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殊荣,所谓“太庙”,指的是历代皇帝的宗庙。如果是与皇帝关系极为亲密,且立下过赫赫功劳的大臣,则有机会被与皇帝一同供奉于太庙中,这便是所谓的“配享”。东汉末年,曹丕建立曹魏政权后,将父亲曹操尊为魏武帝,而当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或是辅佐其治理国家的二十六人则陆续被选入了太庙。
令人不禁诧异的是,在配享曹操太庙的这二十六人中,理所当然般有着曹仁、曹真、曹休等曹氏亲族,也有着夏侯惇、夏侯渊等与曹操关系匪浅的将领。然而,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此吾樊哙”的荀彧、许褚却都没能获得这一殊荣。更加黑色幽默的是,子孙篡夺了曹魏江山的司马懿也得以配享曹操太庙。那么,太庙中的二十六人都有谁呢?
配享曹操太庙的都有谁:曹氏亲族、夏侯兄弟,居然还有司马懿
正如上文所言,配享曹操太庙的大臣中,不少都是出自曹氏,具体而言,包括了曹仁、曹真、曹休、曹洪四人。其中,曹仁乃是曹操的从弟,跟随其接连战胜袁术、陶谦、吕布、刘备、袁绍等强敌,后来作为守城将领先后转战江陵、潼关、樊城。当关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发动北伐,且降于禁、斩庞德时,多亏曹仁死守樊城,才拖延住关羽前进的脚步。曹丕即位后,曹仁官拜大将军、大司马,执掌军权,地位之高、受信任程度不言而喻。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他极其勇猛,甚至曾经射杀猛虎。后来,曹操将精锐部队虎豹骑交给他率领,并带着他参与了汉中之战。曹丕即位后,曹真长期镇守西北,也曾前往江陵与东吴交战,后来曹叡继位,曹真官拜大将军、大司马。在曹真之前,曹休也曾是虎豹骑的统帅,他被曹操当做亲生子对待,曾长期镇守扬州抵抗东吴。曹叡即位后,曹休官拜大司马。
配享曹操太庙的都有谁:曹氏亲族、夏侯兄弟,居然还有司马懿
最后是曹洪,他和曹仁一样都是曹操的从弟。曹操征讨董卓时,曾经因遭遇埋伏而被迫逃窜,途中坐骑还不幸丧命。危急时刻,曹洪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保护着他逃出生天。此后,曹洪不断立下战功,于曹丕即位后官拜骠骑将军。不过,由于和曹丕关系不睦,曹洪一度被贬为庶民,直到曹叡继位,他才官复原职。
除了曹氏亲族,与曹家本是世交的夏侯家有三人得以配享曹操太庙,即夏侯惇、夏侯渊和夏侯尚。夏侯惇、夏侯渊都属于追随曹操最早的一批将领,前者虽战功不多,但忠实坚毅,于是曹丕刚一即位便将其封为大将军;后者战功十分卓著,曾靠着长途奔袭平定西北,后来镇守汉中,被黄忠斩杀。至于夏侯尚,他是夏侯渊的堂侄,和曹丕关系很好,曾与徐晃一同攻打上庸,也曾击败东吴诸葛瑾。此外,他的女婿就是司马懿的长子,曾经独揽曹魏大权的司马师。
配享曹操太庙的都有谁:曹氏亲族、夏侯兄弟,居然还有司马懿
《三国志》中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合为一传,世人称之为“五子良将”。其中,除了曾经投降关羽的于禁之外,其余四人都配享曹操太庙,而除了他们之外,曹操的太庙中还供奉着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这六位将领。
朱灵本是袁绍的部将,却在曹操尚且弱于袁绍时便主动投效;文聘在曹操取得荆州后表现出对刘表的忠诚,于是受到重用,长期镇守江夏;臧霸、李典都可谓劳苦功高,而庞德则是誓死不投降关羽,引得曹操“闻而悲之,为之流涕”。至于典韦更不用说,他为了保护曹操死于乱军之中,令人不胜唏嘘。
再说说谋士,得以配享曹操太庙的包括追随曹操多年,以八十岁高龄辞世的程昱、助曹操灭吕布、胜袁绍、定河北的荀攸、近年来知名度大幅提升,实际上才能也确实出众的郭嘉,以及争议颇大的司马懿。相比于其他几人,司马懿加入曹操阵营时间更晚,但他支持曹操称帝、辅佐曹丕继位,由此收获信任,权势也不断扩张,最终靠着高平陵之变成功夺走了曹魏政权的军政大权。
至于桓阶、陈群、钟繇、华歆、王朗这几位大臣,则是主要凭借各自的政绩得以配享太庙,此处就不赘述了。综上所述,曹操的太庙中有曹仁、曹真、曹休、曹洪四位同族将领,也有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这三位来自夏侯家的大将。这七人与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张郃、乐进、徐晃四人,以及同样战功赫赫的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六人共同构成了曹操太庙中的十七位武将。
至于文臣,配享曹操太庙的除了郭嘉、程昱、荀攸、司马懿这四位著名谋士,也包括了桓阶、陈群、钟繇、华歆、王朗五位政绩出色的大臣,总共九位。毫无疑问,上述的二十六人确实都十分优秀,但不容忽视的是,典韦死后保卫曹操多年的许褚、帮助曹操将内政处理得井井有条的荀彧,以及助曹操平定关中,被称为“毒士”的贾诩等同样杰出的人才却都没能进入太庙。要问其中缘由,恐怕无人能确切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