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历史上真的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吗?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希腊举行。而五年后,公元前771年,中国这边,有个叫周幽王的就举办了长跑比赛,开跑的信号就是点烽火。结果玩大了,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中国进入春秋时代。

提及褒姒,我们最熟悉的故事大概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了,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屡次点燃用于警戒外敌的烽火,诸侯们急忙来勤王,到了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褒姒看到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终于笑了。

后来戎狄真的来了,周幽王举烽火,而兵不至,周幽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熢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熢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熢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然而,现在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先秦已经存在“烽火”这种报警系统(钱穆《国史大纲》),这一报警系统大概是西汉为了防御匈奴才出现的。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一书中指出,在司马迁之前的文献中,只有《吕氏春秋》记载了周幽王戏诸侯的故事,《吕氏春秋·疑似》曰: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

我们看到在《吕氏春秋》中记载的是“周幽王击鼓戏诸侯”,而到了司马迁的笔下,其大概根据西汉出现的烽火系统,而最终将其变成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吕氏春秋》中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也不好说,毕竟《吕氏春秋》成书的时候,距离幽王去世已经五百多年了,好比我们现代人回忆一件明朝的事情。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灭国这样的传说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关于褒姒的来历,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可以说,传奇故事的形成很可能就是受到了早期神秘传说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承袭了《国语·郑语》记载的一个神秘传说:周幽王八年,史伯对郑桓公讲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夏朝的时候,天空上突然出现了两条龙,它们在天上盘旋,留下了一摊水就飞走了。

夏朝的巫师说要用一个盒子把水装起来,然后封印,告诫说盒子不能打开。否则必有大祸。这个盒子从夏朝传到了商朝,又从商朝传到了周朝,一直没有人敢打开。到了周厉王的时候,周厉王刚愎自用,非要打开盒子。他刚一打开,那水就流了一地,接着又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乌龟,然后,这只大乌龟迅速向后院跑去,人们就跟在后面追。后院恰好有个小宫女,大乌龟就向小宫女冲过去,然后一下子就不见了。过了几年,周厉王死了,他的儿子周宣王即位。有一天,那个小宫女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不久就生下一个孩子。宫女很害怕,就把孩子偷偷地扔到了宫外。当时,在国都流传着一个童谣,说“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卖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这首童谣预言卖桑木作的弓箭之人,就是灭亡周国之人。这话传到了周宣王耳中,周宣王很生气,就下令到处抓卖桑木弓的人。

历史上真的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吗?历史上真的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吗?

这时候正好有老两口来京城做生意,吓得撒腿就跑。在路边,忽然听见有小孩子的哭声,老两口走过去一看,发现是个弃婴,这个孩子就是之前那个宫女抛弃的。老两口得了一个孩子,很高兴。夫妇两人继续往前逃,就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这时候国君已经是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了。褒国人怕被周朝灭掉,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周幽王,以求赎罪。因为这个女孩是褒国献出的,褒是夏的后代,姒姓,所以叫她褒姒。

史伯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幽王八年,彼时褒姒正受宠,离幽王战死、西周灭亡还有三年。史伯是想以这样一个神话来说明,西周的灭亡乃是“天命”。

在西周初期和中期的诗篇中,也有将女子与“天命”相联系的内容。传说周人的女祖先,一不小心踩上一个大脚印,然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周人的男祖先后稷。

《诗·大雅·生民》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同样是无夫而生子,周人的女始祖姜嫄被神化,踩大脚印而生育,是天命,女性成为得天命的现实反映。西周末期的褒姒则被“妖化”,出身不明,是天命来断绝周家王朝的,女性成为周家丧失天命的一种反映了。

周家开国的时候也有一位姓姒的女子,《大雅·思齐》第一章曰:“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周文王的妻子就是太姒,即周武王的母亲。诗人赞美太姒,因为她生下了伟大的周武王。姒姓是夏部落的姓氏,诗人赞美姬姓的周王室与姒姓的联姻关系,因为他们的结合给周家带来了天下之主。而到了西周后期,诗人破口大骂,“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巧合的是,西周的灭亡同样是与一个夏的后裔有关,即褒姒。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出现的女子往往都是安天下的象征,而在西周末年,诗篇中再次出现女子,则成为诗人眼中惹得天下大乱的“根源”了。

这位褒姒是如何“惹得”天下大乱的呢?本来,幽王已立申侯女为后,申后子宜臼为太子。可后来宠信褒姒,幽王废申后,立褒姒为后,生下了伯服。幽王因为宠信褒姒,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宜臼,宜臼出奔申国投靠外祖父。周宣王时期,王室与申伯缔结婚姻,其时周王室已经衰弱,欲借申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以辅周王室。周幽王废申后,逼走太子,显然忘却了周王室岌岌可危的处境。当时申国强盛,周幽王逼走宜臼,就必然导致与申国的决裂。《竹书纪年》记载,宜臼奔西申姥姥家后,被申侯、许文公等人拥立为王,“平王奔申,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周幽王又带兵攻打申国,申国联合戎人一起打败了周幽王,同时也杀死了伯服,西周灭亡。

人们往往将西周灭亡的罪责推到褒姒身上,这可能与褒姒扰乱宗法以及长期干政有关,但其中体现的也是周家“女色祸国论”的传统,这一思想一直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成为男权社会诋毁以及压制女子的重要理论基础。如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中,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他说他抛弃崔莺莺的理由是这女子长得太好看,自己恐怕镇不住,当年商纣王宠信妲己,周幽王宠信褒姒,因此而灭国,至今被天下人所嘲笑,所以他不能走他们的老路,不能因为一个美女耽误自己的前程。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张生先提出女子祸国的历史根据,然后引申出自己的不得已,发表“忍情”说。人们不但没有对其薄情提出批判,反而表扬他为“善补过者”,足见这一思想在当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追根溯源,这种糟粕的观念传统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封建男权社会,缺少话语权的女性没有能力为自己辩解,就只能成为男子口中的“背锅侠”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