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周武王的第一次伐纣之旅,为什么半途而废了呢?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武王伐纣是商王朝的覆灭,周王朝建立的一个颇具历史转折的一次事件,传承了六百年的殷商王朝被传承八百年的周王朝所取代。这段历史被后人颇为关注,甚至还诞生出了一部叫做《封神演义》的小说。像小说中的姜子牙、哪吒、金吒、杨戬、黄天华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部小说也被数次拍成电视剧搬上荧幕,被众多电视迷所喜爱。

武王伐纣当中的牧野之战大家都清楚,说周武王率领着兵马来到商朝的国都朝歌这里,商纣王仓促之中率领70万刑徒前来应战,结果商纣王率领的军队倒戈了,周武王就获得了胜利。

可是鲜有人知道,在这次牧野之战之前,周武王曾经进行过一次伐纣之旅,只不过这次只是在盟津这个地方止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件事情,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述了全过程: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师。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武王继位的第九年,祭祀祖先之后,向东方检阅部队。用文王姬昌的木身为号召,他自己称太子发。然后带着兵渡过了黄河,到了中游,有一只白鱼飞进武王乘坐的船舱之中,武王拿这条鱼祭了帅旗。姜子牙宣布了军规。渡过黄河之后,发生了流星坠地的事件,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对武王说:“纣王可以讨伐了。”武王却说:“你们啊不知道天命,还不到时候。”然后武王就班师而还。

周武王的第一次伐纣之旅,为什么半途而废了呢?周武王的第一次伐纣之旅,为什么半途而废了呢?

那么周武王的这次伐纣之旅为什么就半途而废了呢?

第一点、《史记》中说了,武王这次到盟津,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孟津。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讨伐商纣王,而是为了“东观兵”。你可以说他是为了检阅部队,也可以说是观察形势。

第二点、周武王是以他父亲周文王姬昌的名义号召天下诸侯的。在这里我认为有两条值得怀疑,那就是周武王有没有把姬昌的死发布出去,毕竟当时交通不发达,而且周这边存了造商朝反的心思,文王在诸侯中间很有威望。如果让诸侯知道文王没死,那会不会继续对周友好还有待于观察。第二个值得怀疑的是,周武王弄了一个姬昌的木身,是不是在忽悠天下诸侯。也就是说他父亲还在,用这个障眼法来骗取天下诸侯说姬昌还活着。他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借此试探一下诸侯们是因为对商王朝死心了才来盟津,还是因为对周的臣服才来。那么试探的结果是什么呢?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有人说这个结果不是挺好吗?这个结果当然可以,但是却不是周武王想要的结果。周武王想要的是什么呢?周武王想要的是诸侯既对周臣服,又对纣王死心。他想听诸侯说的是:“愿从大王。”只有这样,他推翻了纣,才能够名正言顺的建立周王朝。要不然,即便推翻了商纣王,他也不敢轻易的建立周王朝,因为有舆论,有民心,有天下诸侯的归心。

第三点、就是发生了流行坠地这件事情。古人对于天象了解不多,但凡发生这类事情,都会觉得不吉利。发生这样的事情,周武王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吉利,他认为这是上天在阻止他。这也是他这次放弃伐纣的原因之一。

第四点、就是“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商王朝的诸侯有多少不清楚,有人说至少八百,我觉得不一定有八百,当然也有可能比八百多。这八百到底是诸侯的数量,还是不期而会者的数量呢?后面牧野之战的时候,也是周武王率领天下诸侯进行的。当时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多少呢?《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是:“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每一辆战车上是三个人,一共也不到五万人。显然这次盟津之会来的诸侯也肯定不是单枪匹马来的,如果是八百诸侯的话,一个人带一百个人也不止四万五千人吧!所以我认为商朝的诸侯远没有八百家,而这次参与盟津之会的诸侯八百,也不是八百个诸侯,而是诸侯联军一共只有八百人来的意思。也正是因为这个,使周武王看到了他自己和商纣王的力量对比。但从跟随他的诸侯上来说,周的影响力远不如商,如果真去伐纣,失败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鉴于以上四点原因,周武王就放弃了这次的伐纣之旅。周武王回去之后继续积蓄力量,才能在两年后的牧野之战中战胜商纣王,建立周王朝。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时雨
关键词: 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