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孔子的弟子子夏为何没能成为圣人?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说起孔子的弟子,一般会想起颜回、子贡、子路和子夏,他们都是“孔门十哲”里的,这几个当中,孔子最满意的是颜回,批评最多的是子路,最富有的最有政治成就的是子贡,而在传授儒家之道方面,子夏则是一个佼佼者。

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云散,子夏到了河西,继承老师的衣钵,继续讲学。子夏虽然不能像孔子那样成为圣人,然而,他在教学育人上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孔子。

孔子的弟子子夏为何没能成为圣人?孔子的弟子子夏为何没能成为圣人?

子夏在魏国,受到魏文侯的礼遇,被尊为大师级别人物,子夏的弟子都是魏国的栋梁,田子方、段干木、吴起,这些魏国的文臣武将,都拜子夏为师,尤其是吴起,是战国初期最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变富强,其才华和成就,在当时无人可比。

对于儒家而言,子夏似乎有点离经叛道,跟其老师孔子不同,他不太关心复兴周礼,而是关注现实政治和法治,因此有人把子夏列入法家人物。子夏对于读书的目的性,也是很明确的,著名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他说的。

子夏有时候也不怎么给孔子面子,孔子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往往觉得不太开心,为什么?因为子夏为人直率,说话没有遮拦,在老师面前也如此。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