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蔡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蔡京,在中国历史是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宰相。

但是,却是一个成功的宰相。

四起四落,巍然不动。身为三朝元老的蔡京,先做了开封知府,再后来,四入中枢,成为皇帝亲家,真正成了朝廷百官的主宰。

蔡京的仕途至少有三次被打到,但却奇迹般的第四次站起来,历经“熙宁变法”、“元祐更化”、宋哲宗的“绍述”和宋徽宗的“崇宁”等无数次风雨,居然安然无恙,平步青云。

蔡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蔡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蔡京,功绩远比不上开国宰相赵普,变法宰相范仲淹,甚至在历史上,蔡京的形象更趋于负面。

蔡京,为何能数次逢凶化吉,成为北宋政治风云变幻中的不倒翁呢?

蔡京的成功源于他有自己一套为人处事之道。

人,一言一行是要有指导思想的,蔡京的指导思想在于,他从不认为自己的言行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因为儒家思想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求同存异,蔡京对此领悟得十分透彻。在专制集权的封建王朝,朝廷大臣必须服从皇帝这个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但是皇帝的意志也是因时因事不断改变的,意志如铁的皇帝如李世民、宋太祖的执政思想和理念能寻到一条熟悉之路,而在命运多舛的宋徽宗时代,皇帝的意志有时候是不坚定、摇摆反复的。

如果不能适应皇帝的摇摆反复,成为政治牺牲品就成为必然,比如忧国忧民的范仲淹,比如人见人爱的苏东坡。

蔡京从来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即使特别擅长见风使舵,蔡京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熙丰年间,蔡京投靠一意孤行的王安石,卖力气为新法叫好,因此获得了丰富的政治收获,在新党提携下,十几年功夫,从一个九品钱塘县令跃升为三品开封知府。

变法派的靠山宋神宗去世后,朝廷大权落在太后支持的司马光等旧党手里。至此,一切都反转了,王安石条线上的变法干将被罢的罢,贬的贬。

不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是为大宋效力,但是政治斗争的你死我活变得异常残酷。

到底谁对谁错?蔡京找不到答案。

尽管蔡京及时改换了嘴脸,一头扎进旧党的怀抱,但是若干年前为新法声嘶力竭摇旗呐喊的形象让人记忆太深刻了,蔡京还是被贬黜到陕西永兴。

应该说,年轻时候的蔡京还是有一腔血性的,全副身心投入到变法当中,证明当时的蔡京有极强的是非观,他认为,新法是拯救北宋的不二选择。

但是随着宋真宗的逝去,一切都变得一钱不值。

这就是政治,政治永远是圆的!

当然,蔡京不是一个平庸的人,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善于理财,这些都是重新站起来的敲门砖。

说起宋朝四大书法家,现今流传的是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实,本没有蔡襄,而是蔡京,后来,由于蔡京的官声确实太差,才将蔡京换成了蔡襄。

蔡京的书法造诣理所当然获得了北宋最时髦文艺青年宋徽宗的热爱,也理所当然重新进入了权力中枢。

仅靠字写得好,在强人如林,文臣辈出的北宋能够出人头地,不但远远不够,而且,这也太小瞧了宋徽宗的智商。

蔡京另外一项绝技就是善于为朝廷理财。

宋徽宗上台时候的国家财政是非常窘迫的,朝廷大臣纷纷献计献策,最后,解决措施集中在裁减公务员,不但裁减公务员,而且将现任公务员俸禄裁减一半。

宋朝一贯以来都有优待公务员的传统,宋徽宗面对支离破碎的财政和义愤填膺的公务员,头大了。

蔡京此时挺身而出,提出:“减俸非治世事也!”

蔡京深刻敏锐看出了问题所在,他认为国有不足与“用度大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不存在必然联系。

国家要“增支”,必须让百姓“节支”,因为当时的北宋,人口破天荒突破了一亿人,从宋太祖时期,一直执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完全是藏富于民。

蔡京的办法击中要害,首先是变更茶法、接着是变更盐法,最后一大招是变更钞票,以致当时的富商流传一句话:“昨日是巨富,今日便沦为乞丐,全在宰相一念之间。”

老百姓的最大的海绵,当时的燕山战役,蔡京向宋徽宗进言:前方将士拼命,才换来后方的天平,后方老百姓理所当然应该做出贡献,挨家挨户核对人口田亩,论资出钱,一下就弄出了6200万,这相当于朝廷好几年的总收入啊!

宋徽宗乐了!

既然当官,就不必在乎良心,凡事只唯上,不唯下,更不唯心,这就是蔡京的经验之谈。

当然,这种经验完全来自于实践,而不是书本;这种经验只适于深藏心底,不适于宣之于口。

思想永远是行动的先导!

无论是谄媚奉迎,还是见风使舵,还是心狠手辣,还是颠倒黑白,蔡京都做得坦然而且充满自信,绝无左右环顾,绝无犹豫再三,绝无后悔!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