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面马超是一个武艺高强、勇冠群雄的战将。作为刘备阵营里面的“五虎上将”之一,他曾经令曹操割须断袍,他与许褚、张飞的恶战更是《三国演义》中描写最精彩也最动人心魄的打斗场面。但是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马超的形象、事迹与《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马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马儿虽勇,但曹操绝无割须断袍
在《三国演义》里面马超几次精彩的出场都给人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出场是是在第十回马超跟随马腾、韩遂讨伐李傕、郭汜。两军对峙只见“只见一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如流星,虎体熊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
第二次出场是在五十八回,马超为报父仇,发兵讨伐曹操。当曹操看到“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所谓马超之时不禁暗自称奇。而在这场战争当中,曹操更是被杀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此战之后,马超名声大震,以至于后来诸葛亮看到马超之后不禁给出了“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的高度评价。
历史上的马超:有勇而不孝
事实上,真实的马超确实是这么一个骁勇绝伦的武将,这点虽然《三国演义》有一定的拔高,但是基本符合马超的生平。唯独有几个细节是真实的历史是不曾发生过的,最出名的就是曹操的割须断袍当属子虚乌有。最初曹操割须断袍不过是元朝时期的《三国志平话》及元明杂剧中的为烘托出马超骁勇绝伦的艺术描述。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便引用了《三国志平话》里面的这个故事。
很多人认为曹操割须断袍的这个故事成立的最大证据是曹操说的那句“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实际上这句话的最初出处是在《山阳公载记》,据《山阳公载记》载:“初,曹公军在蒲坂,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于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于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可见曹操并非因为被马超打得割须断袍才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而是被马超的计策给吓到了才说出这句话。
真实的灭门惨案,为保全自己,不顾一家老小安危
在《三国演义》里面马超除了被塑造成一个骁勇善战的猛将之外,同时也被塑造成一个忠臣义士孝子。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马超之所以发兵讨伐曹操,是因为父亲及其兄弟、族人被曹操杀害。为报家仇,马超才联合了韩遂出兵伐曹。
但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正是马超一时的鲁莽,发兵反曹,才导致曹操杀死马腾一家。据《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记载:“十六年三月,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张鲁,使征西将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繇会。仓曹属高柔谏曰:‘大兵西出,韩遂、马超疑为袭己,必相扇动。宜先召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由此可见当时,马超等人因为对曹军的行踪误判以为曹操是来攻打自己的,便主动出击攻打曹操。
可是马超却“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在早之前就已经投靠了曹操。在《三国演义》马腾是奉诏入京,后来参与了暗杀曹操的计划而被诛杀的。但是真实的马腾是因为与韩遂不合,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凉的地位,主动请求“还京畿”以此获取朝廷的支持,曹操此时面对马腾的投怀送抱也乐于接受。以汉献帝的名义授予马腾卫尉,拜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就连马超的弟弟马休、马铁也被加官进爵,马氏一家只剩马超一个没有入京,其余族人都入京为官。
在建安十六年,曹操进攻汉中,马超、韩遂二人误以为曹操是来攻打西凉,便先下手为强攻打曹军。后来曹操亲自出征,击败了马超、韩遂。第二年回京之后,才处决了在京的马腾一家。《三国演义》为了衬托马超的忠孝,颠倒了马腾被杀的时间,为马超攻打曹操制造了一个正义的理由。事实上,关于马超与曹操的这场战争更多的是一场军阀割据之间争地盘的战争。为了争夺地盘,马超竟然不顾在曹操手中的父亲、族人的安危,这样的马超配不起忠孝仁义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