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影视讲学以及传统热的影响,不少古旧书籍也开始火了起来。《推背图》《烧饼歌》之类的古代预言著作也这样重新进入大陆读者的视线之中,而《推背图》更被人们所称是中国第一预言奇书。那么,它真的这么神奇么?
《推背图》:这本“第一预言奇书”真的准吗?
三国以前的谶纬文化
在古代,《推背图》所包含的此类预言,被称为“谶纬”之言。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后来民间发展在庙宇或道观里求神问卜,当代更加简化为求签。《说文解字》说:“谶,验也。有征验之书,河雒所出书曰谶。”纬是“纬书”的简称,指汉代开始神学附会儒家经典的书。《说文解字注》说:“汉(朝)人左右六经之书谓之秘纬。”“谶纬”后来并称,成为谶书和纬书的合称。据传,我国最古老的谶书是《河图》和《洛书》,分别在伏羲氏和大禹统治的年代出现。
谶纬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形态之一,也是中国史书叙事的一个重要环节。《国语·郑语》中有“月将升,日将浸;檿弧箕服,实亡周国”的童谣记载。相传周宣王时,流行着这首童谣,于是他下令,但凡看到卖桑木弓的人,就要捕杀。正好有对来自褒国的夫妻来到王畿卖檿弧、箕服,知道了这个消息,撒腿就跑。在逃亡途中,捡到一个弃婴,这个弃婴就是后来烽火戏诸侯的褒姒。
秦汉之际,社会动荡,出现了大量的谶谣。《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以胡为匈奴,遂遣蒙恬以30万军击之,而不知“胡”其实是少子胡亥。不过这个谶谣最早的记载,出自于秦亡八十余年后的《史记》,而秦时,并没有任何文献表明确实有这个谶谣存在,这显然是秦亡后世人所作的附会。著名的谶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大楚兴,陈胜王”也分别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之所以会中出现大量的的谶谣,这跟成书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关。在汉武帝的大力推行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谶纬与经学的结合,大大强化了谶纬的影响。王莽篡位时,就利用谶语制造舆论,制作了“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碑。
东汉建立后,因光武帝刘秀是利用图谶《赤伏符》当上皇帝的,谶纬于是成为了当时的统治思想。《赤伏符》出现于哀帝建平元年,全文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版)。刘秀刚一出生,就有谣谶要预言他要当天子;而他起兵那一年,正好28岁。这使得刘秀非常迷信。这样,谶纬比以往的经学更加清楚地论证了东汉政权的合法性, 所以朝廷也必须维护谶纬本身的神圣性和绝对性。刘秀取得政权后命令朝臣编纂图谶,在建武三十二年(56年) 纂成81卷,并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就这样被皇帝亲自拔高了地位,成为了国教,它被东汉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由于受官方推崇,该思想在汉代盛极一时,到东汉末年也是如此。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定也知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
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
魏晋以后,玄学兴起,玄学天道自然观深入人心,人们逐渐认清“天人感应”说的虚无与欺骗性,谶纬逐渐被统治者抛弃。谶纬也是把双刃剑,能帮你当皇帝,也能帮大臣利用图谶谋反。隋炀帝为了杜绝大臣利用谶纬发动政变,即位后,谶纬就遭禁绝。中唐之后,朝廷对谶纬的打击更加严厉。这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需要,时代迫切需要消除迷信的桎梏。即便如此,民间谶纬神学的传统还是存在,被称为中国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便是其代表作品。
《推背图》堪称中国古代预言书中最为著名的奇书,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天文学家李淳风、相士袁天罡推算大唐气运而作。书名《推背图》,是根据第60象(最后一卦)中的颂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而名。
全书内容是两位预言大师对唐朝及其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预测。推背图以《周易》64卦名称排列象序, 按天干地支相配,依甲子、乙丑之顺序循环一周, 故只60卦象。每一象是由“卦、图、谶、颂”四部分构成,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如第3象画面上是一个女人手持大刀。图谶中的女人持刀,有习武的意思,暗含一个“武”字。日月当空为“曌”,是武则天的名。“照临下土”,照、曌同音,预言武则天将当皇帝。“扑朔迷离”为《木兰辞》的句子,将花木兰与武则天相比,暗示武则天虽是女儿身,却具有男性的才能。
唐朝典籍无该书记载,出现“推背图”一词的最早文献是北宋庄季裕的《鸡肋编》。南宋岳珂(岳飞之孙)的《桯史》“艺祖禁谶书”条也提到推背图,首提作者是李淳风。《宋史·艺文志五》则将该书归入子部五行类,作者佚名。因其对政权更替的预测犯了统治者的大忌,自成书以来就屡遭禁止。“艺祖禁谶书”条还记载“艺祖(即宋太祖)即位,始诏禁谶书,俱其惑民志以繁刑辟。然图传已数百年,民间多有藏本,不复可收拾。于是乃命取旧本,紊其次序而杂书之。”元初对此书进行了更严厉地打击,《元史·世祖纪》:“有私习及藏匿者罪之。”
《推背图》语句通俗,且图文并茂,就如连环画一般,因而在民间屡禁不止。它对后世有着不小的影响。《红楼梦》第五回中关于金陵十二钗判词就用了图谶的形式。它有图画、有解说文字、有判词,类似于《推背图》。夏衍也在《懒寻旧梦录》里说:“我记得那时流传得最广的一本书是《推背图》,老百姓说,那是‘明朝的诸葛亮’刘伯温写的。”民国时期,社会上还流传着一本《圣叹手批中国预言七种》,收录了包括《推背图》《烧饼歌》等最有名的“前人”预言作品。对此,鲁迅进行了批评,“然而九一八那时,上海却还大卖着《推背图》的新印本。”(《运命》)
新中国成立后,此类风俗被视作糟粕,只在港台地区还能见到。TVB电视剧《天机算》就以《推背图》为题材,李淳风后人李承天向当时手握兵权的赵匡胤展示《推背图》16象的预言,促使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推背图》是否为预言神作
谶谣是制作者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感受而编制出来的预言,作出的预言理应是模糊的,大致的,宽泛的;而《推背图》从唐朝到清朝,似乎每图中的。这反而是可疑了。现今发现的《推背图》版本,被发现有七八种之多。如永乐四年(1406)姚广孝作序的手钞本、清抄彩绘本、清末石印本等等,不同版本的内容甚至不同。如姚广孝作序本的第3象与清抄彩绘本、金圣叹批注本的图、文内容均不同。
这些版本,越是时间早的,就越简单,准确率也越低。如今人们所谓准的版本,是指金圣叹批注本。这说明,《推背图》是在历朝历代不断被人为修改的。比较明显的证据是,从明末的事件开始,每象之间的时间跨度明显缩短,这时间跨度像是中学历史课本。所以,此书的本质不是预言未来,而是在讲过去故事,就如《三字经》一样。
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最早出现在南宋嘉定年间。宋代的书之所以会出现“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这样的句子,因为为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其内容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就增补了元、明、清三代的历史。《推背图》能“预言准”也属同类情形。
从金圣叹的生平来看,不可能批注过《推背图》。他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年(1608),“壬戌之夏,得一抄本”是1622年,“癸亥年人日金喟识”则是1623年。且不说十五六岁的金圣叹是否有能力批注此书。当时,李自成还未灭明,清军还未入关,他如何会对第32象和第33象的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作出评语,而且说“证已往之事易”呢?况且,皇太极定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也分别是在1635年和1636年。这显然是后人的伪作。
了解音韵学的读者,也可以分析出,这本书的押韵可以证明绝不是唐朝的。我们可以通过诗词分析出用韵的历史层次和方音特征。《推背图》不但不符合《平水韵》韵例所反映的语音年代,而且混乱到各个年代都有。如第1象押“夷、奇、机”(《广韵》韵部分别为支、脂、微),这是中唐后特征;第2象押“实、竭”,(《广韵》韵部分别为质、薛),这是两宋特征。只在两宋或者宋以后出现的用韵现象不是一般的多,后面甚至还出现了明中期后才有的语音现象,越往后时代越近。第22象居然押“南、干、安”(《广韵》南为m韵尾,干安为n韵尾)。诗中用韵讹误还来自日常语音的影响,不同的偏差间还可以看出方言的痕迹。第15象“休、戈、头”相押,便是方言影响。
从图文的细节来判断,《推背图》也不会是唐朝的作品。第39象预言“日本侵华”,“旭初升,人都哭”,比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强大,中国人都在哭泣。此乃典型的民国思维,只有民国人才会把“旭日”比作日本;在古代,日代表帝王,就像成语“天无二日”说的那样。
综上,《推背图》不但不是唐朝的作品,而且还是历朝历代人不断修改的作品。现在流行假托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基本可以确定是民国年间才成书的。它的内容在清末后也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