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吴国被灭后,勾践杀文种实则无奈之举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提到勾践,想必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便是“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2年后,勾践被吴军败于夫椒,不得已只得向吴求和,3年后才被释放回国。勾践重用范蠡和文种,通过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逐渐恢复。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再次攻吴,并大败吴军主力,5年后攻破吴国都城,迫使夫差自尽,最终灭掉了吴国。这使得勾践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而“卧薪尝胆”这个典故,也令勾践成为了不惧怕屈辱,勇于拼搏的正能量代表。

不过,在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一心想要北上中原称霸,但文种对此持反对意见,为了抗议勾践,文种故意称病拒绝上朝,这引起了勾践的强烈不满。此时,原本就对文种持怀疑态度的勾践,听到了旁人说文种有谋反的嫌疑,便将文种订上了抗旨的罪责,最终将文种赐死。不过,勾践杀文种的原因是否真的这么简单?深究其原因,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隐蔽理由,下面就让小编细细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早之前,在晋国和楚国同时兴起时,为了阻止楚国的崛起,晋国制定了“联吴制楚”的对外政策。之后,晋国大力援助吴国,吴国的经济实力、军事技术大大增强,再后来的伐楚战争中,楚国连败,被打的非常惨。对此,楚国也如法炮制,制定了“联越扰吴”的外交政策。楚国不仅帮助越国发展经济,还送给了越国大量的人才。范蠡和文种这两个楚国人正是在此时被送到了越国。后来,吴国攻打楚国时,越国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救了楚国一命。吴王记恨在心,返回来攻打越国,却被勾践射杀。吴越两国因此结仇,但正好解决了楚国的困扰。

吴国被灭后,勾践杀文种实则无奈之举吴国被灭后,勾践杀文种实则无奈之举

之后,便是勾践被吴军打败,被迫在吴国呆了3年,才被释放回国。回国后的勾践开始卧薪尝胆,并在文种的建议下,实施了“伐吴九术”的发展策略。这个策略其实是专门针对吴国而制。但事实上,越国越是针对吴国,坐山观虎斗的楚国越是开心。毕竟,无论越国和吴国哪家先败,楚国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而随着战局的变化,楚国对越国的态度也悄然发生改变。吴国被灭之后,越国曾想要向楚国借兵攻打晋国,但楚国却趁此机会攻打越国,勾践因此大怒,准备反攻楚国时,文种却在此时劝诫:越国兵力已残,不是楚国的对手,不如割地求和。最终,越国割让了露山之阴五百里给楚国。但这也让勾践看清了楚国的真面目,楚越之间因此暗生嫌隙。

这时,那些被楚国送过来的人才,成为了勾践的怀疑对象。勾践下令开始清查内奸。而原本是楚国人的范蠡和文种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勾践想要清查的对象。此时,聪明的范蠡想到了跑路,并在跑路之前托人送给了文种一封信,内容便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此明显的逃跑暗号,文种怎么会看不懂?按理说,文种若想要保命有两种方法,一种便是像范蠡一样逃跑,另外一种则是及时和楚国划清界限,让勾践相信自己。但文种除了称病不上朝外,其余什么都没做。关键时刻,还被人在勾践面前参了一本,这使得勾践不想再忍,直接赐死了文种。

所以说,导致勾践杀死文种的最根本原因,实际上是楚越两国之间的利益纠葛的变化。或许当文种和范蠡被送到越国时,就已经注定了两人死在越国的结局。只不过,范蠡洞察先机,在危机来临之前,提前逃跑。而文种棋差一步,最终没能挽救自己的性命,成为了楚越两国争斗的牺牲品。对此,你如何认为呢?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