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众一般观念以及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士族门阀之经历,同一个家族间的成员应当是团结奋斗,至少不去给对方添堵,这样才能保证家族势力的稳定和发展前途(皇室宗亲争权除外)。可在汉末,同为“四世三公”的袁氏首领,袁绍和袁术不但没有携手打天下,反而势同水火,最后被曹操给各个击破了。那么袁绍和袁术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矛盾,让他们成为“兄弟阋墙”而失败的典型呢?
龙生九种,各不相同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从二袁的家族身份谈起。二人同出身于高门汝南袁氏,汝南袁氏在东汉时兴起,先祖袁良曾被汉光武帝刘秀任命为武令,袁良孙子袁安被举孝廉,官至司空这样的朝廷“三公”(东汉三公包括太尉、司徒、司空),袁安的三子袁敞位列“三公”之一的司空,而袁敞的儿子袁汤又担任了“三公”中的太尉。袁汤的三个儿子更了不得,长子袁成担任中郎将,次子袁逢先后担任过太仆卿、司空、执金吾,三子袁隗担任太尉和太傅。袁家连着四世都有人担任“三公”的官职,这就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由来,是东汉时期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袁绍和袁术都是司空袁逢的儿子,看似亲兄弟,但是袁绍因为母亲地位卑贱,被过继给了袁成当儿子,反而袁术的母亲是袁逢正妻,使得袁术成为了袁家的嫡子。这样一比较,袁术是根正苗红的“三公”后代,而袁绍的地位就差多了,与袁术从同父异母的兄弟变成了异父异母的兄弟。这样一来,在讲究家庭地位的高门贵族之中,袁绍虽然是兄,但是在袁术弟弟面前却矮了三分。
袁绍和袁术为什么不联手争夺天下?
但论及气质和才能而言,袁绍和袁术却是反着的。袁绍相貌英俊、气宇轩昂,很得父辈们的喜欢。他二十岁时出任濮阳县令,表现出清正廉洁、勤政能干的优秀地方官素质。在愈演愈烈的“党锢之祸”时期,他暗中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保全儒家士大夫和太学生等“党人”,与宦官势力对抗。黄巾之乱后,他又成为大将军何进府上的幕僚,先后担任中军校尉和司隶校尉,多次劝说何进对宦官斩尽杀绝。在错把董卓引入洛阳后,面对董卓的威压毫不惧怕面而斥之,并广罗人才以对抗董卓。由此可见,袁绍在早年还是展现出了一定的英断与智谋,再加上汝南袁氏的声望,这也是他能够成为讨董联军盟主的原因。
反观袁术,虽然也有一定的勇气和能力,也参与了讨董行动,但是从小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地位让他养成了骄奢淫逸、盛气凌人的性格和习惯,在长水校尉任上就得到了百姓的讽刺绰号 “路中悍鬼袁长水”,与袁绍在地方官任上清正能干的名声形成鲜明对比。由于这样的性格,他难以做到礼贤下士,为当时的豪杰和枭雄们所不喜。他虽然对袁绍有嫡子优势,但是嫉妒袁绍的相貌和才华,心胸不那么豁达,与袁绍的关系处于微妙的状态。他在得势之时战略头脑不清楚,盲目称帝,过早地把自己变为众矢之的,自取灭亡。因此,袁绍和袁术在家庭地位和个人内外性格特质上的差别,是他俩不能联合打天下的一个关键因素。
政见不合,野心很大
如果说家庭地位和性格上的差别还不足以决定关系好坏,那么袁绍和袁术两人在政见和目标上的差别,是决定他俩不能成为盟友的根本因素。同为显赫高门出身,在面对汉室皇权落于他手,皇家脸面被枭雄们扔在地上狠狠踩的局面时,袁绍和袁术在心中升起了掌控朝廷、甚至取汉室而代之的心思。不同的是,袁绍并不想很快取代汉室,而是提出要与其他的实力派人物共同辅佐皇帝,自己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袁术的想法则更为迫切,心思直接写在了脸上,在北方强敌环伺的时候就敢直接行僭越之事。
先来看袁绍的方略。袁绍曾经和曹操讨论过一个问题:如果讨董行动失败,可以去什么地方据守呢?袁绍提出的战略是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其核心思想就是统辖以河北大地为核心的北中国地区,再来与其他势力对抗。而曹操提出收纳人才才是平天下的根本。
袁绍和袁术为什么不联手争夺天下?
许多观点都用这段对话证明曹操的境界比袁绍高,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分别从地缘战略和人心战略的角度出发进行的讨论。袁绍对搜罗人才一直都很重视,手下谋士良将很多,而曹操在征战北方的过程中,事实上是按袁绍的地缘路线实行的。因此袁绍在战略眼光上其实是比较到位的。他不如曹操的地方,在于他还没消灭曹操时,就已经对献帝开始不恭顺了,而曹操至少将尊重献帝的表面文章做到了袁绍死后。
他在和自己的首席谋士沮授讨论方略时,沮授建议他先往东平定青州黄巾军,再消灭张燕势力,之后北平公孙瓒,降服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就能够跨据黄河以北的四州之地,收纳天下英才,将皇帝迎回洛阳,成就扶汉大业。(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这前半部分与袁绍和曹操提到的方略基本一致,后半部分则加上了迎回皇帝的内容。袁绍当时也意识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性,只是下手慢了,被曹操抢了先。
再来看袁术。与袁绍前期匡扶汉室相比,袁术很早就表现得私欲很重、格局不足。当时一等一的猛将孙坚成为他的副手,屡战屡捷,他却害怕孙坚将来威胁自己的地位,不给孙坚提供粮草资助。孙策帮助袁术打赢很多战役,袁术却屡屡不兑现答应授予孙策的奖赏,反而给了自己的亲信。袁绍在董卓死后,想要拥立成年宗室刘虞为帝,他却想要自己做皇帝,拒绝这一提议。大概他在内心中觉得,自己是袁家嫡子,兵强马壮,为啥要听你这个庶子的建议,还把皇位拿给刘家人坐?而袁绍看这个袁家嫡子想自己做皇帝,想着如果他真称帝了,以自己的庶子身份是没法和他争的。双方都对对方很大的意见,这事也成了两人对立的一大导火索。
在献帝一行人被董卓余部李傕和郭汜追着跑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掌控天子的重要性,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以为汉室大权旁落就是自己称帝的机会,却不了解自己在部曲和其他诸侯中的名声和人望究竟如何,认为传国玉玺在手就有天命,以至于一宣布登基,手下的孙策等部将马上就叛离,其他诸侯马上找到借口攻打自己,使得局面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他对老百姓也没什么感情,不懂得刘备说的“以人为本”的道理,在沛相舒邵劝袁术赈济饥饿的灾民时,袁术甚至想杀掉他。而袁绍死后,因为袁绍比较善待百姓,河北人民很多都念着他的好。
袁术在失势后走投无路,想要挽回和袁绍破裂的关系,打起了家族牌和祥瑞牌,想要把帝号推给袁绍。袁绍虽然内心很想称帝,甚至让主簿耿苞为自己寻找到“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的理论依据,但还是清醒地认识到时机未到,拒绝接受帝号,并杀掉了耿苞以自证清白。
可以说,袁术这么一路下来,没有很清晰的战略,都是见哪里有利可图就奔向哪里,一切行动朝着为自己称帝的目标,手下也缺乏给力的谋士给自己匡正战略。本来,在袁绍和袁术势力较大的时候,二者也不是非得联合,各干各的也行,并到一起反而容易产生混乱。但是同为汝南袁家,他们哪怕互相嫉妒和看不起,最好也不要相互为敌,削弱袁氏的势力。袁术最后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想起来和袁绍搞好关系,可惜悔之晚矣。
不过二人有同样的性格弱项,就是抗挫折能力较弱。袁绍虽然输了官渡之战,但是还占据着庞大的河北之地,军事实力依然强过曹操,结果袁绍却倍感落败,忧愤成疾,战后仅两年就病逝了。袁术在被曹军追击的过程中,想要得到蜜浆解渴而不得,感叹自己怎么会到这种地步,结果呕血而亡。相比之下,刘备常年被各路军阀追得东奔西跑,四十多岁仍壮志不灭;曹操在赤壁、潼关、汉中遭遇大败后,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和部署,力图卷土重来。在争夺天下这种要命的事业上,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是不行的。
合作失败,破镜难圆
以上侧重于表述他们不能联合的理论因素。在现实经历上,他俩联合也是很难办到的,过去他们的合作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当初汉灵帝驾崩时,朝政混乱,大将军何进同时拉拢袁绍和袁术,二人在铲除宦官时合作得还算不错。但是在组织讨董联军时,袁术可能是出于对袁绍地位不服和保存实力的缘故,开始游离在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之外,成为关东联军瓦解的一个重要因子。而袁绍在尚未全部消灭董卓势力的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加上因立刘虞的事情和袁术闹翻,出兵袭击刚刚打完董卓的孙坚,这也实在不是一个讨董领袖该做的事。二人从此演变成军事对抗的状态。
袁绍和袁术为什么不联手争夺天下?
袁术在与袁绍争霸时,把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展露无余。他试图拉拢河北地区的诸侯们一起对抗袁绍,结果因为袁绍人望较高,没有几个跟随袁术的。袁术直接就破防了:“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可见袁术已经完全不讲兄弟和同宗情谊了,对袁绍表现出赤裸裸的鄙视。
第二次联合的机会,出现在上文中说到的袁术失势后去投奔袁绍时。如果袁术不是被曹操派出刘备和朱灵拦路阻截的话,袁术还能有活命的机会。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以袁术一直以来的高傲之心,如果在袁绍阵营里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地位,可能就会与袁绍争夺领导权了。而袁绍在明知袁术是什么货色的前提下,仍然表示愿意接纳他,尽管有袁术让出帝号的条件在前,但也可以看出袁绍至少表现出了容人之量,嫉恨袁术的心思也能压下去。至于是否真的会接纳袁术,那肯定是要打个问号的。
由此可见,在二人都没啥实力的时候,二者虽然因互相嫉妒等因素会有所失和,但是存在一起干大事的基础。在二人势力都很强大的时候,二人会倾向于争夺袁氏的领导权和潜在的皇位,在缺乏容人之心和共同巩固袁家势力的理念感召时,必然导向决裂。若袁绍强势而袁术弱势,袁绍不会去狠狠欺负这位兄弟,但也不会让他获得足够的地位和实力,给个闲职的可能性比较大。若袁术强势而袁绍弱势,那袁绍肯定会被袁术压得死死的,也没有合作空间。
纵观袁绍和袁术之间的经历,他们和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氏家族除了孤立过王敦这样的朝廷叛臣之外,总体上是非常团结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家族利益共同体。反观袁绍和袁术,不大打出手就不错了。如果袁绍和袁术真能摒弃前嫌携手争雄,那可真没曹操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