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雄才盖世,但他也始终没有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先是立嫡长子刘据为太子,之后他宠幸李夫人,于是想立李夫人的儿子刘赙为太子。可是还没来得及立刘赙为太子,李家就获罪被族诛,刘赙自然也就被边缘化了,于是被封为昌邑王。之后,又发生了巫蛊案,太子刘据被迫造反,失败之后自杀。到汉武帝去世时,只有钩弋夫人的儿子弗陵,为了防止汉高祖去世后吕后专权的情况再次出现,汉武帝将钩弋夫人赐死,并托孤给霍光、上官桀等人。
但汉武帝在位时,雄才大略,权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集权的好处当然是很明显的,因为权力集中,所以只要掌权的人英明神武,就很容易办成一些大事。可是,集权的弊端在于,因为权力过分集中,所以一旦掌握权力的人突然去世,这个权力中心不存在了,就会引起一些混乱。汉武帝去世前,托孤的时候,为了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在大臣手中,架空自己年轻的儿子,所以并没有将权力都托付给霍光,而是还有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三个人,以相互牵制。可是,汉武帝去世后,霍光很快就以上官桀图谋“杀霍光、废昭帝、立燕王旦”为名,杀掉了上官桀,桑弘羊和金日磾随后也先后被霍光消灭。这样,权力还是集中到了霍光手中。
霍光本想选个傀儡当皇帝谁知选出雄主汉宣帝?
其实,同样的情况后来曾多次上演。强君往往也伴随着权力高度集中,而且往往因为他太强势,儿子总是很难让他满意,就总是想换储,结果最后总是让一个年轻懦弱但听话的小儿子继承皇位,再托孤给大臣,而且一般都是同时托付给几位大臣。可是,这样做的结局无一例外的都是很快就爆发了政治斗争,权力最后还是会集中在一个大臣手中。比如刘备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结果是诸葛亮很快就在政治斗争中打倒了李严,成为权倾朝野的权力核心,只不过诸葛亮始终对汉室忠贞不二,没有其它个人私欲,也没有刻意培植个人势力。唐太宗李世民的情况与汉武帝相同,太子承乾和次子李泰争储,最后是懦弱无能的晋王李治意外成为皇位继承人。而李世民的托孤大臣很快也在政治斗争中乱作一团,反而被武则天攫取了最高权力。
霍光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后,在昭帝时期,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这当然得益于昭帝早逝,压根没有来得及与霍光发生权力冲突。说到这里,不免让人想到西藏自五世达赖以后历任达赖中,除了七世达赖,其他达赖都未能来得及亲政,就早早去世了。如果说只有个别达赖出现这种情况,还能用意外解释,但从五世达赖到十二世达赖,中间只有七世达赖例外,其他达赖无一例外的在亲政之前去世,未免让人起疑,毕竟摄政在这方面是有嫌疑的。从这个角度说,昭帝年仅二十一岁就突然驾崩,霍光多少也有些嫌疑。毕竟,上官桀就曾串通燕王旦,想废昭帝另立燕王旦为帝。从史书记载上看,昭帝虽然不如汉武帝那般英明神武,但至少有中人之资,一旦年龄大了,霍光还要继续名正言顺的掌握核心权力,就没有那么顺理成章了。
站在霍光的角度看,要保证他始终能够掌握最高权力,无非是两个办法,一个是少年皇帝,不懂政事,另一个办法就是皇帝懦弱无能。史书的记载显示,霍光在政治斗争中获胜后,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昭帝就感到“芒刺在背”,很不舒服。也就是说,汉昭帝已经意识到,霍光会威胁到他的权力乃至人身安全。而且,这样的感受能在史书上流传下来,就说明汉昭帝的这种感觉曾对身边人表露过,那么他当然会寻找机会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所以,如果有可能,换一个年龄更小的皇帝,以便于自己继续掌握最高权力,就是霍光的理性选择。
因此,在汉昭帝不明不白的突然驾崩后,大臣讨论立谁为帝时,广陵王胥首先被排除了,理由是他从来没有进入过皇位继承人范围,汉武帝在巫蛊案之后,本来就可以立广陵王胥,却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年幼的汉昭帝。这个理由其实压根就不能成立。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吕后专制,周勃等人除掉吕氏家族后,就选择了立代王为帝,而代王的母亲薄姬很早就已失宠,随代王到了封地生活,刘邦也从未考虑过让代王继承皇位。但周勃等人仍然选择了立代王为帝。当然,周勃等人立代王为帝的理由或许是,高祖诸子中当时代王年长而且名声不错,但更重要的显然是,正因为刘邦从未考虑过让代王继位,薄姬又是小门小户,所以代王在朝廷里没有什么势力,立他为帝,周勃等人可以继续把持朝政。而霍光拒绝让广陵王胥继位,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显然是,他年龄大,心智已经成熟,一旦登上帝位,那么就很容易与霍光发生冲突,危及霍光的地位。
所以,霍光最后选择了昌邑王赙的儿子,也就是继任的昌邑王刘贺。他的理由是,刘贺从辈分上说,是昭帝的下一辈,比较顺理成章。但更重要的理由也许是,在当时,昌邑王贺胡作非为的表现已经人尽皆知,这种政治上近乎白痴的作风让霍光比较放心,让他继承皇位,不会危及霍光继续把持最高权力。想想看,作为一个要进京继承皇位的人,还能在半路上强抢民女,还不知道收敛一点,政治上怎么会有很多想法呢?但霍光没想到的是,昌邑王贺虽然在封地胡作非为,看不出一点政治能力,但继承皇位后,却很快就想着采取措施,让自己的亲信掌握核心部门。这时候,对霍光而言,就很难办了。要么急流勇退,归政给皇帝,要么奋起反击,废掉这个在朝廷尚未站稳脚跟的皇帝,另选一个没有根基的皇室后裔来继承帝位。霍光的选择是后者,果断反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刘贺本人到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斗争需要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可以在权臣掌握之下的舆论中被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霍光迅速采取措施,让大臣向年轻的皇太后也就是他的外孙女上奏折弹劾刘贺,进而以皇太后的名义废黜了刘贺,另选了太子据的孙子刘询为帝。
巫蛊案之后,太子据与儿子刘进一同遇难,刘进的儿子刘询流落民间,在祖母史家长大,到后来武帝才下诏将刘询带进宫,在宫中抚养。不过,也许是在民间的生活经验让少年刘询觉得有趣,所以他仍然经常私自出宫在京郊游玩。很显然,与广陵王胥一样,刘询作为罪人刘据的孙子,汉武帝并没有将他列入皇位继承人的考察范围,他也没有什么有权势的亲戚,在朝廷更谈不上有什么铁杆支持者。甚至,昌邑王贺继位后,想在朝廷里安插自己的亲信,还有亲信可用,刘询连这样的亲信都没有几个。这当然更便于霍光控制。因此,霍光大概认为,刘询是一个比昌邑王贺更容易控制的皇位继承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霍光考虑到了几乎所有问题,唯独没有考虑到,出身民间的刘询虽然在朝廷没有什么支持者,也没有什么势力,但他最大的优势是年轻,而霍光却已经垂垂老矣。所以,在霍光的健康状况尚好的时候,宣帝始终很节制,没有与霍光发生正面冲突,让霍光始终把持最高权力,直至病终。唯一的一次是,霍光希望立自己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而宣帝却坚持立自己出身小吏之家的妻子许平君为皇后。这次霍光让步,但不久后,霍光的妻子就指使御医下毒害死了许皇后。这时,宣帝面对的情况就很明确了,名义上,皇后主管后宫全部事务,霍家既然能毒死皇后,当然也完全有可能下毒害死皇帝。所以,宣帝只能选择退让,立霍成君为皇后。但我们可以想像,宣帝当时的心情,虽然无力反抗,但对霍光的仇恨肯定是刻骨铭心的。
宣帝继位五年后,霍光病逝。次年,宣帝就废掉了霍光女儿的皇后之位,随后开始着手清洗霍氏家族,几乎噍类无遗。而且,在汉宣帝执政期间,西汉进入了汉武帝去世之后最强盛的时期,不仅整饬吏治,惩治贪腐,而且对外反击并最终降服匈奴,成为西汉历史上功业仅次于汉武帝的一代雄主。
从这个角度说,作为权臣,试图选择一个便于自己长期控制的傀儡皇帝,这其实是一件技术含量挺高的事情。霍光本来认为刘贺傻,便于控制,结果刘贺政治上却并不傻,本以为宣帝不会威胁到自己,结果宣帝却选择隐忍待机,在他身后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报复。所以说,霍光终究还是没有伊尹之志,不是想为大汉帝国选择一个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而是始终想着保持自己的权力,虽然也曾权倾一世,但最终还是没能保全身家。也就是说,说到底,霍光带给自己家族的悲剧终究还是他自己挖的坑,他没来得及填,他的后人用血替他填了。
不过,作为一代雄主,宣帝后来也遇到了与汉武帝晚期相类似的情况,他后来的皇后王氏家族的势力逐步壮大,历经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四世,最终羽翼丰满,到王莽时终于篡汉自立,建立了新莽政权。从这个角度说,选择继承人本身就很难,一个比较强硬的皇帝要为自己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就更难了,而最终往往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汉武帝强硬,最终是霍光专权;汉宣帝强硬,王氏篡汉;唐太宗英武,后来是武则天自立为帝。而前代英明帝王真正的继承人,往往并不是选出来或者指定好的,而是在各种因缘巧合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被选中继承皇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看出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在掌握最高权力后却突然变得杀伐决断、生杀予夺皆自我出,根本不让别人有反击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