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统治者经常用各种酷刑来处罚犯人,而其中一种名为""烹杀""的酷刑,更是让人生畏。关于烹杀的过程,就是先将犯人的衣服脱光,并将犯人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鼎里,里面放满水,或者油。底下再放柴火烹煮。犯人大多数都因灼伤而慢慢痛苦死去。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纣王烹煮伯邑考,项羽烹煮汉军大将,抓住刘邦妻子和他父亲后,更是威胁刘邦要将他们烹杀,但是刘邦不为所动。
西周时期,周夷王在位的时候,他就因为听信纪候的谗言烹煮了齐哀公,身为天子的周夷王为什么会用这样的酷刑杀掉身为一国之君的齐哀公呢?
周夷王叫姬燮,西周第九代天子,周夷王刚刚登位的时候,王室已经过了强盛的阶段,不断衰落,慢慢的被一些同姓或者异姓诸侯所轻视,有的经常不来朝贡,互相攻伐。楚君熊渠更是公然违背周礼立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实力已经衰弱的周王室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其天子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齐国的首任国君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子牙,一直以来双方的关系都很密切,而鲁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亲弟弟周公旦,血缘关系密切。但是现在这两个诸侯国也开始不安分起来。其中齐国的国君齐哀公就仗在自己辈分比周夷王高,多次找借口不来镐京朝贡,还经常欺负周边小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这让周夷王如鲠在喉,常常想找个机会教训齐国。重振天子之威严!
周夷王是在诸侯们的支持下才登上王位的,地位还不稳,为了表示对诸侯的感激之情。所以对于诸侯们他一直都客客气气,让大家都以为他很弱势,其实周夷王很有心机权谋。他刚登基就通过一系列措施让自己的王位日渐稳固,然后他便开始想方设法打击诸侯,重振宗周声威。刚好齐哀公就撞在这枪口上,所谓枪打出头鸟,由于齐国是最富强的诸侯国国,如果能制服齐国,其他诸侯国也会因此畏惧天子的权威!
齐国的周边有一个小国叫纪国,由于国家太小,常常受到齐国欺负,但是无力反抗。纪国国君纪侯早就对齐哀公不满。周夷王二年,纪候前来朝贡,向周夷王敬献琼玉。夷王很高兴,亲自到黄河边去迎接来使,并待以宾客之礼。周夷王的生母是纪国贵族之女,因此纪候也算是是周夷王外戚,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几乎无话不谈。纪候看出来天子对齐国不满,便趁机进谗言,使劲说齐哀公坏话,说齐哀公这几年都不来既不来天子脚下朝拜,也不上贡,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还企图谋反。听了这话,早就想打击齐国的周夷王更加坚定了铲除齐哀公的决心,以震慑不听话的诸侯。
但是怎么样才能杀掉齐哀公呢,派一个钦差大臣到齐地宣读召书杀掉哀公可能不行,搞不好连钦差本人都会被齐人杀死,只有把齐哀公叫到自己的地盘才有机会杀他,思来想去,夷王三年,公元前868年。周天子发出天下诸侯到镐京会盟的号令。
周夷王为什么要烹杀齐哀公
天子都发出了这样的命令了,作为诸侯必须响应周王的号令,来到规定的地方集合,向周天子行觐见之礼,这样也就体现了天子的权威,也体现了诸侯的服从。
收到号令后,不知是计的齐哀公只好带着不多的护卫离开齐国赶往周的京师镐京,前去参加会盟。然而他不知道他再也不可能活着回齐国了。
齐哀公一来到镐京,不顾劳累的他即前往王宫觐见天子,可是当他刚刚踏入大殿,还没下跪拜见天子,就被等候多时的周夷王喝令左右拿下,不由分说地将他投入一口已经沸水滚滚的大鼎中。很快一代国君齐哀公在惨叫声死去,被活活烹煮成熟食。其它诸侯见此场面果然面面相觑,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周夷王的这招“杀一儆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要为王室立威的目的!
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古本《竹书纪年》记载:“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齐哀公被烹杀的消息很快传回齐国,齐人一片悲愤哀伤,但是他们又不能骂天子,他们很快就知道了是纪候在周夷王面前说了齐哀公的坏话才导致齐哀公惨死,两国从此结下大仇,齐人一次次讨伐纪国。两百年以后齐国在齐襄公的带领下终于灭掉纪国。
齐哀公死后,周夷王另立他的一位异母弟为齐侯,是为齐胡公。之所以不立齐哀公的儿子估计是怕他们报仇,而立本来没有机会成为齐候为弟弟只会让他对周夷王感激涕零。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后,诸侯们有所畏惧,楚国没多久也取消了王这一称号,继续向周天子朝贡。但是西周的国力依然继续衰弱,他也无力挽回周王朝的颓势。到了他儿子周厉王继位后,因为施行暴政,导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国人暴动”,被迫从国都仓惶出逃,最后凄惨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