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流域是西周王畿,地理环境决定晋国向西发展
殷武丁时曾作唐邑,商灭周立,唐做了周的服国。武王崩,成王立,唐国趁机作乱,周公诛灭唐国。
成王与弟叔虞嬉闹,削桐叶为圭赐予叔虞,被史官记下,天子无戏言,遂分封叔虞于唐地,因此称之唐叔虞,地不超过百里。
到了唐叔之子燮时,迁居晋水之旁,改称晋侯。至于春秋,周王室衰弱,晋国强大,俨然有晋国代周王之势。
与同是武王之子的韩国相比,晋国被分封的位置并不好。韩国分封在汾水下游,扼守汾水入黄河的交汇之处,战略位置重要,地势也平坦肥沃。
晋国初封时的位置偏东,地处山区,叔虞的儿子燮向南迁移,由唐国改为晋国。迁移后比之前的位置要好,但改变了当地的势力均衡,修筑的宫殿华美,而受到周康王的责备。
“晋侯筑宫而美,康王使让之。”
迁都之后的晋国环境比之前强了,但是北、东、南三面环山,要想进一步强大,必须向西面发展,那里靠近汾河土壤肥沃;越是偏远地区,距离“戎狄”越近,离王室越远。
但是,向西发展要受到其他诸侯的阻挡,不是晋国想改变就能改变。晋国与周王室的嫌隙或由此产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晋国对封国历史认知发生变化。晋国本是周成王桐叶封弟,天子授权,分封建国。
但在后世晋侯的眼中,却变成了叔虞左右武王,晋国的建立是来自祖先的恩赐。
“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敬威百蛮,广司四方,至于大廷,莫不事公。”
叔虞的年龄不是问题,只要站在父王的身边,精神上道义上感情上就与父亲武王联系在一起,就是“左右武王”。
也就是说,晋国所有的一切和现在的周天子关系不大,更多感恩的是叔虞和周武王。
其他诸侯也有这种认知。卫国,“皇祖文王,烈祖康叔。。”
都是祖先从父王那里继承来,不是周王的封赏,诸侯与周王室渐行渐远。
周厉王流亡彘,彘在山西霍县,厉王也称汾王。西周王畿是渭河和汾河流域,十四年的流亡,周厉王一定谋求过复位,把王室女子嫁给姞姓的燕国国君,但与晋国有过什么互动?没见记载。
周宣王时,王室与韩国的关系好于晋国。《诗经•大雅•韩奕》叙述韩侯朝觐天王、受王的策命,迎亲、归国等事。
韩侯迎娶燕君之女为妻子,就是那位周王室的女子所生的女儿。宣王命燕国帮助韩国扩建加固韩城。周王室与韩国、燕国的关系更近一层。
晋穆侯次夫人出土,与妇好玉人类似
与周宣王同时期的晋国国君主要是晋穆侯。
穆侯四年,娶齐女姜氏为夫人。
“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即周宣王23年。
周宣王与晋国的关系
“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取名成师。”周宣王26年。
两位公子的名字起反了,君子认为是为晋国埋下祸根。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殇叔三年,周宣王崩。
殇叔四年,穆侯太子仇袭杀殇叔自立,是为晋文侯。
同时期的周宣王:
“后二十七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被认为发生在宣王31年。
“后五年,王伐條戎、奔戎,王师败绩。”宣王36年。
“后二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宣王38年。
“明年,王征申戎,破之。”宣王39年。
“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周宣王39年。
王室与晋国都攻伐条戎、战于千亩。中条山或得名于条戎,山北有重要资源盐池。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周王室不可能不对那么重要地区、重要资源加强控制,条戎或早已臣服于周王室。
晋穆侯次夫人墓比国君规格高,随葬品数量多而华美
晋国开启扩张步伐后,加紧对所谓“戎狄”的攻伐,实际上蚕食的是周王室的利益。周、晋直接交战不会出现在史书中,但至少开启了“代理人”之战。
周晋攻伐戎狄、利用戎狄,都是制与反制。臣服于周,晋伐之;臣服于晋,周伐之。晋穆公的“仇”,不是与条戎,而是与周王室反目成仇,那才是真正的大仇。
晋穆侯从齐国娶妻,齐国经过齐哀公事件,与周王室关系变冷淡。
交好与王室敌对的楚国,楚国赠送晋国成套的编钟,晋穆侯用于殉葬。
穆侯还拉拢燕国,从燕国娶妻,那位姞姓二夫人的随葬物品比穆侯本人及大夫人的都要繁多豪华。
那些脱离周宣王的人,投靠晋国,受晋国的庇护。赵氏之后的奄父,是宣王御,千亩战后,脱离宣王;之后,去周如晋,依附晋文侯,立赵氏于晋国。
被宣王冤杀的杜伯的后人,也投靠到晋国,晋国走向周王室的反面,故能为这些避难者提供保护。
再来看殇叔“自立”、被杀的时间节点,实都与宣王有关系。宣王把对付鲁国的手段用于晋国,扶立亲近王室的国君殇叔,又随着宣王的去世而失势,导致殇叔被杀。
宣王的做法纵有一时的效果,但都是饮鸩止渴。宣王的两种形象,《诗经》是王臣所作,《国语》是晋人所记。
原先分封的用来“屏藩王室”的诸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独自的利益,与周王室越行越远,离心离德,甚至与王室反目成仇,争夺土地附庸。
这才是周王室与晋国关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