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二战早期历史时,有一条著名的防线是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法国的马奇诺防线。
而这一话题之所以绕不开的原因,正是因为德国的装甲部队绕开了法德边境上的这条铜墙铁壁,从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杀了过来,使花费巨资打造的国防线没有发挥一丝一毫的作用。
马奇诺防线修再长也没用,三大缺陷让其永远挡不住德国人
大家知道,马奇诺防线其实只是防御了法国东部与德国接壤的部分,而在法国的北部靠近比利时的区域却由于比利时政府的反对而没有建设防御工事。德军正是通过这段没有防御工事的区域攻入法国的。
那么也许有人会想,如果马奇诺防线将整个法国的东部和北部都覆盖住的话,法国是不是就会固诺金汤,德国人就打不过来了呢?
虽然历史不能重演,但是我们架空去想想却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就算法国人将自己的东部和北部全部构建其像马奇诺防线一样的坚固堡垒的话,其真正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看上去坚不可摧的乌龟壳在现代化的闪电战、空降突袭作战面前,仍然是脆弱的。
一是从战术角度上看:这些貌似强大的防御阵地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动!虽然面对全面防御的法军,德军不可能再像历史上那样从比利时绕过去,但却可以攻其一点,实现突破。
因为漫长的防线上必须要派驻大量人员和装备驻守,就算是欧洲陆军大国的法国也显得捉襟见肘。德军只要选择其中某些稍微薄弱的地域,在俯冲轰炸机的掩护下实行空降作战,从后部夺取要塞,为进攻德军打开大门。
德国人确实这么干过。1940年 5月 10日至 11日,德军空降奇袭比利时埃本·埃马尔要塞,使用运输机 69架、滑翔机 41架,空降 700人,直接在要塞顶上空降,以亡6人,伤20人的微小代价全歼要塞千余名守军,打开了通往布鲁萨尔的大门。
要对付马奇诺防线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只是规模要更大,突袭后的衔接工作要更加完善。
二是从战略角度来说,如果法国人真的把自己边境线上都造成这种乌龟壳一样的防线,其实是得不偿失甚至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马奇诺防线造价非常昂贵,需要的驻守兵力又非常多。现实中的马奇诺防线全长其实只有约390公里,如果再延伸修建的话要耗费更多的军费。
这样导致的问题是本来就已经被大量削减的装甲部队、航空兵部队、海军部队的经费会更少。这样会严重影响到部队装备训练。一旦法国海军和装甲部队疲弱了,德国只要绕过防线,通过登陆、空降等手段仍然可以实现点上的突破,而法军则会由于缺乏机动兵力而无力防守。
三是从人民心理上来看,延伸建造马奇诺防线会给国民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凡尔登的英雄贝当元帅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坦克和飞机不能改变战争的形态和进程,法国的安全,主要建立在边境上连绵不断的要塞工事上"。
与这名冥顽不化的老元帅相比,英国陆军的一位军长,艾伦·布鲁克爵士看得更加准。
他在1939年末和1940年初曾经两度参观马奇诺防线,在日记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用怀疑,马奇诺的整个观点是天才的设想。但是!它只给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认为法国本来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钱花在机动防御的装备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飞机和更多的装甲师,而不是把钱扔进地下……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后面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法国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
也就是说,法国民众的战斗意志都在马奇诺防线上,一旦防线被突破,则整个国家或在瞬间沦陷,因为民众的抵抗意志瓦解了。这和德国进入法国后不久,法国就投降的情况惊人的一致。
所以,无论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修建多长,多牢固,它都是建立在旧有作战思想上的产物,面对机动作战时代,这种固守一条线的防线,只是纸面上的战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