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满清的遗老遗少对此很不甘心,希望恢复清朝。但我们会发现,宣统皇帝的生父、摄政王载沣并没有参与其中,溥仪、张勋这些人倒是很热心。溥仪的热情可以理解,毕竟他是清朝的皇帝。但是皇帝热心于复辟,皇帝的父亲摄政王没有参与这件事,难道他是赞同清王朝的灭亡,反对复辟?。
载沣没有参与复辟,并不是他不想复辟,从他的历史经验来看,他复辟的想法应该是有的。否则,他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溥仪北上。他的相法应该是,溥仪比较适合做这个,有溥仪就行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载沣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不也招来了杀身之祸。其次,载沣一生是一个谨慎的人,保守,不愿意改变现状,这在历史上有一系列的证据。
清朝灭亡后,载沣为何没有参与复辟
载沣的无能在他的兄弟和亲信的回忆录中都有描绘,历史也是见证。曾经他权倾天下,作为摄政王的同时还担任监国,比之多尔衮的权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政府被他搞得一团糟,上下离心。尤其是他与汉臣搞对抗,立宪恐为畏途,工作抓不住要领,使振兴满清的机会一点一点地落空。
如果载沣能对汉官友善,为人所用,满清的局面是可以改变的。可是满脑子都是冯氏是如何接汉大臣的。当年袁世凯大呼"满汉是亲家,唯才是用,以立人之志固国之本",可谓肺腑之言,对清王朝情真意切。如果接到袁世凯抛来的绣球,顺应历史潮流,取汉、用汉之策,也不会招致汉人的敌视,而天下烽烟四起。慈禧太后在世时,袁世凯在给弟弟袁世勋的信中说:"在官制改革的讨论中,载沣在一次朝见中企图用枪杀死我。"。
执政后的载沣也是汉臣之一,他改组内阁13人,9人是满族,其中5人是皇族,汉人只有4人。他让他的两个兄弟,载勋和载涛,一个掌管海军,一个掌管皇军。满族载泽、民郎、善耆、桂良、凤山等接任军中要职,汉族精英陈弼、赵秉钧、唐绍仪、瞿世义、王世贞、段祺瑞、徐世昌等接任。议员们有怨气,泽丰说:"组阁是皇帝的特权,不是议员可以干预的。"韩琛完全不予理会。
这帮满冯任用的人,包括他自己,不说是庸才,而且都很年轻,一无是处。美国人曾这样评价载沣的弟弟、时任海军部长的载舜:"他们爱表面,他们不在乎是什么东西,他们爱拥有一个大国的所有标志,并作为一个大国受到尊重。所以他们要陆军和海军,要枪炮和堡垒,要旗帜、鼓声和号角。"。
徐世昌说:"大清之亡,不在革命党人之手,而在少年君子之手",当然首先是在载沣。徐世昌的评价显然中肯。
立宪是载沣的一个机会,他白白地失去了。对于官绅日益高涨的立宪呼声,载沣始终予以抵制。宣统三年(1911年)立宪派请愿召集国会,冯大怒,各衙门都不敢接见请愿代表。直到宣统二年、三年,载沣一直压着不推动立宪。当他不得不立一部宪法时,皇族内阁占据了一大半,令人极度失望,称其为"假宪法之名,行独裁之实"。又想掌握财政大权,看着铁路赚钱,马上搞铁路国有化,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四川保路运动"。他从武汉调兵镇压,导致武汉军力空虚,革命党人趁机发动了武昌起义。
载沣的哥哥载涛在回忆录中说:"载沣优柔寡断,人们说他老实,老实是无用的别名。这是他的长处,他是一个承平王爵所能做到的,如果靠他来主持国事,来处理事变,是难以做到的。"晋梁《广宣小记》中说,载沣每天早早到干清宫,检阅和阅览全国各地和中央奏折。受苦不得要领的时候,往往是言不达意,一个人进了朝拜,往往是对号入座,一言不发,但提出建议时却分不清真假,即使适时提出要求,也是结结巴巴,不能确定真假,而且所说的话往往不能传达主旨。他的大部分言论都是关于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并不重要。".。
胡思敬在回忆录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湖广总督有重要的事情要求开会,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他问:"你的病还没好吗?"直接打断了段的话。段禾只好起身离开。还有一次,汪大燮在日本出使时获得了重要情报,不得不回国面对。没想到载沣对此根本不在乎。聊了一会儿,他突然指着手表说:"已经十点了。"他把王大邪送走了。
可见这个载沣不仅脑子反应慢,而且结结巴巴,抓不住要点。这样的人,即使在权力无处不在的时候,指望他复辟当然是痴心妄想。
载涛说:"太后起用载沣,是因为她观察皇族近支的人,只有载沣好管束,肯听话,所以先请他做军机大臣,历练历练。太后自不知,虽然光绪已死,她仍急于立右军,以免翻她的旧案。"
载沣没有独立的能力是皇室的共识,是历史的浪潮把他推到了那个位置。据溥仪回忆,载沣罢官回家后,竟然对家人说:"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溥仪后来在东北称帝,派人去迎接载沣,载沣不去,甚至不放自己的另外两个孩子去。他性格安静,不喜欢到处走动。即使你要走亲戚,你也可以呆一会儿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