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大唐百战精锐神策军,如何成了宦官废立皇帝的王牌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唐文宗时期,一名叫圆仁的日本僧人入唐求法,后来他写过一本名叫《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书,对唐朝的一支军队作过高度评价:“……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神策军,如果没有这支军队,唐朝至少要早亡100年,“安史之乱”后,摇摇欲坠的唐朝,基本上靠这支军队维持,不然早就垮了。

01

这支军队,却不是为了对付“安史之乱”创立的,其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对付吐蕃。

吐蕃的崛起,始于松赞干布时期,之后就成了唐王朝的冤家对头,长期给唐朝制造麻烦,成为唐朝的边境大患。

那时候的唐朝国力还行,在与吐蕃的拉锯式PK中,总体来说倒也未占下风,除了吐蕃军打到长安那两次。

唐玄宗时期,与吐蕃的拉锯战又开始了。

天宝七载,名将哥舒翰在青海刚建好神威城,吐蕃就打来了,但被哥舒翰打败。

天宝十二载,哥舒翰再次击败吐蕃,并攻占了洪济、大漠门等城,占据九曲之地,第二年又在九曲设置了洮阳(今甘肃临潭西南)、浇河(今青海贵德境)二郡,之后哥舒翰上奏朝廷,请求建立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加强对西北边境的防御力量。

也就是说,神策军是一个总称,共有八军,而非人们通常认为的只有一军。

据《唐会要》,神策军虽然是哥舒翰建议成立的,首任军使却是洮阳太守成如缪。

02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内地军力不足,西北边境军队奉命驰援,当时的神策军兵马使是卫伯玉,他亲率部分神策军赶赴中原,参加了759年围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相州之战。

那次战役异常惨烈,安庆绪又搬来史思明十多万大军救援,昏庸的唐肃宗担心郭子仪李光弼难以控制,使了个不立主帅的昏招,让他的亲信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实际上是监军),对参战各军进行挟制。

大唐百战精锐神策军,如何成了宦官废立皇帝的王牌大唐百战精锐神策军,如何成了宦官废立皇帝的王牌

鱼朝恩是个宦官,虽然深受皇帝信任,却是个不会打仗的混账。

官军参战的虽然有九节度,但因指挥失灵,最终大败,灰溜溜逃往邺城。

全军大败后,卫伯玉与鱼朝恩退守陕州,防备安庆绪和史思明。

那时候的神策军故地虽然已落吐蕃之手,但卫伯玉带出来的这部分人马,仍然使用神策军名号。

后来卫伯玉入朝,神策军指挥权归了陕州节度使郭英乂,不久郭英乂也入朝,神策军就归了鱼朝恩。

在朝廷的时候,鱼朝恩既深受皇帝宠信,又擅权专政,如今手里有了一支军队,更是如虎添翼,大权在握的他,想要改造这支军队,任何人也不敢放个屁。

而他的所谓改造,实际上就是扩充,吃掉别人,壮大自己,当他把陕州节度使所辖军队并入神策军后,神策军顿时暴涨到一万多人,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大军。

03

据《新唐书·兵志》,公元763年,吐蕃军队进犯长安,保卫首都的禁军没顶住,唐代宗逃往陕州,鱼朝恩率神策军护卫。

后来吐蕃兵退走,长安克复,鱼朝恩手上的这支军队,便成了禁中的警卫部队。两年后,吐蕃军队再次到关中搞事,神策军屯兵苑中,正式成为皇帝的禁卫军。

公元770年,“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的鱼朝恩被宰相元载设计缢死,那以后十多年,统帅神策军的,都是本军将领。

唐德宗时期,公元783年,泾原军发生哗变,唐德宗逃到今陕西乾县。

此次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却使唐德宗感觉到,那些文武臣僚都不可信赖,想搞事就想搞事,想造反就造反,还是宦官可靠,所以神策军这么重要的军队,还是掌握在宦官手里比较保险,于是又命宦官统领神策军。

从此以后,神策军更加受到大老板重视,唐德宗贞元年间,再一次对其进行大规模扩编,先是将镇国镇骆元光、朔方镇李朝采、河东镇浮璘等部编入其中,接着又强行兼并了京畿和关内诸军。

大唐百战精锐神策军,如何成了宦官废立皇帝的王牌大唐百战精锐神策军,如何成了宦官废立皇帝的王牌

这样还不够,神策军又大规模招募新兵,仅在京师一次招募的新兵,就多达3000人。

被招入神策军的,还包括陇右失陷后留居京师的西域朝贡酋长,以及安西、北庭校吏及其子孙,人数多达4000。

而早在这之前的唐代宗大历初年,唐代宗就对神策军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扩编,久经沙场、战斗力极强的平卢镇邢君牙、阳惠元,安史降将尚可孤,朔方镇郝廷玉、侯仲庄等部,统统被纳入其中,神策军的实力,顿时大增。

除了上述两次大规模扩编,唐德宗时期又来了几次较小规模的扩编。

据《唐大诏令集卷二·穆宗即位赦》,到唐穆宗初年,神策军迎来了全盛时期,人数达186700余人。

04

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保卫京师绰绰有余,“专军专用”难免浪费,于是,除了担负禁军的职责,神策军的另一个性质,又是直属朝廷的野战部队。

据《中国军事通史第十卷·唐代军事史》,经过扩编后的神策军,主要承担四大军事任务,一是保卫京师,二是随时奉命征讨藩镇叛乱,三是与防秋诸军相互策应,防御吐蕃,四是监视关内诸军,使有反叛之心的军队将领,不敢轻举妄动,为唐王朝的稳定,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而这时的神策军,实际上跃升为了全国性的主力部队,神策军之外的其他军队,落到了仅存名号的境地,所以,控制了神策军,基本上等于控制了全国军队。

而唐代宗唐德宗两朝直至唐末,控制这支军队的(除了唐德宗短暂起用白志贞之外),全是皇帝“信得过”的宦官,神策军的将吏,也大多由忠于宦官的人组成。

军队是什么?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器,是威力最大的一种工具,这些文化水平不高,政治抱负和才干更是为零,但权力欲一个比一个强的宦官,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

他们更明白,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地位,必须把政敌往死里整,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攫取财富,必须结党营私,必须贪污受贿,必须卖官鬻爵,必须无恶不作,凡是触犯到他们利益的,必须全力打击。

而要做到这些,操纵朝政就行了。

神策军,就这样成了他们操纵朝政的强大后盾,谁敢不服,那就来战,分分钟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大唐百战精锐神策军,如何成了宦官废立皇帝的王牌大唐百战精锐神策军,如何成了宦官废立皇帝的王牌

不服的人当然有,但一想到他们手上的这个工具,再有脾气的人也没脾气了。

05

这帮阉货专权的结果,不单是残酷地打击了政敌,满足了自己的私欲,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政治更加腐朽黑暗,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使封建割据局面更加严重,是宦官专权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因为宦官专权后,地方藩镇的节度使,他们可以任意任命,这一块也就成了他们的“自留地”,外人休想分羹,要不就花重金来买,以至于“凡命一帅,必广行赇赂,禁军将校当为帅者,虽无家财,必取资于人,得镇之后,则膏血疲民以偿之”。(《旧唐书·高瑀传》)

花巨资买了官,当然得加倍从人民那里捞回来,因为这本就是他们的目的。

而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成就感的,是对于理论上掌握了最高权力的那帮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是的,如果说神策军是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工具的话,那么皇帝就是这些阉货手中,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玩具。

据统计,唐穆宗以后,唐朝还存在了九个皇帝(包括唐穆宗),除了唐敬宗和唐哀帝两个,其余七个,皆为宦官所立。

宦官们拥立他们目的,可不是为了什么江山社稷,简单点说就是让他们当傀儡。而不是宦官所立的唐敬宗下场最惨,直接被宦官弄死。

唐文宗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意识到了宦官专权的危害、想干掉宦官的他反而因事败被宦官软禁,后来抑郁而终,实际上也等于死于宦官之手,死时年仅31岁。

宦官们能做到这些,自然源于手中掌握了神策军这张“王牌”。

然而,俗话说物极必反,神策军的极盛之时,也是其走向没落之日。

据《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七》等史料,由于享有给养三倍于其他军队和经常性的额外赏赐、在将吏迁转升任方面享有优先权,以及违法不究等几大特权,神策军从唐穆宗以后就开始腐化,战斗力下降很快,其腐化堕落还成了一些藩镇叛乱的借口,加上军纪日益败坏、唐穆宗以后很少外出征战,之前牛逼哄哄的这支军队,在进犯京师的藩镇势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再也不是那位日本僧人眼里“无人敢夺国宝”的“护国神军”了。

公元902年,神策军被唐王朝的掘墓人朱温并入左右羽林、龙武、神武等六军,相当于被解散,其大名也随之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神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