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最后一个崇祯皇帝,很多人都会给予无限的同情。因为这位皇帝年纪轻轻就解决了魏忠贤这个祸国殃民的太监,把权力收归自己。随后,他勤于政事,“奋发有为”,结果是明朝最终灭亡在了他的手中。最后,他说他自己不是亡国之君,他的臣子都是亡国之臣。确实,他无法想得通,像他这样的“勤政爱民,奋发有为”的皇帝,怎么会最终无力回天,国家覆亡。于是,他把原因归结于他人,拒绝自己负责。
唐昭宗李晔奋发有为却成亡国之君
在这位崇祯皇帝之前,其实还有一位跟他一样“奋发有为”的亡国之君,他就是唐昭宗。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六日,他的哥哥僖宗崩于武德殿,原本大臣都希望他的一个年龄长而且有才能的兄弟吉王继位。然而,当时的唐朝禁军掌握在太监手中,太监主导了唐朝的政治。于是,他被太监拥立为皇太弟监国,改名李敏。三月八日即位,又改名李晔,时年16岁。
这个时候他接手的唐朝是这样的。黄巢起义基本上被各路藩镇击破,收复长安。然而,唐朝已经名存实亡,中央对于全国藩镇都失去了控制力,中央仅仅能够控制首都附近等少数地方。由于他本人是太监拥立的,当时以杨复恭为首的太监把持朝政,对皇帝本身时刻形成威胁。唐昭宗知道他的祖上有被太监杀死的,比如唐宪宗,唐敬宗。包括他的哥哥唐僖宗在位的时候也是对于太监无可奈何,只能独自流泪。在当时,太监掌握禁军,皇帝的废立、生杀都掌握在太监手中,从而成为一个非常紧迫与严重的问题。唐昭宗在当藩王的时候明白这一点,即位之后就想杀掉这些太监,想挽救唐朝濒临灭亡的命运。
攻打李克用是失败的开始
于是,他开始勤于政事,想奋发有为。他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发兵攻打山西北部节度使的沙陀将领李克用。由于当时中央没有了控制力,各路藩镇都成了土皇帝、军阀,他们都想互相兼并,本来当时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当李克用攻打云州今内蒙古托克托附近,朱温也叫全忠也在攻打今天山东、江苏等地,其他各地藩镇互相打打杀杀也不少。由于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朱全忠在与李克用宴会上想暗杀李克用,没有得逞,从而这两个哥们就接下了梁子。于是,朱全忠就上表希望中央与自己一起攻打李克用。说到底,朱全忠因为与李克用结下梁子,害怕李克用强大,希望消灭对手,兼并土地。
由于中央对地方失去控制力,各地都有兼并,李克用的行为跟大家一样,原本就没有什么特殊。不过,李克用是少数民族,有人对他有意见。即便如此,唐昭宗也知道,李克用父子为了平息黄巢起义是立过大功的,现在这么去讨伐也是不厚道的。不过,当时的两位宰相一致同意,在朝中其他大多数官员的反对下,唐昭宗还是同意了。于是,唐昭宗这一步就犯了非常明显的错误。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且不说,攻打李克用属于中央被朱全忠利用,或者说李克用功劳不小,中央出师无名。就以当时唐昭宗所处的形势来看,这是很不应该的。因为唐朝刚刚平息黄巢起义,收复长安,本身中央就没有安定下来。对于唐昭宗来说,最为性命攸关的是身边太监的威胁,这个威胁没有解除就去远距离解决藩镇问题显然是秩序有误。从当时唐朝掌握的中央军来说,本身被黄巢起义打垮,连首都都丢了,剩下的军队没有什么士气。新招募的军队都是没有上过战场。而他们要面对的对手是非常彪悍而且是百战余生的沙陀这个游牧民族部队。显然实力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虽然有朱全忠的部队,但是,事实上中央是掉不动,根本无法形成好的战役配合。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这个战争是没有胜算,而且不是最紧要的问题。
但是,唐昭宗轻信了两位宰相,在关键时候丧失了自己的主见。最后对于李克用的结果是,中央军差不多全军覆灭。朱全忠也是虎头蛇尾,一看形势不对,率先撤退了,中央军根本无可奈何。最后,唐昭宗不得不恢复李克用的官职,罢免宰相。经过这一战,原本已经虚弱的唐朝中央政府,更是一蹶不振。
解决太监问题明显幼稚
接下来,唐昭宗想解决太监问题。可惜也同样犯了错误。当时以杨复恭为首的太监把持了朝政,依靠他的众多养子统帅禁军与出任地方节度使。杨复恭由此特别嚣张,有一次居然乘着轿子直接上了大殿,来到皇帝身边。身边的大臣说杨复恭想造反,不然不会养这么多的养子。杨复恭狡辩说是为了多些人为国出力。这个时候年轻气盛的皇帝就诘问杨复恭,既然为了国家,这些养子为什么不跟我皇帝姓李,而跟着他姓杨。杨复恭虽然一时无语,但是,这么一来,这个太监就知道皇帝对他的态度了。唐昭宗显然不应该这么草率的打草惊蛇,让这个太监对他提防起来。这一点上,明朝的崇祯皇帝就做得比他好,兵不血刃就解决了魏忠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慢慢解除太监的势力。
后面,杨复恭嚣张到了什么程度。皇帝的舅舅想当节度使,他不同意,跟皇帝的舅舅吵起来,居然把皇帝的舅舅给杀了。最终,皇帝恨死了这个太监,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起来。
为了对抗这个太监,唐昭宗不断给这个太监的一个养子李顺节提高官位,想借助李顺节掌管一部分禁军来对抗杨复恭。后来李顺节果然就把杨复恭的一些阴谋告诉了皇帝,唐昭宗就决定让杨复恭去凤翔当监军。结果杨复恭不肯,请求皇帝让他退休,结果皇帝居然答应了。唐昭宗原本应该坚决让杨复恭去凤翔或者应该囚禁他的,唐昭宗居然没有防备杨复恭会反叛。于是,杨复恭等宣读皇帝的使臣一走,杨复恭就派人刺杀了使臣,决意反叛,于是,杨复恭就逃到他一个任节度使的养子那里,公然对抗朝廷。
结果,朝廷对他无可奈何。可见,唐昭宗在处理太监问题时还是很幼稚的。好在毕竟这个作恶多端的太监出逃了,对于皇帝的直接威胁有所减轻。后来李顺节开始嚣张起来,唐昭宗又诱杀了李顺节。于是,太监势力受到了一定压制,皇帝这才开始掌握朝政。
轻易讨伐李茂贞
为了防止将领反叛,也为了抑制宦官势力,唐昭宗决定让自己的兄弟掌握军队。这个时候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想借机讨伐杨复恭,以便扩大自己的地盘。他上书皇帝,唐昭宗就否决了。不过,李茂贞这个时候并没有把皇帝放在眼中,上书明指责皇帝,唐昭宗不得已又同意了他的行动。再到后来,李茂贞更加狂妄,经常指责皇帝,唐昭宗忍无可忍就决定讨伐李茂贞。这个时候,唐昭宗再次犯了明显的错误。
当时唐朝中央军在他兄弟潭王领导下才三万人,而且都是临时招来的,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李茂贞本身就要三万精锐部队,加上他与邻近的藩镇勾结起来,势力大大超过了唐朝中央军。不仅仅如此,朝中大臣在皇帝日渐弱势的情况下,为了自保都暗中与各地藩镇勾结起来,于是,唐昭宗的想法与决定很快就会传到李茂贞等藩镇耳中。在此情况下,唐昭宗不听其他大臣的劝告,执意讨伐李茂贞。结果是李茂贞组织了六万联军,把唐朝中央军打得溃不成军。从这个时候开始,唐朝中央本身已经没有什么防护能力了。由此可见,唐昭宗的失误也是很明显的。这种缺乏胜算的战争根本是不能打的。
不应该留下叛军李茂贞
尽管后面李茂贞害怕其他藩镇干预,一时还比较克制。到了后来,李茂贞与一些藩镇因为皇帝没有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就率军进入长安,联手威胁皇帝。山西李克用听说藩镇劫持皇帝,就带兵进入关中杀了一个藩镇将领,使得唐昭宗返回长安。李克用本想乘机消灭反叛的李茂贞,唐昭宗害怕李克用势力过大,不允许,李克用只得退回山西。当李克用进入关中的时候,李茂贞一看打不过,就对皇帝表示敬畏,李克用一走,又不把皇帝放在眼中。很明显,对于李茂贞这样明显举兵反叛的势力本应该彻底消除的,唐昭宗却没有远虑,过于担忧李克用而放虎归山,以至于后来李茂贞能够再次劫持皇帝。事实上,即使李克用消灭了李茂贞,关中还有其他藩镇,不会导致李克用势力过大不可控制。而且李克用之前平息黄巢起义就已经表现了对于唐朝中央的敬畏,不应该过于猜忌。这就是唐昭宗又一个大失误。
返回长安的皇帝又招募了几万人组成中央军,让藩王带领。这个时候李茂贞借口藩王领兵有危害他的意图又举兵进攻长安。唐朝中央军与李茂贞部队交战被打败了,唐昭宗只得再次出走长安。唐昭宗这次主动向李克用告急,随后李克用率兵入援。李茂贞一看李克用又来了,知道自己打不赢,就向皇帝请罪。唐昭宗居然又答应了,也没有让李克用去消灭他。很显然,唐昭宗再次犯了之前一样的错误,吃了苦头依然没有吸取教训。
不应该停止藩王领军
这个时候,藩镇将领韩建污蔑皇帝的兄弟,八位藩王有谋反的企图,请求皇帝让这些藩王不要在领兵,让这些藩王去学习诗书。皇帝出于某些考虑不得已罢免了藩王的统兵权,并把召集来的士兵解散了。从此,皇帝身边没有自己的军队了。在此之后,韩建再次污蔑藩王谋反,自作主张就把这些藩王都杀了。
刚愎自用 残杀忠臣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唐昭宗当了皇帝好几年了,国家形势没有明显改善,反而恶化了。有一位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的官员张道古就上书皇帝,认为皇帝换了很多宰相,这些宰相大多是奸邪小人。皇帝不听,居然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原本给皇帝提意见是他的工作,皇帝不听就算了,居然杀人。以后没有人敢给他提意见了。
随后,皇帝任命了一位叫王搏的人当宰相,此人明达事理,有大度,当时被人称为良相。当时大臣与太监一直都明争暗斗,也就是所谓的党争。唐昭宗本人很恨太监,一直与大臣商量想进一步削弱太监势力。而王博认为,皇帝已经基本掌握了朝政,不应该这么急着去除太监,担心太监借助藩镇的势力再出来大的乱子。于是,王博主张皇帝应该公正无私,慢慢去除太监势力。于是,其他一些与皇帝密谋的大臣就污蔑宰相与太监勾结。唐昭宗听信谗言,把王博流放地方上去了。
用人不当促使政变产生
当时两位宰相崔胤与王博,崔胤是极力主张铲除太监的,也是与皇帝密谋的大臣带头人。王博去后,崔胤为首的大臣与太监的斗争更加激化,从而导致太监发动了政变。
由于太监都知道了皇帝对于他们的态度,以崔胤为首的大臣又不断找他们的不是。太监们感到皇帝要消灭他们,于是,铤而走险发动了政变。太监们把皇帝与皇后幽禁在少阳院,以刘季述为首的大臣当面数落皇帝的不是。太监们拥立太子即位。太监们杀了与皇帝关系好的大臣,估计考虑到崔胤与朱全忠关系很好,一时没有动宰相崔胤,于是,崔胤给朱全忠密信,让朱全忠到首都杀太监,让皇帝复位。于是,朱全忠就派了大将带领一支军队去长安。
与此同时,崔胤劝说太监之一的神策军指挥使孙昭德带兵平叛。孙德昭虽然是太监,也看不惯其他太监的做法,一直愤愤不平。崔胤借机劝说孙德昭平叛。于是,孙德昭就很快带领禁军闯进宫廷,杀了二十多个太监,使得唐昭宗得以复位。
没有趁机解除太监领禁军的权力
唐昭宗复位后,宰相崔胤劝说皇帝趁此良机解除太监统领禁军的权力。在崔胤看来,皇帝复位,杀了一批太监,太监势力受到了打压。太监孙德昭又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借此机会解除全部太监统领禁军的权力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太监问题。结果,唐昭宗并没有采纳,而是继续信任太监,让太监继续统领禁军。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大臣与太监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崔胤也担心后面有太监报复,从而使得大臣与太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起来。按道理,唐昭宗一直痛恨太监,为什么没有解除太监军权?可能皇帝只是痛恨某些具体的太监,自己本身也是太监努力复位的,没有认识到太监领军这个制度的危害。从而使得太监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没有抑制大臣与太监之间的争斗
由于崔胤看到皇帝没有解除太监的兵权,皇帝又提拔了一些新的太监统领禁军。崔胤担心太监报复,这些新太监继续与大臣争权夺利。在这种情况下,崔胤密劝朱全忠带兵到长安来,试图借助外边来解决太监问题。这就有点汉末何进招外兵来解决太监问题一样。
太监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布了很多局,偷听到了崔胤这些大臣的密谋。他们害怕朱全忠,听说朱全忠带兵来了。他们就劫持皇帝出长安,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太监试图依靠李茂贞来对抗朱全忠。于是,太监劫持皇帝撇下大臣跑到了李茂贞那里。朱全忠到了长安,就继续领兵去跟太监斗。于是,朱全忠就领军打败了李茂贞,把凤翔城围了起来。李茂贞一看打了几次都打不赢朱全忠,自己有被灭的危险。于是,李茂贞暗中开始与朱全忠讲和。李茂贞知道朱全忠打着铲除太监的旗号,决定杀死太监作为讲和的条件,与朱全忠和解。随后,李茂贞杀了这些劫持皇帝的太监与朱全忠讲和。由于太监暗中招来其他藩镇的节度使兵马,试图从后面攻打朱全忠。朱全忠也就很迅速与李茂贞和解,带着皇帝返回长安。
藩镇灭唐
朱全忠带着皇帝返回长安,朱全忠在崔胤劝说下,大肆屠杀太监,宫廷成人太监都被杀干净了,仅仅留下几十个没有成年的太监。崔胤掌握了唐朝的禁军。有了军队在手,崔胤就嚣张起来,大肆排斥异己,把持朝政。皇帝想任用几个宰相分分他的权力,居然被他借助朱全忠顶回去了。朱全忠考虑到关东事多,留下自己的亲信与一大批军队,自己就返回洛阳了。
这个时候,崔胤与朱全忠的矛盾凸显出来。一开始崔胤想借助朱全忠消灭太监,现在太监消灭了。崔胤把持了朝政,他不希望朱全忠过多干预朝廷政事。朱全忠想彻底控制皇帝,好取而代之。于是,他们两开始明争暗斗。最终朱全忠命令他留在长安的亲信与部队杀了崔胤,毁了长安宫殿,把皇帝劫持到洛阳。
到了洛阳的唐昭宗由此就过上了囚禁的生活,身边的人都被替换成为朱全忠的人。当朱全忠发现唐昭宗密信给其他藩镇来解救他的时候,就加快了灭唐的步伐。于是,唐昭宗就被杀了,唐朝也就是宣告了亡国。尽管后面还有他的儿子当了傀儡一段时间,实际上,他的儿子很小,而且很快被杀了。就这样,藩镇灭亡了唐朝。
结束语
纵观唐昭宗一生,16岁年纪轻轻即位,当了十多年的皇帝,时间不可谓不长。然而,一开始,他就犯了错误。到了后面是错误越来越多。尽管他想奋发有为,而且采取了一些所谓的奋发有为的措施,结果是适得其反,加速了唐朝彻底灭亡。他在位十多年时间,宰相走马换灯似得,跟后来的崇祯皇帝有的一拼。他原本可以通过先慢慢劫持身边太监的威胁,然后训练军队,任用良将徐图复兴。但是,由于操之过急,秩序有误,最终局势越变越坏,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沦为孤家寡人,被藩镇消灭。这是很可悲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并不是想奋发有为就能够真正奋发有为的。一个人不仅仅应该有奋发有为的主观态度,更应该有奋发有为的方法、步骤、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奋发有为的结果。否则,不注意方法、途径与技巧,乱奋发有为一通只能一败涂地。崇祯皇帝没有机会看到这一点,重蹈覆辙,这也是历史可悲的地方,后来人不可不从中吸取教训。(纵论天下微信公众号-独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