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讲,魏明帝曹叡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不论在用人上,还是军事上,曹叡都有其独到之处。他在位期间,平定孟达叛乱,平定辽东叛乱,多次抵御蜀汉、东吴的进攻,尽管曹魏国内仍有很多问题,曹叡也曾经大兴土木,但在整体上较为平稳,曹叡的功绩毋庸置疑。
在重大决策面前,曹叡时常可以做出正确决断,群臣都对其军事谋略十分佩服,与此同时,曹叡知人善任,能接受大臣劝谏,即便他不能接受,也不会滥杀官员。对比大多数守成之君,曹叡的功绩足以名列前茅。
然而,如此英明睿智的曹叡,却在临终托孤问题上犯了难,当时养子曹芳年仅八岁,要想稳固曹氏江山,辅政大臣是必须要有的。可是,在定立人选的时候,曹叡多次修改,许久才定下曹爽和司马懿,那么为何曹叡在托孤问题上摇摆不定?
魏明帝曹叡一生精明,为何在托孤的问题上摇摆不定?
曹氏宗亲能力不足
史料记载“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
曹丕去世前,将曹叡托付给了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曹真、曹休都是曹氏宗族子弟,对国家忠心耿耿,且能力出众,善于统兵作战,立下过赫赫战功,陈群身为文臣,德高望重,而司马懿能力出众,也是辅政的不二人选。
曹丕如此安排,主要也是为了相互制衡,不希望任何一方权力过大,而且曹叡十分争气,能够纵览全局、运筹帷幄。
到了曹叡托孤的时候,情况变了,曹休、曹真、陈群已经去世,曹氏宗室子弟才能相对平庸,这就让他犯了难。
起初,曹叡定了五个人,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曹叡年少的时候跟曹宇关系最好,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夏侯献是夏侯氏子弟。
总体来讲,基本都是曹氏宗族,曹叡为何要用这么多曹氏子弟?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能力不足,如果宗室内有曹休、曹真那样的人才,他也不会这样做。
在曹叡想来,顾命大臣中都是曹氏宗族,纵使出了问题,最起码可以保证肉烂在锅里,不会被外人抢走。
五人中,跟曹叡关系最好,最受曹叡信任的就是曹宇,所以任命其为大将军,是辅政大臣中的一号人物,可是,曹宇却不敢接受,连连请辞。
虽说曹宇是受到刘放、孙资的影响,但多次请辞的做法,足以看出其底气不足、能力欠缺。
此后,曹叡命曹爽为托孤大臣,曹爽紧张得汗流浃背,话都说不清,由此可见,曹爽的心理素质也十分堪忧。
按照正常流程,既然曹叡立下了托孤大臣,那么作为顾命大臣就应该坦然接受,再表一表忠心,最起码大面上过得去,可曹宇的表现让曹叡大失所望,而曹爽他是不得不选。
一定程度上说,排除他人干扰,之所以曹叡对托孤人选摇摆不定,主要是因为这几个人才能较为平庸。
刘放、孙资从中作梗,且有篡改遗诏的嫌疑
在帝王临死的这段时间内,往往都出现搅局之人,因为这些人明白,这是博取利益、断绝风险的最佳时间。
如果他是皇帝近臣,还跟太子不睦,那么他会想方设法重新立一个接班人,而如果此人跟顾命大臣有仇,那么,他就会千方百计换掉顾命大臣。
刘放、孙资就是曹叡的两位近臣,如果没有他们俩从中作梗,或许司马懿就难以发迹了。
曹丕在位的时候,刘放就担任中书监,孙资担任中书令,两人掌控朝廷机要,而且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如此,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仍旧重用两人。
由于刘放、孙资权力过大,因此引起朝臣不满,中护军蒋济曾经上奏,劝说曹叡要注意两人,谨防两人专权谋私,可是曹叡并没有理会。
待曹叡病重在床,刘放、孙资打起了小算盘。五位顾命大臣中的夏侯献、曹肇对刘放、孙资极为不满,曾经放出话去:“看他们还能活几天!”
换言之,如果按照曹叡最初的名单任用,刘放、孙资必定会遭殃,所以,为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刘放、孙资必须要想方设法换掉顾命大臣。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曹氏子弟中,最少要有一人担任顾命大臣,为此,两人马上进宫面见曹叡,劝说曹叡改立辅政大臣为曹爽。
一方面是按照先帝遗诏,藩王不得辅政,而曹宇领兵在外,这话还算合乎情理,其二,两人说曹肇、秦朗等人与宫女打情骂俏,这一点让曹叡十分恼怒。
于是乎,五人的队伍也就剩下曹爽和夏侯献了,随即两人推荐曹爽任顾命大臣,只有一个人当然不合适,随即两人又搬出了军功赫赫的司马懿,作为权力的平衡点。
史料记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
为了将诏令板上钉钉,刘放劝说曹叡将诏令落实在书面上,曹叡无力执笔,刘放就握着皇帝的手,写下了遗诏。
这种让臣子扶着手写遗诏的情况,在历史上十分罕见,所以,我们推测,当时的曹叡已经是濒死状态,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份遗诏也有可能是刘放篡改的。
拿到诏书后,刘放马上对群臣大声道:“曹宇等人被免除职务,不能在宫中停留。”
曹叡没有提前确定好,加之病情加剧
曹叡不是个首鼠两端、犹豫不决的人,在曹叡决定征伐辽东之时,很多大臣表示反对,他仍力挺司马懿,最终扫平了辽东。
公元230年,曹真率兵出子午谷伐蜀,路上遭遇大雨,栈道被摧毁,在大臣的建议下,曹叡下令曹真撤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诚然,曹叡做决策从来不拖泥带水,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有着深思熟虑。而到了他卧床的这段时间,曹叡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在这段时间,不论旁人说什么,他都点头同意。
于是,我们推测,当时曹叡的病情很严重,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思维和判断力,以至于出现此种情况。
除此之外,曹叡在病重之前,并没有仔细考虑托孤人选,也没有将其落实下来,所以,在决定的时候,出现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的状况。
不论多厉害的帝王,拥有多大的权力,他的生命总会走到尽头,而一旦到了弥留之际,很多时候就由不得你做主了,百密终归会有那么一疏,或许选择曹爽和司马懿,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曹叡也只能如此,这大概就是当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