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实力不容小觑,历经三代人的打拼终成一方枭雄,东汉末年朝廷失权,各大诸侯竞相争夺地盘,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名正言顺的与其余两方对峙,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这一做法并不少见,历史上许多白手起家的皇帝成就霸业之后,都会分封祖上先人,朱元璋、刘邦等父亲都有了庙号。
孙权追封父亲为皇帝无可厚非,却仅仅追封孙策为长沙恒王,遭到很多人质疑,毕竟孙策也为江东打下了大半个基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孙权为什么仅封孙策为长沙恒王
首先来看看孙策的贡献,初平二年,孙坚率部攻打荆州,不幸战死,年仅31岁,此后孙策以玉玺为抵押,从袁术处换回父亲旧部,转向江东发展,一路上不断有人前来投靠,周瑜、程普、黄盖人都皆对孙策忠心耿耿,很快就平定了江东,文臣武将数不胜数,此时的东吴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大臣百姓都拥护孙策,然而孙策被刺客所伤,早早去世,临死之前将权力交接给孙权,守卫江东基业。
当时孙权年轻,很多大臣都更看重孙翊继承,还是孙策力排众议扶持孙权,如此看来孙权称帝以后似乎并不厚道,没有给孙策应有的地位,实际上孙权这样做也有苦衷。
其一,避免矛盾,维护统一
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孙策是有儿子的,也被孙权封为吴侯,此时孙权称帝,百年之后偌大的基业势必要交到自己的儿子手中,如果追封孙策为皇帝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孙策的儿子也是合法的皇权继承人呢?毕竟皇权历来都是直系代代相传,这样势必会增加孙权的统治压力,给东吴内部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这对孙权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三代人打下的基业,不能毁在自己手中,何况对子女来说也是一个隐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平息这一切潜在纷争,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保证继任者不会有来自内部的压力。
再说了孙权除了孙策这个兄长以外,还有一个兄弟孙朗,若是孙权分封孙策为帝,这不就是明摆着昭告天下自己的帝位来自兄弟手中,很难说不会培养成了一种风气,自己的皇位都有可能遭到威胁。
权衡各种利弊来看,必须保证皇权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中才是做稳妥的做法,只能委屈孙策,没有获得皇帝尊号。
其二,遵从祖制,合情合理
仔细分析孙权的做法,从宗庙制度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自西周开始宗法制的影子一直伴随着封建社会,《周礼》当中明确规定了爵位继承等细节,大宗小宗的观念给了孙权启示,从孙坚开始到孙权再到孙权的儿子,这是一个完整且正常的序列,如果这当中平白多了一个孙策,不就多出了一个与孙权平起平坐的角色,而孙策的儿子作为第三代,也与孙权儿子拥有同等的皇位继承权,打乱了一脉相传的祖制。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牵扯到后世继承问题,还是那句话孙权为了东吴,为了后世子孙着想,不可能让这一切发生,不过有人却说了既然是祖制,为何晋朝司马家族却没有实行呢?
司马家族撺掇权位,到了司马炎这一辈终于做了皇帝,一口气分封了三位死去的皇帝,即司马懿、司马师与司马昭,要说司马家业确实是司马懿打造而成,追封为太祖没有任何问题,可是晋朝能建立也离不开伯父司马师的贡献,如果将其排除在外的话,势必会引起纷争,因此就将三位同时追封为皇帝,这样也不会受人指责。
不过司马炎能这样做,孙权却不能,因为司马师这一脉根本没有儿子,自然谈不上皇位争斗,皇权还是牢牢的把持在司马炎的手中,这是孙权没有具备的条件。
其三,“忘恩负义”,独断专行
熟悉三国的人肯定不会对孙权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曹操曾评价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家三代英豪,孙权在父兄两人打下的基础下正式建国,此后兴修水利,发展农产,促进了江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过孙权执政晚期反复无常,尤其是在继承人问题上,导致朝党争斗,政局不稳。
《三国志》中曾评价孙权“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这也是作者为孙策鸣不平,“忘恩负义”也是从这里传出来,毕竟人人都知道孙策的贡献有多大,死后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或许身在帝位的孙权在这件事上独断专行了一回。
单从这个角度来说,孙权的确没有做到位,毕竟他的这个宝座还是孙策力保而来,再说孙策为东吴事业奉献一生,无论是从人情还是从政治上来说,都显得有些“忘恩负义”,实际上并非孙权不想做,只是他不能这样做,想来在册封爵位的时候,也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
兄弟两人的感情自然不必多说,不然孙策也不会在临死之前将江东霸业都交到孙权手中,此外周瑜、张昭、黄盖等东吴支柱大臣都是孙策提拔,留给孙权坐江山的人才,有了这些人孙权才做到了割据一方,并且这些人就像侍奉孙策一般,尽心尽力扶持孙权登上皇位。
无论出于哪种考虑,似乎孙权的做法都对,却是一种无奈之举,对于后世的我们来说,无法揣测他们的心路历程,更不能轻松地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