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我们一般认为,秦始皇虽然功绩彪炳,但也犯下了很多罪行,最受人诟病的就是贻害万年的焚书坑儒,虽然加固了统治,却也使得无数精神文明财富绝迹。那么焚书坑儒真的是秦始皇做的吗?历史上存在很多疑点。
“焚书坑儒”指的是秦始皇焚毁五经、活埋儒士的事件。后世往往以此为据,指责秦王朝的暴政。“焚书”事件记载于《奏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非常详细,也符合秦王朝法家治国的理念。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提出过“燔诗书而明法令”,秦始皇出于维护天下一统的局面,采纳了李斯建议,烧天下诗书,正是法家思想的体现。不过在另一桩“坑儒”事件上,却明显是后世强加给秦始皇的一桩“冤案”。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真是秦始皇做的吗?
秦始皇坑儒疑点一:记载模糊。《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坑儒时间是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具体地点不详,只说是在咸阳,人数为460多人,姓名不详。这就有点可疑了,为什么被坑杀的这460多人中,没有一个人的姓名被记载下来呢?是因为这些人是被秘密坑杀的,所以后世无法知道他们是谁吗?显然不是。《史记》记载,始皇“坑儒”后,还曾“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既然是“杀鸡给猴看”,那就应该是广而告之的,既然公告天下,为什么只有人数,而不说是谁呢?也许有人会说,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距离坑儒发生时已经过去近一百年,记载不详细也情有可原,那么我们来看第二处疑点。
秦始皇坑儒疑点二:当事人没说。叔孙通是典型的儒生,做过秦汉两朝的博士,“坑儒”事件发生时,叔孙通正是当事人。奇怪的是,直至秦朝灭亡后,叔孙通也从未提过秦始皇有过“坑儒”行为,同样的还有伏生、张苍、浮丘伯,这些人也都是秦汉两朝老臣。是他们故意避而不谈吗?显然不是,秦朝已亡,后继者汉朝没有必要去主动维护秦朝的形象。西汉初的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了秦王朝的种种过失,其中就有“焚书”一项,但唯独没有提到“坑儒”。既然是指责秦王朝暴政,那么说它坑杀数百儒生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总要比烧几本书要大吧?为何只说焚书而没有说坑儒呢?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真是秦始皇做的吗?
秦始皇坑儒疑点三:偷换概念。《儒林列传》中所载的被坑杀的人身份是“术士”,《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为“诸生”。术士指的是徐福之类的方术之士,诸生则是个笼统的称呼,那么后世凭什么认定秦始皇“坑儒”了呢?根据的是扶苏的劝谏,“坑儒”事件发生后,始皇长子扶苏劝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诸生诵读的是孔子著作,所以显然就是儒生。但扶苏的劝谏却有很大的漏洞:第一,这次劝谏惹怒了秦始皇,所以扶苏被罚到蒙恬军中做监军。那么为什么扶苏不在“坑儒”当场劝谏而是事件发生之后才劝谏呢?如果真的是惹怒了秦始皇,为什么处罚结果是去做30万大军的监军呢?这到底算是处罚还是信任呢?第二,扶苏提到的是“重法绳之”,秦法中属于重法的是车裂、腰斩,没有坑杀这一刑罚,坑杀只发生在两军交战当中。显然,扶苏的这个劝谏指的很可能不是这次坑儒事件。
秦始皇坑儒疑点四:坑杀原因。史书中记载秦始皇“坑儒”的原因是:候生、卢生等方士求取仙药,耗费巨大,不但没有求到药,反而四处诽谤皇帝。于是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秦法中是有“诽谤”这一罪名的,既然是术士有罪,那秦始皇为什么突然跑去坑杀儒生呢?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真是秦始皇做的吗?
秦始皇坑儒真相:显然,事件的真相原本是侯生、卢生等术士欺骗秦始皇说可以找到仙药,可是耗费巨资后,仙药不仅没找到,反而出言不逊,指责秦始皇的过失,于是这帮江湖骗子在事情败露后被问罪。那么杀这帮术士算不算滥杀呢?早在商鞅变法时,秦法中就规定诽谤、妖言皆论罪,事件发生后,这些方术士们被交由御史审判,依法定罪。值得注意的是,事件的当事人侯生、卢生、韩众都已逃亡。随后的一年,秦始皇甚至再次接见了另一位术士—徐福,并派他出海。既然这几个主要的术士都未绳之以法,可见,杀术士也只是针对违反秦法的人进行了处罚,并非是大面积的集体屠杀。那么“坑儒”这项罪名究竟是怎样强加到秦始皇身上的呢?
纵观整个西汉时期,都未明确记录秦始皇曾经坑儒。到了东汉,儒学兴盛,以班固为代表的儒生,为了彻底打压法家,也为了增加“暴秦论”的论据,原本“坑术士”的记载就被偷换成了“坑儒生”,并首次提出了“焚书坑儒”这一用语,秦始皇也就背上了这项莫须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