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丰功伟绩的大臣,比如“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
张之洞于读书、为官、著述、处事方面皆有独到之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张之洞为人处事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瑕不掩瑜,他鲜明的为政思想、务实求真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公道直谏的品德等,对于后世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一、清流砥柱,洋务重臣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16岁的时候便参加科举,并考取解元。27岁时,张之洞更是一举中得探花及第,此后平步青云。
1876年之后,张之洞回任京官,并加入了当时的清流派。
同光中兴年代,文人学士喜设诗酒雅会,热衷于国事朝政之论。只不过当时大多数文人学士都为闲官,没有实权,其中又以翰林院、詹事府等部门的文官为主。
他们共同批评朝政、主持正义、弹劾大员、谴责时弊。因其行为处事与东汉太学生相仿,故称“清流”,又戏称“青牛”。
而张之洞“平生志趣,雅不欲以文人自居;志在经营八表”,成为与张佩纶比肩的青牛两角。
随着闭关锁国的被迫开放,清廷内部逐渐出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形成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不过,包括张之洞在内的清流派却对此进行强烈的抨击。
直到1881年后,张之洞先后出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在此期间,张之洞真正明白振兴地方经济、发展一方社会的重要性。
从张之洞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开始,他便展开了一系列的“新政”,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比如大办洋务局厂、大兴民用工业、培养人才、修建铁路等,成为了清朝洋务派的领军人物之一。
1907年,已经71岁的张之洞被重新召回北京,以军机大臣和大学士的身份参与朝政。到1908年10月,皇帝病危,慈禧召集了三位大臣商议立嗣之事,而张之洞就在其中。
由此可见,不管张之洞身处清流派,还是兴办洋务,其行为处事都展现出了大智慧,尤其是鲜明的为政特色、丰富的为政经验更是值得后人为之学习。
二、功业巨大,予之启迪
张之洞:从清流砥柱到洋务重臣,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借鉴?
张之洞能够成为晚清中兴四大重臣之一,他必然有许多独到之处、超常人之能、为官之道。正如《哀张相》中所表示的那样,“若与历代贤臣相比,张之洞不愧为诤臣、能臣、良臣”。
(一)公道直谏为官本色的为政之德
在张之洞一生的为官从政生涯中,公道直谏是最大的特色之一。他秉持着“公道正派,为民做主”的情操,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对那些危害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人进行无情的鞭笞和打击。有着“遇事敢为大言”之美誉。
在张之洞出任四川学政之时,四川东乡发生了官兵肆意伤害平民的恶劣案件,而当时官官相护,即使有官员想要主张正义,但迫于强权的威胁,也只能默不作声。
而张之洞在了解这件事情之后,极度愤慨,连续向朝廷上了三封奏折,希望朝廷能够重视此事,重新审理官兵滥杀平民的惨案。
由此,在张之洞的公道直谏、不畏强权的坚持下,四川东乡滥杀平民的惨案得以重新审理,那些被冤死之人得以公道。
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在新时代,坚持公道正派,就需要弘扬一心为公、正直无私的价值观,培养高尚人格,自觉抵御各种腐朽庸俗思想的侵蚀,做到“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成为一个积极健康、作风正派的人。
只有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二)注重锤炼建功立业本领的为政之能
张之洞的一生都在为建功立业而努力奋斗,即使位极人臣,张之洞也从没有忽视过对从政能力的完善,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治理水平。
不管是回京任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张之洞都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及开拓创新、兴利除害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称赞。
比如在张之洞出任四川学政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走遍了省内的15个府、10个直隶州、5个直隶厅。对这些地方进行深入考察,然后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现象,使得当地的士习风气焕然一新,考试秩序也变得井然有序。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自觉追求。在新时代,人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夯实自己的基本功,才能够做到水滴石穿,让自己的人生发生质的变化,实现奉献社会的最高价值。
张之洞:从清流砥柱到洋务重臣,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借鉴?
(三)勤政清廉的为政之风
张之洞一生为官从政的主基调便是勤政清廉。虽然出生仕宦世家,又身处腐败娇奢的晚情社会,但他并没有被世风所左右,始终以历代“贤臣廉吏”为标杆,遵从儒家的仁义忠孝智勇。
在工作方面,张之洞始终保持勤勉的态度,不惮任何劳苦。根据《石遗室文集》(卷一)《书广雅相国逸事》记载:“公日凌晨兴,披阅文书,有事则迟明。余初见公,约迟明往,堂上燃烛以待,寻常辰己见客,午而罢,然后食。”
即张之洞撰写的每一份公文奏稿,都是自己亲手所写,甚至为此废寝忘食;如果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他还会谢绝外面的应酬,对手中奏稿进行反复推敲。
张之洞逝世之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办理丧葬的费用都是由他的门生和同僚一起资助的。
但就算这样,在他临终之前,把几个儿子召至床前,反复叮嘱“进诸子,勿忘国恩,勿坠家风,比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成果不需要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虽说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晚清时期的张之洞,但每个人都拥有别样的人生,而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创造。
面对挫折,应该要有“万折必东不回头”的韧劲;面对充满挑战的任务,应该有“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魄力,要敢闯敢拼,即使跌倒,也依旧可以重来。
(四)敢于担当的民族大义
张之洞去世之后,朝廷评定为“公忠体国,廉政无私”,时人称赞为“往往排众疑,决大议,能以一身开天下风气,而不为风气所转移”。
在张之洞从政期间,常常不计祸福,不避嫌怨,善于听取民情社意,以处理百姓迫切需要为先。
不仅如此,当国家出现主权危机,外敌入侵的时候,张之洞更勇敢献言建策,主张倾力御敌。在中法战争中,他耗资数十万白银赞助粮饷军械;山东威海危机时,他主动驰援千支快枪,百万发子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
对于新时代的人们来说,应该把革命先烈作为榜样,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向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发起挑战。只有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才能够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张之洞:从清流砥柱到洋务重臣,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借鉴?
三、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1912年,孙中山参观鄂绅学界为张之洞修建的奥略楼时,称赞道“以南皮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并对张之洞的肖像顶礼。
在中国近代军事和国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张之洞的兴办的汉阳兵工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1923年,张謇对此称赞的“功德在民,鄂绩最大”。
1952年3月15日,毛泽东与黄炎培在谈论新中国工业发展时曾说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由此可见,张之洞虽然故去已久,但其名字却可以在史册长留,他生前在军事、民用、教育等各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都被后人铭记于心。
结语
张之洞为政生涯正处于晚清社会向近代蜕变的过渡期,从清流砥柱转变为洋务重臣,离不开时代的驱使,而张之洞也善于顺应时代至势,是新旧两界的过渡性人物。
在张之洞的一生中,虽不是面面俱到,但不管是个性鲜明的为官之道还是开拓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管是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还是担当大局的意识,不管是公道正派的为官品德还是博学多识的自我素养,都为值得后世借鉴。
参考文献
《张文襄公年谱》
《张之洞全集》
《张之洞家训》
《光绪朝东华录》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