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军事历史 > 正文

盘点军事史上形形色色的动物军团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2003年在英国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举行的庆功会上,英国军犬巴斯特凭借其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赫赫战功,赢得了动物界的勇敢者奖章——“ 迪金勋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表妹亚历山德拉公主亲自授勋,让5岁的巴斯特挣足了面子。

阿富汗的塔利班想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方法来对付驻阿盟军:他们竟将一些爱吃香蕉和花生的猴子训练成了“致命杀手”,教会了这些猴子如何使用冲锋枪、轻机枪甚至迫击炮,并教它们如何专门向穿美军服装的士兵发起袭击。

塔利班训练猴子这一新闻的出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动物上战场的关注。在人类战争史上,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动物战士,这些设计, 有的构思巧妙,有的荒诞可笑,却都是利用动物淳朴的天性,来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

塔利班猴兵 使用冲锋枪 专门打美军

几年来被美国打得满地找牙的阿富汗塔利班武装,近日再度成为明星。因为他们向媒体披露了自己对付美军的秘密武器——猴子。

盘点军事史上形形色色的动物军团盘点军事史上形形色色的动物军团

据说,这些猴兵主要由短尾猿和狒狒组成,塔利班从小对它们进行训练,教会了它们使用冲锋枪、机关枪甚至迫击炮。猴子们还能分辨 敌我,知道专门向穿美军军服的人发动袭击。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训练猴子当杀手”的主意最早却是由美国中情局发明出来的,美国中情局曾在越战中发起“香蕉行动”,专门用 花生和香蕉当奖品,训练一些“猴兵”在丛林中猎杀越南士兵。

塔利班使用猴子武装,可能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当然也有相应的弊端:

其一,猴兵的行动比人灵活。然而猴子对武器的操控却无法与人相比,对于团队战术配合就更谈不上了。其二,在多山的阿富汗,猴子 的生存能力比人强,也更利于隐蔽和潜伏。然而带着武器弹药的猴兵能够独立潜伏多久就要大打问号。其三,用猴子的爪子可以弥补人手的 不足。不过,要训练一群猴兵,所花费的精力也是很大的,这就注定了猴兵不可能规模扩大。总之,与其说“猴兵”是一种扭转战局的利器 ,不如说是一个争取噱头的军事玩具。

数十名越南特工死在海豚鼻子下

海豚的大脑重量超过人类,堪称最聪明的动物。战争狂人们自然也不肯放过对它的利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军开始使用经过训练的 海豚服役,利用它们对声音的极度敏感,防范来自水下的破坏。在2003年海湾战争期间,9只经过训练的海豚,在伊拉克南部海港穿梭搜寻 ,引导潜水员排除了100多枚水雷,开辟了宝贵的运输航道,保证了美军的迅速进展。

除了引导排雷,美军还用海豚来杀人。这些杀手海豚的鼻子上,固定着压缩二氧化碳的注射器,或者氰化物毒剂的注射器。它们幽灵般 巡游在警戒海域,如果遇上前来破坏的敌方潜水员,就悄无声息地上前,用鼻子上的注射器刺入敌人皮下,让敌人中毒或爆裂而死。据说越 战期间,先后有数十名越南特工这样死在海豚的鼻子下。

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还训练海狮加入这一队伍。目前在美国海军服役的海豚和海狮,总共有一百头左右。这两种聪明的海兽,在水族 馆里如此可爱,但在海防线却又如此冷血可怕,真让人感慨战争的无情。

军犬身背炸药包炸毁德军坦克两个师

相对而言,马与战争的关系更加密切。从最初为部队托运粮草,到后面发展为专门的骑兵,马成为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军用动物。即使 火器出现并普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马依然是重要的。一战中,沙皇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在东线令德奥军队闻风丧胆。甚至在目前,很多国 家都还有骑兵部队,一方面是一种光荣传统的延续,同时骑兵在山地等不太适合车辆行驶的地方巡逻,还是比徒步行走要快捷的。

军犬在战争中的应用比马要晚,保持的活力则更持久,至今依然是各国军队里的明星。军犬不仅能对付步兵,还能对付更大个的,比如 坦克。

在二战的钢铁洪流里,德国坦克曾让波兰骑兵战马尸横遍野,却遭到了前苏联“军犬爆破手”的狙击。经过特训的军犬,在距离德军坦 克一百米左右的地方被放出,然后带着已经拔出引信的炸药包,直接冲到德军坦克下方,与其同归于尽。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军犬共计炸毁 德军坦克三百多辆,相当于整整两个坦克师!(华图杨益)

动物战士4:猫牛之役 波斯“猫”攻下埃及 齐国“火牛阵”败燕

在古代波斯人和埃及人的一次战争中,波斯人充分利用了埃及人信奉猫为神物的弱点。波斯前锋士兵携带了大批的猫,向着埃及人阵势 冲锋。埃及人为了防止伤害到他们的神物,不敢舞刀弄枪,只能眼睁睁看着波斯士兵冲到自己面前,最后只能束手待毙或束手投降。

再如农业时代很普遍的牛,在战争中除了用于运输和犒劳宴会外,利用其身高力大的威势,也曾发挥过巨大的杀伤作用。战国中期,燕 国和齐国交战,齐国大将田单摆下“火牛阵”,用一千余头角上绑尖刀,尾巴拴火把的牛,猛冲燕军大营,并乘势挥军掩杀,一举击溃十万 燕军,收复了被占领了数十座城池。

三百多年前,蒙古大汗葛尔丹曾用“骆驼阵”对抗康熙皇帝的大炮;一百多年前义和团首领曹福田曾用数十头牛去践踏八国联军的地雷 。但是进入热兵器时代后,这种利用动物力量的战术就渐渐失效了。总的来说,这些大块头的动物已经由“大锤”蜕变为“肉盾”。而且无 论是葛尔丹还是曹福田,最后都输掉了战争。

链接

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 二战“明星动物”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共同举办的“回顾胜利”专题展将于7月在 北京举办。今天,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二战中动物士兵们的“英勇”表现。

鹦鹉 诱钓潜艇

二战中,德国人投入200多艘潜艇,在大西洋上开展“水下狼群”战术。一天,德国9号潜艇浮出海面,突然发现海面上有一艘破旧的英 国商船。德国艇长下令发射鱼雷,把船击沉。忽然,艇长看见英国船首一个船长模样的人手上提着一个笼子,里面一只五颜六色的鹦鹉在跳 来跳去。德国艇长一下子对漂亮的鹦鹉发生兴趣,决定把它弄到手,他下令靠近英国船只抢鹦鹉。双方眼看只有200米了,英国商船挡板突 然推开,三门火炮已对准德国潜艇,原来这是一艘英国猎潜舰,德国潜艇被炸得破裂进水。

信鸽 生命救星

1942年夏天,英国一艘潜艇在大西洋上准备袭击德国巡洋舰,却被德军发现,并遭到追击。潜到海中的潜艇被德国军舰投下的一串深水 炸弹击中沉到海底,艇内仅有28人幸存。艇长将指挥室里的一对信鸽装在一个特制密封舱内,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出潜艇。鸽子带着SOS紧 急呼救信号,向英国潜艇基地飞去。其中一只中途迷航,另一只鸽子成功了。

鳄鱼 歼灭日军

1945年2月,太平洋战争进入尾声。一天在孟加拉湾兰里岛,英军包围了一支侵略缅甸的日军部队,日军企图从海上突围。英军立即派 军舰封锁海面,一千多名日军被挤到一片齐腰深的沼泽地里。到了夜间,炮火停止轰击,沼泽地安静下来,日军企图爬到岸上寻找食物,却 遭到水下鳄鱼攻击。水中士兵被鳄鱼咬得碎乱不堪,仅幸存20余人。这场混乱持续到天亮,英军赶到现场一看,鳄鱼参战,帮助他们把日本 兵歼灭了。

狼群 另类温柔

1941年,7岁犹太小女孩米莎·迪冯西卡的父母被纳粹抓走。小米莎于是开始了长达3000英里的寻亲历程,她几乎走遍了纳粹占领下所 有欧洲国家。小米莎逃跑7个月后,在一片森林中遇上了一匹母狼。当时是1942年,小米莎刚从一户人家偷窃食品逃回森林中。小米莎从包 里拿出一小片食物递给那匹饥饿的黄毛大狼。从那以后,她们就成了朋友。

小米莎后来进入乌克兰,在一座山上又发现一群狼。小米莎在狼群里靠浆果和兽肉为生。有一次她饿极了,就像小狼一样磨蹭母狼的嘴 ,直到母狼反刍,将胃中的食物吐给她吃。后来小米莎继续她的流浪记,直到有一天被波兰游击队“俘虏”。当1945年到来时,小米莎才意 识到她永远也不会找到自己的父母。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动物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