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在晋文公之后,没落的景象已经无法阻挡,大权旁落,其国内已经被智、赵、魏、韩四大家族架空。而智是当时势力最大的一部,然而在后面的战国七雄中,智却没有了身影。真正站在历史舞台上继续表演的,却是赵、魏、韩。
晋国当时来说,犹如空架子一般;对于国内的四大家族,也是鞭长莫及,眼看国之不国的晋国只能看着四大家族的强盛,原以为势力强大的智会成为自己最大的对手,实际上赵、魏、韩最后取代了晋国,史称三晋。
三家分晋真的是把晋国分了吗?
晋国的四大家族中,智虽然势力强大到赵、魏、韩都害怕的地步,更有一种取晋而代之的霸权行径;赵、魏、韩都只能忍受。智宣子在位时,这种局面是相当的牢固;就在智宣子选的接班人改变了自己独大的局面,直至被灭。
智宣子要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智瑶,其实也没有什么;因为智瑶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如仪表不凡、箭术、技艺超群,能言善辩、坚毅果决等优点;然而智氏族长智果是坚决反对,认为智瑶优点颇多,但缺乏治国的一颗仁心;应当把位置传给智宵,但智宣子没有采纳,自己死后,传位给了智瑶。
智瑶在位当初,治理国家确实显示了自己的才能,把自己的部族变得越发强大;对赵、魏、韩这样的实力派家族,也是不看在眼里,强取这三家土地不说,只要说个不字,立马发兵征伐。其中的赵氏部族不愿意给智瑶土地,结果是被智瑶纠集魏、韩两部,攻打赵氏部族;赵襄子眼看形式不对,逃到晋阳。智瑶却不愿放过赵襄子,命人用水把晋阳给淹了,智瑶认为赵氏已灭,自己如此轻易就灭了赵氏,甚是自豪。
也许智瑶只看到了眼前,没有想到背后可怕的东西,已经向自己逼近;原来赵襄子并没有死,而是和魏、韩联合采取一样的办法,用水淹打败了智瑶;最后连智瑶和他的族人也都被全部杀死。智氏的土地也被赵、魏、韩给瓜分了。晋国之中再也没有智这个“诸侯”了。
要说三家分晋,不如说三家分智而开始,继而三家代晋;晋国也不过只是大周的一个诸侯国而已,晋国自身都无法管控智、赵、魏、韩四大家,更别说自己还能保持晋国多长时间,大周的周威烈王也无法保全晋国的存在;在赵、魏、韩灭了智后,直接分封赵、魏、韩为诸侯;周威烈王此举意在提高了赵、魏、韩的地位,也就是和晋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了,而晋国自身有什么?除了这个晋国国号,只剩下空架子一个,土地尽在赵、魏、韩三家;当初智氏部族在时,晋国还能有那么一点点国威犹在的意味,而今智被赵、魏、韩给灭了,晋国实际也就和智一样,给吞了。
本来智氏是有灭掉其他三家的实力,就因为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是不愿意给的,但韩康子听取了手下建议,还是给了智瑶土地,智瑶又继向魏恒子要地,也给了。并没有靠武力来取得;智瑶认为韩、魏都给了,那赵氏没有理由不给,于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向赵襄子要地,然而智瑶却没有如愿;难道赵襄子有实力对抗智瑶吗?原来赵襄子有另外的根据地,晋阳。智瑶联合魏、韩打了三个月,都没拿下晋阳,最后采取了水淹晋阳;智瑶眼看水淹了晋阳,认为就灭了赵氏,就大言不忌的说;原来用水就可以灭一个国家。魏、韩自己立马想到,如果赵氏灭了,那下一个目标就是魏、韩了;魏、韩两家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命运,为了不被灭,于是魏、韩联合保赵氏不灭;至于和智的联合就名存实亡了。而这一却智瑶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没有当回事。
智氏强大,大到狂妄之极,根本无视当初的赵、魏、韩;然而智没有灭掉赵、魏、韩,反而是被三家分智而结束四大家族的并存。智虽然名义上只是晋国的“诸侯”,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晋国,三家分晋,也就实际上也是三家分智,假如智没被灭,那后来的秦还能称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