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他的杀胡令不值得人们津津乐道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冉闵,是十六国中的“冉魏”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间推行了“杀胡令”,在历史上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冉闵的“杀胡令”挽救了汉族,也有人认为该政策严重激化了民族矛盾,是错误的政策。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就必须要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

首先,介绍一下冉魏建立之前的情况。从汉朝到西晋这段时间,匈奴、羌族、氐族、羌族、羯族、乌桓等民族不断内迁,逐渐成为了中原的主要居民之一。其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国家的编户齐民,为国家提供赋税、徭役和兵役,有的甚至沦为了佃客、部曲和奴婢,《晋书》载:“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历史上所谓的“五胡”,除了鲜卑族之外,其他的都早已成为中原王朝的居民,逐渐转为农耕,接受中原文化。

但是西晋的统治十分残暴,世家大族对平民的压迫十分残酷。西晋后期又爆发了“八王之乱”,“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晋书·五行志》记载,“河、洛、江、汉皆竭,可涉”、“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少数民族会起义,就连汉族也发动了起义。由于游牧民族更加强悍,因而成为了西晋末年起义的领袖。

西晋后期爆发的起义主要有关中的羌族起义、氐族李氏领导的巴蜀流民起义、荆州蛮民起义、雍州流民起义、蜀人杜弢起义、匈奴刘渊起义、羯族石勒起义、刘伯根、王弥、曹嶷为代表的青州起义等。后来,各大起义军队合作,于316年消灭了西晋王朝,史称“永嘉之乱”。此后,北方的历史就进入了混乱时期,人们称为“十六国”或者“五胡乱华”,实际上引发北方混乱的是阶级矛盾,十六国也并非全部是少数民族政权。由于后来的割据政权采取了一些不合理的政策,使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也激化了。

在冉魏建立之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还未完全被激化。例如石勒在基本统一中原后,就安定流民,减少税收,劝课农桑;恢复魏晋官制,大兴儒学;采取“胡汉分治”,规定羯族“不得侮易衣冠华族”。鲜卑族的慕容盛占据辽西后,招募流民,给予土地,减少税收,使得辽东辽东户口增加10倍,成为一方乐土。割据凉州的张轨大力推行儒学,开办教育,开启了凉州儒学的风尚,使得西北的羌氐等族逐渐接受了汉文化。

“后赵”石勒去世后,石虎夺权继位。石虎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暴君,荒淫残暴,嗜好屠杀,使得北方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石虎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北方的全面起义,比较有名的是梁犊起义和乞活军起义。其中的乞活军是汉族流民组成的,立场比较坚定,其首领陈午一直坚持“勿事胡”,而冉闵就是乞活军中的一位将领。

349年,石虎病死,后赵内乱,冉闵乘机进攻,在后赵大司马李农的支持下,冉闵得以进入邺城灭后赵。冉闵进入邺城后,宣布“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于是出现了羯族纷纷出城,汉人悉数进城。于是冉闵认为羯族靠不住,于是下达“杀胡令”,不管贵贱男女老幼,一律斩杀,共杀二十余万人。就连和冉闵合作的李农也被冉闵杀害。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他的杀胡令不值得人们津津乐道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他的杀胡令不值得人们津津乐道

冉闵还规定其他少数民族必须迁回边地,这引起了中原世居少数民族的反对,于是自己的统治基础越来越孤立。《晋书》记载冉闵下令“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设想一下,如果美国强制黑人迁回非洲会引发什么样的动荡。

冉闵的主要支持者是汉族,但是他后来的政策也并未得到汉族的支持。他在中原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邺城称帝,建立魏国,史称“冉魏”。冉魏建立后遭到周边各族的攻击,于是试图联合东晋共同出兵,但是东晋君臣发现冉魏称帝,于是置之不管。

在前秦(氐族建立)和前燕(鲜卑族慕容氏)的围攻下,冉魏孤立无援,只维持了三年就灭亡了。可见,冉魏的“杀胡令”激化了北方民族矛盾,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地位,他不仅没有拯救汉族,反而将汉族陷入了大危机之中。还好前秦和前燕都采取怀柔的民族政策,使得冉闵激化的民族矛盾又缓和了下来。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冉魏建立之时,氐族在关中建立了前秦,而鲜卑族慕容氏也进一步南下中原,建立了前燕政权。我们看看两者是如何来缓和北方的民族矛盾的。

337年,慕容皝自立为燕王,正式建立了前燕政权。348年慕容皝去世,慕容儁(jùn)继位。第二年,后赵灭亡之际,慕容儁乘机夺得幽州,迁都到蓟,开始进入中原。352年,慕容儁就消灭了冉魏政权,迁都邺城。前文讲过,慕容氏将辽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进入中原后,慕容氏又将这些好的政策带入中原。慕容氏恢复魏晋的制度,承认坞主壁帅势力,拉拢中原士族,并且兴立学校,培养人才,重视农业,有利于北方的稳定。《晋书》对慕容儁的评价是“俊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在后赵末年,石虎为了弥补邺城的人口,将关中的许多民族迁徙到了邺城附近,氐族苻氏也是其中之一。冉魏建立后,要求各少数民族迁回原地,于是苻洪就带领氐族迁回关中,在路途中,其他民族(包括汉族流民)归属苻洪的多达10万人。后来苻洪石虎旧将麻秋毒死,其子苻健代统其众,继续向关中转移。351年,苻健在关中建立了大秦,史称前秦。

357年,苻坚上台,他是十六国中最有作为的君主。苻坚重用汉人王猛、邓羌、权翼、杨安、朱肜等,制氐族贵族豪强;恢复魏晋士籍,承认士族特权,吸收汉族士人参加政权;提倡儒学,兴立学校;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修立亭驿,发展工商。苻坚的这些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恢复了北方经济,后来苻坚又东征西讨,最终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可惜苻坚对东晋用兵太急,导致淝水之战的失败,使得前秦瓦解,北方再次内乱。

这样一对比就发现冉闵的“杀胡令”实在是太差劲了,前秦和前燕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但是他们都尽量缓解民族的矛盾,推动了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而冉闵的政策“非友即敌”,过于极端,不仅没有起到驱逐游牧民族的作用,反而加剧了民族仇恨,说是历史的罪人也毫不过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冉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