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盐湖中最著名和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河东盐池。
关于河东盐池,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这样的论述:“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为了争夺河东盐池,黄帝分别与蚩尤和炎帝进行了两场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使黄帝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控制了中原地区的食盐命脉,最终成为各部族的首领,获得了“中华始祖”的崇高地位。
一块盐田让黄帝成为了中华始祖
河东盐池中食盐资源的利用最早,最初是采取“捞取法”:天日暴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产盐全部依靠自然的力量。河东盐池所在地夏季是华北最炎热的地区之一,最高气温可达42.6℃,光照资源也非常丰富,年降水量约为52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300毫米。借助南风,是河东盐池的一个突出特点。南风穿过中条山谷地,由于狭管效应风力加强,猛烈地横扫盐池,吹散了晒卤水时产生的水蒸气,使阳光能更有效地照射卤水,卤水持续蒸发,加快了盐晶体析出。这里的南风猛烈到何种程度呢?从下面的事例中可见一斑,在盐池湖畔的蚩尤村(现名长寿村)中,民居不再是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式,而必须建成坐南朝北,以躲避南风。
由于捞取的是自然形成的盐结晶,晶体中含有硫酸镁等杂质,这样的盐尝起来味道发苦,所以“苦盐”一度是河东盐的别称。
到了东汉时期,河东盐池开始采取“垦畦浇晒法”,这种方法是用人工垦地为畦,畦地旁边筑有水沟,将池水通过水沟引入畦中,待水分蒸发,结晶成盐。此时的垦畦浇晒法尚处于初期,未经过滤就将卤水引入盐田,在泥土上成盐,所以得到的盐依然发苦。
到了唐代,盐工们开始用淡水搭配卤水晒盐,由于淡水温度低,卤水温度高,卤水原来的温度得到了调整,硫酸镁、硫酸钠等杂质就分解出来形成“硝板”,结晶畦修筑在硝板上,这样生产出的盐不再发苦,而结晶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五六日即可成盐,这是盐业生产划时代的变革,在全世界的日光晒盐史上也居于领先地位。
此后的千年时光中河东盐池在中国的盐业生产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辉煌时期仅此一地的盐税就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8。到了清代中叶,因卤水淡化,河东盐池的产盐能力急速衰退,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海盐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河东盐池逐渐退出了盐业生产的舞台。
现在的河东盐池主打“中国死海”的旅游牌,新开发了黑泥养生、死海漂浮、矿泉水疗等旅游娱乐项目,受到了许多游客的追捧。而盐池畔曾经香火鼎盛的“池神庙”,现在的“河东盐业博物馆”,虽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却是门庭冷落、乏人问津。看来,在追思历史和享受现实间,人们更多地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