门大族,王政君成为太后之后,王氏家族中,王莽的叔叔伯伯们都在朝中做了高官,少年的王莽就有很好地步入仕途的条件。王莽少年时,父兄先后去世,王莽跟随叔叔伯伯们一起生活,很快就因为对伯父王凤——王政君的父亲十分恭谨仁孝,而被伯父盛赞。
当时王氏家族中先后有九人被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他们生活奢侈,又整日声色犬马,根本没有管理朝政的能力。在王氏一族中,王莽是一个异类,他不但生活简朴,还待人恭敬。王莽在24岁时,进入朝中的中枢系统,他办起事来也很认真,而且在工作中展现了十分突出的能力。
在家族中,王莽侍奉母亲,照应寡嫂和年幼的侄儿,在外面结交贤能之士,很快就贤名远播,得到朝中重臣和民间很多人的交口称赞。伯父王凤去世前,曾经特意嘱咐太后王政君对王莽多加照拂,王政君多次在汉成帝面前提及王莽的善行,汉成帝也认为王莽是可以担当大任的国之重器。
公元前8年,王莽成为大司马,一年后汉成帝去世,王莽遭到汉哀帝母族的排挤,在他隐居在封地新都时,他的儿子因故杀了家中的丫鬟,王莽就逼迫自己的儿子自杀。这件事让当时的天下人都觉得王莽是一个一心为公、捍卫正义的人,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王莽的这种行为,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在民间和朝廷争相为王莽打抱不平的情况下,王莽回到了京城。
汉哀帝去世后,王政君重新获得了最高权力。这时,朝中众人一致推荐王莽主持大局。公元前1年,王莽再次得到众臣的拥戴,被封为安汉公。这时的王莽,早已暴露出自己要称帝的野心,他表面上依然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并用自己结余下来的金银钱财赈济灾民,王莽的一系列行为,让他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可以与古代的圣贤相媲美。几年后,汉平帝死去,王莽担心立了年长的皇帝,影响自己对朝政的控制,于是就立了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之后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自立为帝,建立新朝。
王莽篡汉,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也许是一个以新的政治事件,在当时,王莽跨出了这一步,虽然还是会有人拥护他,但在那些终于西汉王朝的正统官员们眼中,王莽就成了汉贼。无论众人持怎样的观点,王莽终究还是做了皇帝,面对刚刚建立的新朝,他要大干一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王莽改制与刘秀的胜利
王莽改制,是王莽在西汉末年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而展开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土地制度方面:改天下田为王田,规定私人不得买卖。规定奴婢为贵族的私有财产,也不得买卖。实行“五均六特”制,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货物及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山泽等。改革钱币制度。改革中央机构,加强军权、相权,重新划分郡县,更改地名。
更改少数民族的首领称号,更改匈奴部族为十五单于。王莽的新政虽然不乏利国利民的一面,但是像不得私自售卖土地和奴仆这些政策,明显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还有地名、年号等名称随便改易,天下人很不习惯。在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王莽还存在用人选才上的失误。他的政策在上层大大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在下层也损害了百姓们的利益,再加上王莽建立新朝的几年,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王莽也许算得上一个改革的理想主义者,但他的改革不但没有缓解西汉朝廷长久以来的积弊,而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起了反莽浪潮。改革遇到挫折后,王莽性格中的消极面也暴露无遗。他性情急躁,刚妄自负,面对不利的局面,就像一个很不成熟的孩子一样,不断下旨,试图调整自己的政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但是,上天和百姓们都没有给他调整的机会。经过王莽的一番折腾,人们反而更怀念起以前那个行将就木的西汉王朝。
这时候,刘秀就应运而生了。刘秀能够在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崛起,不仅是因为他个人有很多别人不具备的优点,还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大的方面来说:刘秀出生在当时南阳郡的世家大族之中,又是正宗的西汉皇室后裔,年轻时曾在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读书,有优越的同学、同乡资源。刘秀本人的性格虽然不同于历朝历代很多的开国皇帝,显得温和谨慎,但刘秀这样的人,确实能让当时受够了王莽乱政带来的恶果的百姓们看到希望。
王莽思想超前2000多年,为何后人对他的评价那么低?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刘秀重兴汉室,并且尽可能地照顾到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的行为无疑是很得人心的。
刘秀和王莽的较量,集中在昆阳之战中,野史和戏曲舞台上那些王莽追着刘秀打的传说,在正史中是不存在的。刘秀虽然表面看来温润、和善,实则隐忍多权略,在昆阳之战中,又奇迹般地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
昆阳之战时,刘秀的职位还只是一个太常偏将军,昆阳城中的全部守军,也只有八九千人,刘秀却只带着十三个军士杀出重围。几天后,刘秀搬来了援军,但是这援军的数量,也只不过几千人左右,王莽当时号称,他的军队足足有42万人,即便真实的人数没这么多,刘秀的军队看起来,也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最终胜利者却是刘秀。
在这场战争中,刘秀是如何以少胜多,取得最终胜利的?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刘秀确实有着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而王莽的军队虽然很多,只是貌似强大。实际上王莽的军队中,大多是一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流氓地痞,王莽军队的统帅有很多并不熟悉军事。而刘秀面对很多突发的情况,都能沉着应对。经过昆阳之战后,刘秀威名大震,天下为之震动,而王莽军队的主要力量全面溃败,新莽政权的覆灭已经近在眼前。
后人对王莽评价低的原因
王莽失败,最后被叛变的下属杀死,当时的百姓听说王莽被杀,纷纷高兴地走上街头庆祝,王莽的尸体像后来的董卓那样,被分成很多块儿,他的头颅被收藏在皇宫的仓库中,作为后世君王荒政乱政的警戒。近代以胡适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王莽是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者,实际上就算王莽的某些政策确实有社会主义政策的构想,但是他也不能不考虑那个时候的现实条件,只凭自己脱离实际的想象做事。
王莽的评价从千古难遇的圣人跌落到汉贼,主要是因为在当时,基于他的改革造成的恶果,百姓们对他由爱戴转为憎恨,改革不但没有实现王莽的理想,反而毁灭了他的政权。后世对王莽评价很低的原因在于:王莽之后,刘秀得到了大众的拥护,刘秀复兴了汉朝,自然要把握敌人,又是侵害西汉皇帝首恶的王莽加工成奸臣的样子。
在民众心中,刘秀是战胜王莽的天选之子,又有文化,又符合他们对理想君主的要求,随着刘秀建国成功,一切都回到了正轨。刘秀本人勤于政事,采取很柔和的手段治理国家。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与大多数的开国君主不同,刘秀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好大喜功,很想开疆辟土的君主。刘秀在位期间,精简官员,合并办事机构,轻囊薄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后来,南北匈奴分裂,朝中有人建议刘秀趁虚而入,与匈奴开战。刘秀以为天下初定,民力还未恢复,不宜劳师远征。其实,百姓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朝廷不折腾,与民休养生息,让他们感到安稳和幸福就够了。可惜,王莽至死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对于身居高位者来说,远大的理想必须切合现实,要进退有度。
在强大的社会传统下,改革很容易失败,改革者们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后世也不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的改革者,他们的改革虽然也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理想有更多贴近现实的方面,而且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篡位自立,虽然在当时,他们也遇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当他们效忠的王朝急速下滑时,人们又想起了他们改革思想中的进步意义。因为他们只想挽救积弊的王朝,没有王莽的篡逆之心,所以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声要比王莽好得多。
王莽如果篡位之后,能理性地认识到自己改革措施的不切实际和必将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积极地进行调整,结果也许会好很多,可惜他把江山从刘姓皇族手中夺走,不但没有治理好,还让人民为他的不成熟行为买单。从这一方面来说,王莽在某种程度上被进一步丑化,也是他罪有应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周公和王莽也许只是一念之差,但是本质上还是有很多的不同。周公所作的一切,都充分考虑了时代的要求,过程中理性而克制。而王莽终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篡位的行为造成了种种恶果,他的理想就算有好的一面,他本人也只能被当作一个扰乱现实发展规律的奸邪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