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真相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公元191年春,孙坚领兵攻入洛阳。

当孙坚看到被董卓焚毁的帝都时,大为感伤,于是命人打扫皇帝宗庙,祠以太牢。所谓太牢,简单讲就是以三牲来祭祀,虽然祭祀在古时为头等大事,但说法确实不一,比如这三牲,有说是猪牛羊,也有说是马牛羊,或许因朝代、地域、天时等的不同吧。

正所谓好人有好报,上天回馈给孙坚的,便是传国玉玺。我想,恐怕时人大多如此认为。

那么,孙坚所得,是真的传国玉玺吗?有哪些特征?它在流传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意外?咱们就这些问题,简单地聊一聊。

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真相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真相

一、孙坚的玉玺

孙坚得玉玺的过程,有点玄:

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吴书》

这段记载,写得好像《搜神记》,如果真的有“五色气”,那么从张让作乱到孙坚入京,时隔一年多,藏不住啊。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因为“甄官井”这个地方有些特殊。

甄者,指制陶的工人,顾名思义,甄官主掌陶土之事。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被丢入井中的陶土焚烧未尽,出现异光呢?如果再开一下脑洞,会不会有甄者在井中工作,刚好怀有玉玺呢?嗯……这第二种,恐怕电视剧都敢这样拍……

裴松之先生认为,《吴书》的编撰者韦曜等人,本想抬高孙坚,说他有帝王之相,却反而弄巧成拙,孙坚为人忠烈,私藏玉玺即为不臣。

我非常认同裴先生的观点,但只是前半句,因为忠臣必须藏匿玉玺,当时汉朝处于何等状态?将玉玺上交,最终会落在何人手里?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藏玺的人都是忠臣。

至于前半句,我认为吴人确实多此一举。

首先,帝王之相,没必要用玉玺这么明显的象征来开玩笑。曹丕称帝前,有黄龙现于谯,这就是帝王之相啊。吴人曾说,孙坚出生前,他的母亲梦到肠子出绕吴昌门,连邻家大妈都说是吉兆,这便足矣。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昌门,如果您不知道,也希望别往歪处想,它不是那个“娼”。昌门,或者叫吴昌门,本叫阊门,也叫破楚门,是后来由春申君将名字改作昌门,其在吴地非常有名。

其次,早在西汉便证明了玉玺的不祥,以不祥之物比喻吉祥之兆,这种操作好似邻家的热心大妈,而且从孙坚的下场来看,帝王之相并没有让其成就帝王,那么“五色气”之说,徒增笑料罢了。

以上这些,说起来都不甚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一句: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既然有了如此明显的特征,那么咱们就来辨一辨真假吧。

二、真正的玉玺

如果记载无误,那么孙坚所得,大概率是真的,最起码是汉朝传下来的那一枚,而这枚玉玺,却未必是最初的和氏璧。

由于玉的种类繁多,而且传国玉玺如今已经丢失,咱们无法得知最初的传国玉玺到底是个啥,索性就认为它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那一枚和氏璧吧。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后,曾命人将和氏璧雕刻成玉玺,当时的丞相李斯,以篆书,于其上刻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和孙坚所得,文字相符。

但是,在公元前219年,嬴政乘舟过洞庭湖时,遭遇风浪,这货竟然将玉玺抛入湖中,认为以此能够祭河神,结果他确实活了下来,可玉玺却沉入了湖底。

八年之后,有使者夜过华阴平舒道,一人持璧拦使者,说“为我遗滈池君”,据鉴定,确实是当初的玉玺。那么问题就大了,以当时的条件,在洞庭湖中寻得玉玺的难度有多大?不说海底捞针,湖里捞玉玺恐怕也是没啥可能吧,拦使者之人,水性得多好才能办到?

所以,这就出现了两种可能性:

其一,就是这么神奇,“匠人精神”支持着“潜水冠军”,他知道嬴政丢玉玺的大概位置,然后成功捞了上来。

其二,玉玺是假的,或者说已经不是当初那一块了。首先,刻字并不难,其次,篆书是可以仿造的,再次,虽然以当时的技术,没办法刻出一模一样的玉玺,但八年的时间找到一块类似的玉,还是有可能的,只是这样做有风险,因为鉴定者为嬴政本人,他看得出来吗?

既然嬴政确认为真,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又有两种可能,一是嬴政看走了眼,二是他以“圣物重归”来蛊惑众人,天子所选,终归天子。

我个人认为后者可能性比较大,否则献玺之人何以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呢?或许从头至尾都是嬴政的把戏,从湖里捞出来的,或者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的这枚玉玺,根本不是最初的那一枚。

无论真相如何,对统治者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随着嬴政故去、子婴献玺,刘邦便将其作为传国玉玺,世代流传。

但是,在《应氏汉官》、《皇甫世纪》中,却说刘邦所持玉玺,其上八个字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对此,裴松之先生认为“且康”二字为错,我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裴先生曾为东晋官吏,且所处时代玉玺尚在,应当不会搞错。

那么,从汉开国,到裴松之的时代,玉玺是否发生过意外呢?当然有。

三、两汉的玉玺

西汉末年,被某些小说看多了的朋友誉为穿越鼻祖的王莽,派堂弟王舜向八十岁的姑姑王政君索要玉玺,王政君是汉成帝刘骜的生母,虽然当时平帝已死,但王政君名义上依旧为太皇太后。

王老太太脾气大,眼见不给不行,便一边骂着,一边将玉玺砸在地上,导致螭角被摔碎。王莽无奈,只得命人以金补之,也正因如此,玉玺才有了最明显的特征。

上文说“早在西汉便证明了玉玺的不祥”,源自王老太太的一句话:“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自此,玉玺便被下了“咒”。

随着王莽兵败被杀,公宾得到了传国玉玺,并将它献给了刘玄。公元25年,赤眉军杀刘玄而立刘盆子。再到后来,已经称帝的刘秀,接受了十几万赤眉军的请降,同时得到了他九世祖刘邦传下来的传国玉玺。

虽然东汉皇室经历了重重磨难,但玉玺没有再次受损,直到张让出逃,玉玺丢失。

也就是说,截止孙坚之前,玉玺的真假没有太多疑点,而且至少有两大明显特征,即“金镶螭角”和“正刻八字”,这与孙坚所得完全吻合。

孙坚私藏玉玺,也有一说是将其送给了吴夫人当生日礼物,这就过分了。

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山阳公载记》

后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我这里就简述一下大致过程吧:

袁术死后,徐璆将玉玺带往许县。公元265年末,司马炎称帝,同时得到玉玺。五胡乱华期间,玉玺多次易主,最终被篡灭后赵的冉闵所得。公元352年五月,冉魏将领蒋干在危难之时向东晋求援,东晋濮阳太守戴施趁机骗取玉玺回晋,直到南朝。

再往后的故事,才是玉玺真正经历磨难的时刻,或许,传国玉玺随后唐末帝李从珂的自焚而毁,亦或许,当金兵攻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之后,玉玺被金人玩丢了,总之,玉玺消失不止一两次。最终,这枚传国玉玺再也没有现世,当然,赝品还是很多的。

好啦,咱们最后做个总结:孙坚所得玉玺,大概率是两汉时期的传国玉玺,至于是不是最初秦王嬴政所得的那枚,不一定。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孙坚 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