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高平陵之变后,忠于曹魏的势力多次反扑,为何都没有成功?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前,大将军曹爽执掌曹魏大权,司马懿则被压制了十年之久。但是,在诛杀曹爽势力后,司马懿夺取了曹魏的大权,并架空了曹魏皇帝曹芳。

而这一局面,无疑和当年曹操挟持汉献帝刘协的情况比较类似。当然,如同东汉末年,忠于汉献帝的势力曾试图反击曹操一样,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家族也遭遇了忠于曹魏势力的反扑。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夺权后,忠于曹魏的势力几次反扑,为何却无一成功呢?

高平陵之变后,忠于曹魏的势力多次反扑,为何都没有成功?高平陵之变后,忠于曹魏的势力多次反扑,为何都没有成功?

忠于曹魏的势力几次反扑,主要体现在“淮南三叛”上。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篡夺曹魏大权,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不过,曹魏后期的这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王凌之叛(251年四月)

高平陵之变后,王淩与外甥令狐愚不愿意司马懿继续篡夺大权,意图废曹芳而改立楚王曹彪,令狐愚更派部将张式联络曹彪。嘉平三年(251年),王凌正式起兵。对此,司马懿亲自率军征讨,王淩自知不敌,于是投降。但后来王淩自知他不久一定会被诛杀,于是在被押解到洛阳的途中自杀。在平定这场叛乱后,司马懿病重,于公元251年病逝。

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举兵讨伐司马师,并进兵项城,此为毌丘俭文钦之叛。面对毌丘俭、文钦等人的叛乱,司马师自己亲自率军讨伐,并派遣荆州刺史王基率兵与叛军对抗,抢先占领南顿。及后诸葛诞、胡遵和邓艾都领军与司马师会合。最终,毌丘俭兵败被杀,文钦则逃到东吴。

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不过,其一直在曹魏为官。甘露二年(257)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并联合东吴,攻掠淮河南北郡县。司马昭督军26万征讨。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兵败被杀。在淮南三叛中,诸葛诞之叛可以说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此战,诸葛诞聚集了15万大军。不过,司马昭则调集了26万大军,从而成功平定了这场叛乱,并完成了对忠于曹魏将领的清除。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高平陵之变后,忠于曹魏的势力几次反扑,结果却相继失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司马懿父子能力一流,是其可以平定叛乱的重要原因。对于淮南三叛来说,分别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所平定。就司马懿来说,一生南征北战,连诸葛亮都无可奈何,现在对付王凌等忠于曹魏的势力,自然是非常轻松的。至于司马师、司马昭,经过高平陵之变的洗礼,加上司马懿多年的悉心培养,同样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流人才。

比如司马昭在面对诸葛诞的时候,先解决支援的东吴,再通过围困寿春,不断招降等手段,从而成功解决了诸葛诞。至于司马昭之后发动的魏灭蜀之战,也显示其在调兵遣将上的布局能力。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如果司马懿父子能力平庸,自然无法鸠占鹊巢,更不会成功抵挡曹魏势力的多次反扑。

最后,另一方面,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中,举兵的都不是曹氏或者夏侯氏的将领。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在高平陵之变后,面对司马懿父子的步步紧逼,曹氏和夏侯氏反而不敢放手一搏。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淮南三叛的时候,如果有曹魏宗室遥相呼应,无疑可以壮大声势,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王凌、毌丘俭文钦、诸葛诞等人孤掌难鸣。当然,这也是因为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渊夏侯惇等老将去世后,曹氏和夏侯氏人才质量的下降所致,比如曹爽、夏侯玄等人,根本缺乏和司马懿家族较量的底气。

直到嘉平五年(254年),曹魏宗室才出现一位不惧怕司马氏的少年,也即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五年(260年),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二十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曹爽、夏侯玄拥有曹髦的勇气,高平陵之变的走向无疑会发生改变。而等到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的时候,手握重兵的武将中,已经没有忠于曹魏的了,所以曹髦被杀后,司马昭可以有惊无险的度过危机,并由他的儿子司马炎来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朝。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高平陵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