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军事历史 > 正文

二战苏军将《孙子兵法》作为军事教学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二战中,苏军将《孙子兵法》列为军事学术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在卫国战争中得到应用。以第聂伯河会战为例,苏军虚实结合、避实就虚、隐蔽行军,以假乱真,把孙子的虚实之道演绎的炉火纯青。

二战苏军将《孙子兵法》作为军事教学二战苏军将《孙子兵法》作为军事教学

此次战役,以苏军发动进攻开始,目的是解放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并在第聂伯河右岸夺取登陆场,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会战开始苏军采取实打猛攻,向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顿巴斯实施进攻,粉碎德军在这一地区组织防御的计划。苏军从登陆场转入进攻,解放了塔甘罗、波尔塔瓦、苏梅、切尔尼戈夫。

德军无力阻挡苏军的迅猛进攻,退守“东方壁垒”,企图凭借江河屏障,固守右岸乌克兰,继续控制黑海诸港和克里木半岛。德军统帅部特别重视沿第聂伯河防御,因为该河水量大,河面宽阔,是继伏尔加河和多瑙河之后的欧洲第三大河流,且河右岸高,可控制左岸,适于防御。

德军抓住第聂伯河,把它当作一根救命稻草,在认为苏军可能渡河的地方,都构筑了极为牢固的多地带防御,形成了火力很强的桥头堡,并在周边构筑了特别强大的工事,这就是所谓“东方壁垒”的基本部分。希特勒声称,第聂伯河是攻不破的天然堡垒,除非第聂伯河水倒流,否则俄国人是攻克不了它的。

据苏联国防部中央档案馆档案记载,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决定避实就虚,把主要突击方向转移到德军防御力量较弱的基辅北侧,命令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等主力部队,再悄悄地调回到第聂伯河东岸,然后沿着战线往北隐蔽行军,在基辅以北约40公里处重新渡河,从柳捷日登陆场发起攻击。

为了掩盖这一行动,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采取了一系列造势欺敌的行动。苏军首先伪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并使其落入德军手中。苏军还在整条战线上广泛制造转入防御并准备从布克林重新发起进攻的假象,如主力部队夜间撤退后,在原地留下一个指挥所和几部电台照常工作;在德军阵地前方播放机械化部队行军的声音。德军误以为苏军继续在向当前方向集结兵力,主力仍固守布克林不动,并从其他方向抽调了大批预备队。

结果,当苏军主力突然在基辅方向发起进攻时,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立时溃不成军。苏军实施强渡,突破德军第聂伯河防线,并以相对优势兵力在几个方向实施进攻,解放了160座城市、3.8万多个居民地,夺得了25个登陆场,收复了重要的经济区。

苏联军队达到了战略目的,为解放乌克兰和克里木创造了条件。希特勒企图使战争采取阵地战的形式,沿第聂伯河确立战线和建立“东方壁垒”的所有计划都落空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