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国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副屈辱史,中原王朝统一化就会要求他们臣服,而日本完成统一后,高丽人历史上严重缺乏自信,为此高丽人吹嘘了很多光辉的历史,当然了那些历史太过于扯淡了,因此就连高丽政府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认。不过即便是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历史,高丽人还是编造出了一位亚洲第一战神。
李舜臣成名的鸣梁海战发生在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缓和国内局势发动了侵略战争,他们轻轻松松的赶走了朝鲜半岛上的统治者。明朝将领李如松却率领7万明军紧急驰援击败了日军,并达成了一个奇怪的协议。后来丰臣秀吉发现自己被骗了之后再次出兵,15万大军再次再次打跑了半岛上的统治者,这次明朝军队又得派出援军。这一次是一场大仗,一开始双方各有胜负,直到后来明朝援军逐渐到来,才终于在兵力上和日本人旗鼓相当。
高丽第一名将李舜臣和他的龟甲船究竟有多厉害?
恰逢丰臣秀吉病故,日军开始准备撤退之际,最后决战打响。按照韩方的说法是李舜臣以十二艘龟甲船和一百艘改装民船击退日舰一百三十余并撞破30艘。然而海战和陆战不同,海战几乎很少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情况,毕竟在海上火力和大船才是王道。按照韩国人的说法,李舜臣命令水军火箭齐发赢得了战争,韩国人吹嘘自己的火铳火炮随便一个什么型号就是射程800步,上千步。要知道200年后横行天下的大英帝国海军战列舰上的68磅巨炮的平射有效射程也不超过400米。
露梁海战中,明朝海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朝鲜海军船舰
龟甲船:首次出现是在1413至1415年的《朝鲜王朝实录》中,当时被称为“戈船”或“蒙冲”李舜臣生平的《李忠武公全书》写道:“其形偻然,若龟之曝”。
朝鲜文献中,首次提及“龟船”二字来自于十五世纪初的《李朝实录》,其中1415年的记载有:“龟船之法,冲突众敌,而敌不能害,可谓决胜之良策。更令坚巧造作,以备战胜之具。”
乍一看,“敌不能害”貌似龟缩防守,但这只乌龟又能“冲突众敌”,所以不是只缩头龟,而是冲锋陷阵的忍者神龟。
维基百科这样介绍道:这些龟船被称为“戈船”或“蒙冲”,主要被用来抵挡女真与日本人海盗。然而,因为接下来一百多年的和平期间,这些早期龟船被废弃不用。朝鲜海军的大将李舜臣,鼓励海军工程师罗大用设计及建造了今日举世闻名的船。
“戈船”和“蒙冲”是两种中国古代战船。戈船,就是装备了矛戈的船;蒙冲,则是蒙着生牛皮的冲锋船。北宋《武经总要》里解释道:“蒙冲者,以生牛革蒙战船背,左右开擎棹空,矢石不能败。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近则施放。此不用大船,务在建速,乘人之不备。”
缘起于中国战船的龟船,就是加强版的“蒙冲”。
让我们来全面解剖一下龟船的奥秘。
一、龟头。
所有关于龟船的图片,给人印象很深的是船首设计成狰狞的龙头。
《李忠武公全书》记载道:“舻设龟头,长四尺三寸,宽三尺,里爇硫黄烟硝,张口吐烟雾,以迷敌……龟头上穿二炮穴,下设二门,门傍各有一炮穴。”
船首狰狞的龙头也是为了恐吓敌人。喷出硫黄烟雾一是为了迷惑敌人视野,一是用刺鼻的烟雾进行生化攻击。
龙头中间的火炮,按照李舜臣的说法,是用来近距离轰击敌船的:“龟船直冲层楼船下,以龙口仰放玄字铁丸,又放天地字大将军箭,撞破其船。”
二、龟背。
龟船设计上最被后人称道的就是它的船背。据说,船的上半部包覆着六角形的铁甲,铁甲上有铁锥突出。
李舜臣本人的《乱中日记》里并没有龟船覆盖“铁甲”的记载,而跟随他战斗的侄子李芳,则提到了在船顶甲板覆有缀满锋利尖锥的甲片。
日本方面,曾经有将领记载道:“敌人舰队向我方攻击,其中三艘大船是铁包的盲船(龟船)。”
对于龟船是不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甲船,因为留下的原始资料很少,后世的争议很多。普遍的观点是认为龟船还是木质船体,只是船背覆盖着带锥的铁皮。
从记载中我们得知,龟船舷板厚约4寸,约合13厘米,这种厚度,那个时代的日军火绳枪甚至再大口径的大筒,也是不可能穿透的。
如此来看,龟船就是个身上长刺、刀枪不入的怪物。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龟船使日军的王牌战术完全无效。
日本战国时代的水战,主要制胜战术还停留在“海贼战术”——接舷战,就是靠近敌舰后,用钩索钩住船沿攀上去进行白刃战。
而这种以杀伤人员为目的的接舷战,碰到全封闭的龟船就好比老虎碰到了豪猪,无从下口。还无从下脚,锋利的铁锥,脚踩上去就是一个血窟窿!
龟船=反制接舷船。
三、龟的内脏。
因为船体被包得严严实实,龟船的内部结构一直被很多人好奇。
据韩国人研究,龟船内部甲板有两种:双层和3层甲板。双层甲板的火炮和划桨都在同一个船舱;三层甲板的内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火炮舱,用于射击武器,下层为动力舱(划桨)和储存舱。
《李忠武公全书》有如下记载:“左右铺版下屋各十二间。二间藏铁物,三间分藏火炮弓矢枪剑,十九间为军兵休息之所。左铺版上屋一间船将居之,右铺版上屋一间将校居之。军兵休则处铺版下,战则登铺版上。”
有战斗舱,有动力舱,有储存间,有休息所,有将领单间和士兵通铺。龟壳之下,别有洞天。
四、龟速。
战船的机动性,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海战中都是不亚于火炮的能力,在很多时候,机动性强就意味着胜利。
龟船是大型船,长度约30-37米,高约5米,船内能容纳50个作战兵和100多个桨手,船上有可以升降的巨帆,船底两侧则各有10面橹,平时航行靠帆,战斗冲刺时靠桨手划桨。韩国人按照复原船的模拟航行,做出了推测:龟船正常航速为4.27节(用帆),冲刺速度达7节左右(划桨)。
机动性都是相对而言,日军的主力战船安宅船,比龟船还要巨大。最大的安宅船,“海贼大名”九鬼嘉隆的旗舰“鬼宿丸”号,长度接近50米,高近10米,光是橹手就要180人。但安宅船追求大,速度就比较慢了,正常航速约3节,冲刺速度5-6节,在机动性方面比龟船大为不如。
五、战斗力。
龟船载有的强大火器,才是它厉害的关键。《李忠武公全书》记载道:“左右牌各穿二十二炮穴,设十二门。龟头上穿二炮穴,下设二门。门傍各有一炮穴。左右覆版又各穿十二炮穴,插龟字旗。”
不难看出,龟船的前后左右都能发射火器,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
龟船搭载的火炮大约有30门,分天字铳、地字铳、玄字铳、黄字铳四种,还有发射小铁丸的胜字铳筒。请注意,“天地玄黄”其实是大口径的火铳,发射的是火箭而不是弹丸,和明朝的红衣大炮在射程、威力上都不可比。
除了无死角的火铳,龟船的撞角也是克敌制胜的主要武器。日本水军将领在给秀吉的书信中诉苦:“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
李舜臣的龟船是这样战斗的:依靠机动性,突然冲进敌船之中,利用它刀枪不入的优势,左右突击,或直接撞沉敌船,或四面开铳炮焚毁敌舰。
在当时的战场环境里,这么一个蒙着铁皮、顶着铁钉、配有多门火炮、机动超强的战船,从技术上来说,绝对是难以应对的BUG。
六、龟船的归宿。
日本人始终不承认龟船是世界最早的装甲船,也不承认是龟船打败了日军,日本人认为韩国复原的龟船是属于架空设定后的产物,仅凭史料上几百个字的描述和绘图,不可能仿造出与历史上一模一样的龟船。
应该说,日本人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壬辰战争结束后的200多年后,朝鲜人居然自己也制造不出龟船了。
那是在1866年,法国军舰侵占朝鲜江华岛,以报复朝鲜人杀死法国的传教士,朝鲜史称“丙寅洋扰”。当时朝鲜闭门锁国已久,在战后苦于海防力量太弱,一度曾按照古样建造龟船,打算重现壬辰战争的威风,最后却失败了——造出来的“龟船”因为铁皮过多导致船身太沉,根本浮不起来。
其实,就算龟船能百分百复原,在铁甲舰、开花弹早已普及的19世纪,只是一个活靶子而已。
韩国海军还在锲而不舍地进行海底搜寻,打算让壬辰战争中沉没在海底的龟船重见天日,但迄今为止一无所获。
龟船,注定只能称雄于一时,没有大明皇朝的支持,无论是名将还是龟船都得沉睡在冰冷的海底,才是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