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曹休被周鲂诱骗,率十万大军向皖城进发,虽然随后知道自己是被周鲂给骗了,但是仗着自己兵力较多,曹休仍然坚持继续进兵,并且拒绝等待贾逵的援兵汇合,率大军南下,孤军深入。
与此同时,贾逵那一路军中的前将军满宠上书说:“曹休虽然明智果断但还是缺乏实战经验,这次他的行军路线背靠湖泊,傍依长江,容易进军,却难以退却,这正是战争中容易遭受袭击的地形。如果大军行进到不能占据地形优势的地方,应该严加戒备。”
然而满宠的表章还未得到答复,曹休已经率大军行军到了石亭,而石亭正是陆逊所选定的阻击曹休的战场!在那里陆逊率领着中军和朱桓、全琮的左右两翼共约九万人早已经等待曹休多时了。
石亭之战,贾逵前来救援,却因何反而被曹休弹劾?
眼看曹休大军开到,陆逊通报全军上下一律是人含枚,马衔环,不得发出一丝的声响,以防引起曹军哨探的发现和注意,否则如若有人胆敢违背,那一律军法处置,决不姑息。
这军令如山啊,一时间东吴九万大军全都陷入了沉寂,竟然真的就避开了曹军的侦查。曹休大军于是便放心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全军都进入了休息状态。
等到夜幕降临,曹休军的营寨也逐渐的趋于寂静,到了半夜时分,陆逊一声号令发起夜袭。只见陆逊帐下的传令官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响箭弯弓拉满,向着天空直射而出。耳轮中就听见“吱~~”一声尖锐刺耳的哨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是传出去不知道多远。
随后,东吴方是擂起战鼓,全体东吴官兵纷纷从隐蔽处杀出,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那可是九万人的冲锋啊,那场面就如排山倒海一样,并且伴随着吴军的呼喊声直奔着曹休军大营冲去。
曹休军全军当时正处于休息状态,由于事先没有发现埋伏的吴军,所以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眼见东吴大军骤然出现发起夜袭,都不知道眼前的东吴大军究竟从何而来。难道说是从天而降还是打地里冒出来的?一下子全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有个别反应快的,赶忙向曹休说:“督帅快擂鼓,传令列阵啊。”曹休这才醒过闷儿来,下令擂鼓列阵迎敌,然而那哪里还来得及,阵型还没布好,东吴大军就已经杀到眼前了。只见东吴大军这一个冲锋,就冲入了魏军营寨当中,对着曹魏的士卒是挥刀就砍,挺枪就扎。
仓惶迎战的魏军由于准备不足,与东吴军短兵相接。这么打仗,那能打得过才怪。曹休见营寨被冲垮,魏军陷入不利,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稳住阵脚,慌忙中下令鸣金,率领着全军撤退。
这一撤退,战局就和刘备东征时撤退一样了,曹魏全军簇拥着曹休就像没头的苍蝇一般,沿着来的路途是没命地逃跑。然而就像满宠的表章中所讲述的那样,曹休的行军路线背靠湖泊、旁依大江,在退却时不利于行军,导致曹休军撤军十分缓慢。
而后面的东吴军则是紧追不舍,由于没有能压住阵脚的将领控制局面,魏军根本无心应战,结果彻底陷入崩盘溃败的境地,被斩杀万余人,丢弃军械车马无数。曹休率败军突围到夹石的时候,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全体军队都瞬间陷入了崩溃和绝望当中,因为这里的道路竟然被堆积如山的木柴给截断了!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孙权的左部督朱桓曾经上表给孙权,建议分兵在夹石设置埋伏,以断绝曹休大军的退路,然而大都督陆逊却认为双方兵力相当,而且东吴的兵力还要略少一些,没有多余的兵力分兵在夹石设伏,因此没有采纳朱桓的建议。
然而虽然陆逊反对,而并没有分派另外的军力在夹石设伏,但是孙权却是有些心有不甘,依然按照部将朱桓的建议,只不过是派了一支小分队将此处的退路以木柴堆积来阻断。
曹军士卒眼见前无退路、后有追兵,惶恐之下纷纷丢下兵器、盔甲和辎重四散奔逃,还有不少人还选择了就地投降,此时曹休的人马几乎已经溃不成军,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战败被擒。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贾逵率军赶到了。贾逵怎么来的这么巧?原来贾逵接到命令前去与曹休汇合,曹休因为和贾逵不和,没有等贾逵,选择孤军深入。贾逵的探哨正好回来报告说在东关并没有东吴的军队设置防御,贾逵就明白了,说道:“贼兵在东关没有防备,必定是在皖城集合了全部部队,曹休孤军深入与敌作战,这是作死啊,必定失败。”于是部署各将领水路陆路同时并进,连夜加速前往驰援曹休。
贾逵率军加速行军走出大概二百里的时候,天已大亮,发现并擒获了一个吴国人,这个人说前方曹休大军战败,吴国还派遣士卒阻断了夹石的通路。一听说曹休大军溃败,贾逵部下的将领们有些慌,不知该如何是好,毕竟此次曹休是主力部队,拥大军十万,贾逵这一路的兵马只是协助策应的作用,部队人马并不多,以策应的部队想要救援甚至拯救主力部队的溃败,贾逵的部下们心里没底,因此有的人建议停下来等待司马懿的后继部队汇合,然后再前往救援。
部下的顾虑和建议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贾逵思虑了一下回答说:“曹休作战兵败,撤退又被断绝了道路,进不能战,退不能还,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恐怕都支持不到天黑。敌军因为没有后续部队来维持深入追击,所以追到夹石已经是敌人的极限了。如果现在我们急速进军,出其不意出现,进行救援,这就是兵法中所讲的‘先声夺人,以挫伤敌人的土气’,敌兵看到我军前来援助,一定惊慌退走。假如我们等待后援,错过了战机,到那时敌军已将险路切断,并据险而守,以完成对曹休军的围歼,那就算我们救援的兵力再多又有什么用?”于是催动部队继续水陆并进,并且以更快的速度行军。由于贾逵所率的兵力有限,为了壮大声威,贾逵下令沿途设下许多旌旗,并派人擂起战鼓作为疑兵,让东吴军以为是大部队前来救援。
因此,贾逵的部队这才及时赶到夹石,吴国军队正对曹休的溃兵展开围剿,猛然见斜刺里突然杀出一只魏国军队,声势浩大。吴军以为是魏国救援大军已经来到,有些惊慌,赶忙迅速撤离战场。贾逵随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曹休的军队,这才使得曹休军免于全军覆没。
然而在此之前,曹休就和贾逵不和,两个人之间有矛盾。其实贾逵并没有得罪过曹休。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曹休虽然也是穷苦出身,但是却仗着自己是曹氏宗族,打拼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和地位,多多少少都有依仗曹操和曹丕的关系的因素。然而对于同样是草根出身的穷小子贾逵却一向是瞧不起,毕竟贾逵毫无背景和依靠,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因此在曹休看来,贾逵逆袭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讽刺。
(要说贾逵年轻时那是真穷啊,曾经穷得连裤子都没的穿,一点不夸张的。后来在他小舅子家借宿的时候,穿走了小舅子的裤子)
别看贾逵原先是个这么穷苦的草根,然而后来竟然硬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打拼,积累功勋,一路升迁。而且,贾逵还在曹操病世时,在迎立曹丕即位和稳定大局上立有大功,因此魏文帝曹丕非常感念贾逵的功劳,曾经想授予贾逵符节(授予符节就相当于拥有独立带兵的权力,掌握了一定的兵权,有点封疆大吏统领一方的意思)。
然而当时就由于曹休不忿贾逵,不甘心看到穷小子仅凭自己的努力能逆袭到如此地步,竟然从中作梗,说道:“贾逵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是不可以都督一方的。”曹丕听后心存疑虑,犹豫了,于是就没有授予贾逵符节。
而此次石亭之战,如果没有贾逵的及时救援,曹休肯定全军覆没,贾逵不计前嫌,奋力相救,深受当时人的赞誉。
贾逵这一次可以说是救了曹休一命啊,按理说,曹休对贾逵应该是心怀感激,冰释前嫌才是。哪知道,曹休并没有感念贾逵的援救,反而因为对贾逵成见或者说偏见很深,不但不感激贾逵,反而埋怨贾逵行军太迟,而且拿贾逵当了出气筒,当场呵责贾逵,并以大司马的名义敕令时任豫州刺史的贾逵帮他捡拾弃仗。
贾逵这人性情耿直,见曹休如此无礼,于是直接给怼回去,回答道:“我是为国家担任豫州刺史,不是来此为大司马拾捡弃仗的。”说完便率领本部人马独自离开曹休撤军回去了。随后贾逵与曹休互相上表弹劾对方,魏明帝虽知道贾逵为人正直,所述不虚,但仍然必须倚仗身为宗室重臣的曹休,于是判定二人都没有过错。
当初曹休作为曹丕南下进攻东吴的东路军主帅时那是何等的豪气,想要踏平江南,就算以身殉职也在所不惜,如今却遭此大败。这使得曹休心中是无比煎熬,因此主动向朝廷谢罪。
魏明帝曹叡担心曹休过于自责,便派屯骑校尉杨暨[jì]前往宣旨抚慰,礼节赏赐更加隆重。曹休更是感到惭愧与悔恨交加,结果在背上长了痈[yōng],一病不起。
太和二年秋九月庚子(228年11月8日),曹休病世,谥曰壮侯。他的儿子曹肇承嗣爵位。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魏帝曹芳下诏祭祀已故大司马曹休等二十位魏国功勋卓著的旧臣于太祖曹操的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