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烽火乱世中,一个成功的君主手下必须有冲锋陷阵的武将和出谋划策的谋士,武将能够在战场上杀敌攻城,浴血奋战的是他们,受伤牺牲的是他们,将士们更像是棋子,作为君主手中锐利的刀锋,君主指哪儿,他们打哪儿,文人墨客也总喜欢写诗歌咏将士,还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派,边塞诗——
“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年年战骨埋荒外”“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足够让人们体会到将士的艰辛。
似乎谋士只需在幕后出谋划策,身为君主的智囊团,他们处在最安全的地方,不用经历打打杀杀,只需要用他们的智慧就可以争夺天下,所以世人对于他们的印象大概就是文弱书生了。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天下四分五裂,诸侯争霸,谋士这个职业自然很兴旺,管仲、伍子胥、范蠡、李斯等人都是鼎鼎有名的一国谋士,正是这些谋士想出了“合纵连横”的策略,让战国七雄反复无常,时而合作,时而为敌,最终秦王嬴政利用此策略,成功一统六国,实现大一统,建立秦朝。
古代谋士为何总会出上中下三策
到了秦汉三国时代,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正是采用他的战略才得以在楚汉之争中打败项羽,他被刘邦称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家。三国时期的混乱复杂并不亚于春秋战国,虽然只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诸葛亮更是被认为三国第一谋士,千古以来备受世人推崇,当初他给刘备说的天下三分之计,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被后世称之为《隆中对》。
由此看来,拥有一个好的谋士,那么争夺天下就会事半功倍,无论是优秀的谋士还是平庸的谋士,在解决某个问题上,他们总会为自己的主公提出“上中下”三条策略,上策自然是解决问题最后的方案,可为何主公在面对三条策略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上策,难道最好的方案还会有什么不足之处吗?既然有了不足之处,那为什么又要叫做上策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完备的上中下三策。
“上中下三策”最早的说法来源于《孙子兵法》,书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按照这个说法,求上策会取得一般效果,而求中策则会取得堪堪取胜,若求下策,那么必然会战败,只有用最好的策略,才可能取得相对好的成绩,所以谋士为主公出谋献策的时候,总会拿出三条建议,全面考虑到事情发展的可能性,为之做好万全准备,这才有可能取胜。
在《谋攻篇》中又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最好的策略其实是靠谋略取胜,甚至不战而胜,中策则是靠外交取胜,当然这需要付出些政治代价,最差的策略才是通过战争取胜,这自然少不了将士的流血牺牲。
这样看来,若是有上策或者中策,君主定然不会选择下策,三策相比之下,下策的利益损失是最大的,历史上有一位隋朝大臣杨玄感意图反隋朝,当他的谋士为李密他提了上中下三条计策之时,他竟然选择了下策。
上策是带兵直上辽东,攻占涿郡等地,切断炀帝的归路,让他后面受到高丽的袭击,前面受到他们的进攻,让隋炀帝进退两难,从而生擒杨广;中策是进军关中,夺取长安作为根据地;下策是派出精锐部队攻下东都洛阳,但万一久攻不下,炀帝的大军赶,那就十分危险了,后果不可预测。
李密听完这三条后沉默了,他想要用最快的方法夺得天下,所以就选择了下策,当他攻打洛阳的时候,没想到杨广的军队很快前来支援,此时杨玄感想到了中策,但已经太迟了。
所以,杨玄感起兵失败可怪不得李密的策略,若是选择上策或中策,很有可能他就成功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最终的失败只怪他自己。
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种策略,陈明利弊,接下来的决定权就交给主公了,事成后,他们会被主公褒奖,事败后,也无需承担风险,毕竟选择是上面的人做的,不愧是谋士,事关自己的利益,他们想得更为清楚。
谋士虽然将影响成败的因素都想到了,但主公考虑的可不只是成败,主公之所以能成为君王,因为他们胸中有庞大的政治格局和极高的军事素养,需要考虑的事情非常多,所以有时候往往不会选择上策。
当刘邦面对淮南王英布造反之时,他从薛公那里讨得英布会采取的上中下三条计策,若英布采取上策,山东一带就不是汉朝所有了;采取中策,胜败不可预测;采取下策,陛下可安枕无忧。
当刘邦问英布会选择哪条策略的时候,薛公说他会选择下策,因为英布不会为百姓考虑,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必然会失败。最终结果如薛公所料,刘邦率军亲征大败英布,这样看来,有时候不是谋士不厉害,而是主公不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