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李元昊:历史上唯一的“四姓皇帝”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中国人历来很看重姓氏,因为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自古以来,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传宗接代、光宗耀祖,都离不开姓氏。不是迫不得已,很少有人会更改自己的姓氏,否则就会被人看不起。

三国时期的吕布,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先后认丁原、董卓为义父,就被张飞讥讽为“三姓家奴”,这个称呼一直传到现在,成了不孝不忠的代名词。

但你知道吗?历史上有位皇帝,比吕布厉害得多,一人四姓,被后人称为“四姓皇帝”,这个皇帝不光“姓”多,还有一个令人不齿的嗜好,并因此闹出了一桩轰动国内外的丑闻,最终丢了性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李元昊:历史上唯一的“四姓皇帝”李元昊:历史上唯一的“四姓皇帝”

一人四姓,绝无仅有。熟悉西夏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西夏的开国皇帝景宗姓李,名无昊。但翻看《宋史》、《辽史》、《金史》、《西夏书事》等书籍,会发现这个皇帝有时姓李,叫李元昊;有时姓赵,叫赵曩宵、赵保忠,有时还姓一个很奇怪的姓“嵬名”,名字更怪,叫什么“嵬名嵬理乌珠”,把人搞得眼花缭乱、一头雾水,真不知道是这位皇帝精神错乱还是作者下笔有误。

其实都没毛病。李元昊的先祖复姓拓跋,名叫赤辞,是个党项贵族。公元七世纪的时候,拓跋赤辞带领手下部众投靠了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赐其国姓“李”, 拓跋赤辞从此就成了李赤辞。

五代末、北宋初,诸侯割剧,原唐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因家庭矛盾举家降宋,族弟李继迁也假意归顺,宋太宗赵匡义赐其兄弟俩姓“赵”,并分别赐名 “保忠”、“保吉”。后李继迁设计出逃,取得与宋对峙的辽国支持,偏居西北一偶,被封西平王。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即李元昊之父。1031年,李德明病死,野心勃勃的李元昊继位西平王, 1038年自立为帝,建立西夏。为了团结族人,他又改为党项族姓“嵬名”,自称“乌珠”(党项语中“天子”之意),加上他“又名曩宵,小字嵬理”,所以就出现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四姓多名。为便于称呼,后文一律以李元昊称之。

李元昊(1003—1048)这位西夏国的“四姓”开国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勇无谋,中计杀将。史称李元昊“武艺高强,精通汉文,熟读兵书,还能画画,是个文武全才”,不过这个评价并不完全准确。

要说带兵打仗,李元昊确实有一套。称帝后,他先后把陷落在回讫部落中长达百年之久的河西走廊全部收复,并多次大败任福统率领的北宋大军,与北宋名相、名将范仲淹、韩琦多次对峙,不输上下,使这个偏居一偶的少数民族政权成为西北一强。

但他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李元昊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野利,一个叫天都,二人是李的左膀右臂,李元昊能连连取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二人的能征善战。1043年,与北宋大军处于相持状态的李元昊,返回首府,“偶然”遇到了一个名叫王嵩、看起来傻傻的北宋军官,王嵩自报家门后,说要找野利将军。

李元昊有点好奇,就问:“我就是野利将军,找我何事?”王嵩装着很激动的样子说:“可找到你了,我是来替范仲淹将军和种世衡将军送密信的。”一边说一边从身上取出一个小蜡丸。李元昊打开一看,密信写的主要内容,是请野利将军配合宋军作内应,扣押李贼元昊,功成后封野利为“万户侯”。李元昊看后大怒,几天后就把野利从前线召回杀了。

不久,李元昊又“偶然”接到了宋军送来的一块“木板祭文”,上面除了几句祭祀野利将军的话,还提到了天都将军如何如何,早已气昏了头脑的李元昊想也没想,又把天都砍了脑袋。

一个破绽百出的“反间计”,就让国小兵少的西夏损失两员大将,李元昊的智谋可见一斑。

乱伦夺媳,为子所杀。和历史上许多晚节不保的帝王一样,经过多年的拼杀,自己统治下的西北小国成了与宋、辽并立的“三强“,李元昊开始怠于进取,沉溺声色。他经常在贺兰山离宫和后妃饮酒嬉戏,纵情玩乐。他的原配是望族出身的野利皇后,但他偏偏看上了自己亲生儿子宁令哥的妻子—没移氏,太子李宁明曾冒死劝谏,被老爹一顿臭骂。儿子新婚之夜,这位皇帝公公就先把儿媳拖上了自己的龙床,后来还立其为“新皇后”,成为举国上下的一大丑闻,北宋人更是送给其一个“爬灰皇帝”的外号。

宁令哥岂能受此奇耻大辱?趁一次外出狩猎,趁其不备,照着老爹就是一刀,李元昊一闪,鼻子和血星一块飞了出去,虽未当场毙命,但连惊带吓,鼻伤发作,不久就于1048年正月初二死去,时年46岁。

一代开国皇帝,最终死于亲生儿子之手,还落得个为人耻笑的可悲结局,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不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呢?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李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