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军事历史 > 正文

《孙子兵法》还有用吗?中国在长沙战役使用古代兵法对付日军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中国盛产兵法,各种兵书能数出一大把——《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六韬》、《司马法》、《武经总要》……其中最为国人所熟悉,也有最世界性影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西方与之对应的类似著作,大概就是《战争论》了。

如果说《战争论》的精髓是“以力服人”,那么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兵法,可以概括为“以最小成本服人”。

众所周知,欧洲自古以来就是四分五裂,小国众多的状态,战场范围小,空间狭窄,对垒的双方如同被圈在拳击台上的拳手,机动范围有限,很多时候只能拼力量拼块头。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是长期统一的国度,面积等同于欧洲的广阔空间,都是可能的战场。纵观中国历史,纵横几百里几千里的战事多不胜数,这可比欧洲的情况要复杂多了。

巨大的战场空间,也就意味着战争成本非常高昂。古代中国,不管是哪个王朝,都是农业国家,农耕民族要组织起脱离生产的专职军队,还要远程机动,代价远比游牧民族高得多。

《孙子兵法》还有用吗?中国在长沙战役使用古代兵法对付日军《孙子兵法》还有用吗?中国在长沙战役使用古代兵法对付日军

游牧民族的弓、马、刀、车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战争工具,骑射既是生产技能,也是战争技能。

农耕民族要种田要打仗,无论是工具还是技能,均不通用,要组织起一支像样的武装力量,就必须要让一部分(有时甚至是大部分)壮劳力脱离生产,专事戎行。

在古代的生产、医疗、保障条件下,这个代价可是不小。《孙子兵法》有云: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而馈粮,则外内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费日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所以,中国的兵法特别注重谋略,强调以最小成本赢得胜利。同时,这些谋略也会被引申和发挥到战争以外的领域,比如经商、官场、社会组织等方面,这是中国谋略文化发达的现实基础。

不过,兵法嘛,更多的还是用在战场上。古代中国,在广阔的战场上演出的精彩战例实在太多了。

围魏救赵,就是发生在中国兵法发源时期的经典战例,而且获胜一方的指挥者,正是大军事家孙膑。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15年),战国时期第一个实行变法的魏国攻伐赵国,兵围赵都邯郸。赵国顶了一年,眼看要顶不住了,只好向齐国求援。齐国派出田忌和孙膑,领兵救援。

如果按照西方的军事理论,要击败对手,势必要寻找对方主力决战。事实上,统帅田忌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要领军直奔邯郸解围。

身为军师的孙膑想的更远,他提出“批亢捣虚”的建议,换个思维,换个方向,避实击虚,不去邯郸,而是进攻魏国防备空虚的都城大梁(河南开封),迫使魏军回援,然后半途伏击之。

这一招“批亢捣虚”让田忌非常折服,齐军“疾走大梁”,大出魏国预料。魏军主帅庞涓率军回援,在桂陵(山东菏泽)中了齐军埋伏。长途行军,疲惫不堪的魏军大败,庞涓被擒,但孙膑放过了他——十年后的马陵之战中,庞涓再败于孙膑,自杀身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一个成语,同时也是著名的战争谋略。刘邦在灭秦后被实力强大的项羽封为汉中王,有心杀回关中的刘邦为了麻痹项羽,自断后路,烧掉了栈道。

在项羽放心东返后,刘邦开始慢吞吞地修理栈道,主力却从隐蔽险峻的山间小道杀向陈仓(宝鸡),继而夺下咸阳,重返富庶的关中,以此为基地打败项羽,君临天下,完成霸业。

“声东击西”,大家就更熟悉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就用到了这个计策。

《孙子兵法》还有用吗?中国在长沙战役使用古代兵法对付日军《孙子兵法》还有用吗?中国在长沙战役使用古代兵法对付日军

在攻打赤嵌城(今台南安平)的战役中,郑成功了解到,进攻路线只有南北两个航道可用。南航道水深开阔,但荷兰殖民者设防坚固,布有重兵。北航道水浅狭窄,密布礁石,但防守薄弱。

郑成功决定施以声东击西之计,以部分兵力大张旗鼓地进攻南航道,将殖民军的兵力完全吸引过来后,在一个涨潮的夜晚,利用水面升高,航道畅通的短暂时机,从背后登陆成功,一举攻克了赤嵌城。

这些谋略,现代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第二次长沙战役中,日军一度进逼甚至占领了长沙,此时国军除了在正面抗击日军以外,还施以围魏救赵之计,对距离长沙200公里以外的宜昌发起了反击。盘踞在宜昌的日军为第13师团,留守宜昌的兵力约一万人。

经过十多天的激战后,该师团接近崩溃,师团长内山英太郎都准备要烧军旗和自杀了。

《孙子兵法》还有用吗?中国在长沙战役使用古代兵法对付日军《孙子兵法》还有用吗?中国在长沙战役使用古代兵法对付日军

日军被迫回调长沙前线的部队救援13师团,中国军队达到了减轻前线压力的目的,只是因为综合实力不足,未能实现孙膑那样的完胜,但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战例。

诺曼底登陆,可谓是暗渡陈仓 + 声东击西 + 瞒天过海的典型战例。盟军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假情报假信息假动作来欺骗纳粹,把希特勒骗得一愣一愣的,放松了对盟军登陆诺曼底的警惕,把大量兵力集中在实际上并不适宜登陆的加来,被盟军成功的“暗渡”了。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重兵囤积在科威特,以美军为主的联军宣布要直接解放科威特,不仅在陆地上大张声势,还声称将从海上登陆科威特。一时间,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占领军高度戒备,就等着与联军血拼一场了。

然而,战斗真正打响后,伊拉克才发现,联军主力却是出人意料的从背后杀出,在漫长的伊沙边界上,来了个精彩的“左勾拳”。强大的装甲部队在空中力量的强力支援下直掏伊拉克后方,后路被断的伊军要么原地挨打,要么惊慌溃逃,大量兵力在溃退途中被联军飞机消灭。

联军的战术,可以说就是声东击西 + 围魏救赵两种谋略的综合运用。从此伊拉克一蹶不振,12年后,美军甚至无须再用谋略,也能将萨达姆轻松灭掉。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