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实在是太厉害了,防完了蜀国防吴国,防完了吴国打吴国,打了吴国不算完,还要在魏吴边境屯田备战,为日后一举吞并吴国做准备。司马懿这头的威风啊,也是不得已,功劳明明白白摆在哪里,就算想低调他也低调不起来啊,这就让曹爽十分的不爽。
曹爽西征蜀国惨败而归,尽显草包本色
曹爽手底下还是养了一批人的,他们纷纷给老大献计献策,你看司马懿为什么那么威风,无非就是打了几次胜仗,现在魏国是兵强马壮,想跟谁打都能赢,您干脆也出去建功立业一番,至于对手嘛,咱们就不跟司马懿一样了,选蜀国好了。手下人的这番话让曹爽很是受用,对啊,我也是名门之后,还是大将军,他司马懿能做到的事情,我也应该能做到。
就这样,在司马懿南征得胜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44年的春天,曹爽决定要从关中发兵,去讨伐蜀国。听到曹爽要跟蜀国打,司马懿这心里就是一惊,虽然他并不喜欢曹爽,可也不想魏国的军队这么白白的糟蹋掉啊,就极力的进行了一番劝阻,可曹爽哪里会接受司马懿的好心啊,最后在他的授意之下,皇帝曹芳还是批准了这次行军。
如同以往的操作一样,魏军想要攻打蜀国,那首要的进攻对象必须是汉中。此时蜀国驻守汉中的统帅叫王平,您如果对《秦汉三国五百年》前面的内容记忆比较深刻的话,应该会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他就是当年跟马谡一起守街亭的那位,当时马谡兵败被斩,王平因为收拾残兵稳稳后退有功被封为讨寇将军,而后受到重用,现在正是他在据守汉中,对抗魏国。
王平得到了消息,听说魏国大将军曹爽,带领步兵骑兵十万多人来进攻汉中了,前锋部队已经到达了骆谷,距离汉中不太远了。当时蜀国在汉中的驻军,还不到三万人,听到魏军来攻打的消息,很多人都慌了,他们有的人向王平建议,魏军来的人太多了,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抵挡住的,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我们应该放弃眼前的阳平关,后退到汉城和乐城,再向朝廷请求增援,那里城池比较坚固,利于防守。虽然暂时让魏军进了汉中,只要我们坚守住汉城和乐城,等最近涪城的援军一到,还能夺回阳平关,把他们赶出去的。
王平摇了摇头,你说的不对,涪城到汉中有一千多里的路程,援兵一时半会不会赶到的,要是中间再出点差错,时间就更没法计算了。如果把魏军放进汉中,那形势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后面不知道会产生多少麻烦,所以阳平关是万万不能拱手相让的。
这样吧,护军刘敏和杜参军带一部分人马守在兴势一带,我统领大军给你们做后援,如果魏军不全力攻打兴势,而是分一部分人去打黄金城,那我就亲自带兵去救援黄金城。只要大家奋勇作战,魏军不会那么容易得手的,只要熬到涪城的援军到来,打退魏军就不是问题了,这才是上上之策。
王平在说出这个战略部署的时候,除了护军刘敏之外,手下没有一个人是赞同的,可王平毕竟是此处的最高军事长官,大家虽然心里别扭,可也只好这么别扭着去执行了。
要说王平啊,还真是有点高估曹爽了,别说分别攻打黄金城,就是魏军主力全力奔兴势来,都是一点便宜没占到,虽然双方的兵力差距很大,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曹爽的指挥之下,魏军的人数优势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他们就在兴势死死的被拦住了。
你说拦住就拦住吧,最少在战斗方面魏军还是不会吃亏,可没过多久,后勤保障出现了问题。应该是这次出发的比较仓促,粮草供应方面没有做好规划,不知道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军需的粮草供应不上了,人就不用说了,就连牛马骡驴都被饿死了一大片。
就在曹爽愁的直抓头发的时候,又迎来了一个坏消息,魏军进攻汉中的消息传到了成都,刘禅派费祎带领人马前来支援,附近涪城的蜀军也赶到了。小小的兴势守军都拿不下,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大队人马,魏军就更不是对手了,曹爽这会也不敢坚持了,毕竟还是保命要紧嘛,他只好下令大军后撤。
就在公元244年的五月,魏国大将军曹爽的西征大军撤退,蜀国军队那是相当的友好,对他们依依不舍,一路悄悄追了过去,打了魏军一个伏击,这次伏击相当的成功,魏军苦战多时才得以逃脱,伤亡十分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