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255年3月23日),刚刚平定“淮南二叛”的司马师病死于许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司马师之死与孙策的去世差不多,对后续历史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阅读之后的史书记载可以发现,司马师之死算是引发“八王之乱”的“蝴蝶效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嫡长子,在司马懿死后成为曹魏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有意思的是,一生共有三个妻子的司马师生了五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无奈之下,司马师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收为养子。如果不出意外,司马师死后应该将司马家家主的位置传给养子司马攸。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死后,司马攸袭封舞阳侯(司马懿、司马师的爵位),这等于公开宣布司马攸是司马懿的正统继承人。但当时只有十岁的司马攸不可能掌握权力,司马师就将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等等实权官位传给了司马昭,而不是司马攸。
司马师之死为什么会成为引发“八王之乱”的“蝴蝶效应”?
这样一来,曹魏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是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而不是“儿子”司马攸,改变了司马家的嫡系传承。不过司马攸毕竟是司马昭的亲儿子,只要司马昭传位给司马攸,两统合一也就没问题了。但由于各种原因,司马昭临终前还是将王位传给了长子司马炎(晋武帝)。
司马昭传位给司马炎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既然本应由司马师一系继承司马懿正统可以被司马昭以力抢走,那么司马懿其他儿孙同样可以抢走司马懿的正统——西晋皇帝之位。可以说司马昭传位给司马炎的做法让“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等同,催生司马家其他人的野心。
第二,身为司马师嫡子的司马攸对司马炎的皇位形成了严重威胁,导致司马炎坚决地维护“父死子继”和“嫡长子继承制”,传位给了“纯质”的嫡长子司马衷(晋惠帝)。而晋惠帝的“纯质”导致西晋皇帝在司马炎去世后形同虚设,没有人能震慑宗室外戚了,直接引发了“八王之乱”。
综合来讲,司马师过早去世导致司马家的权力没有按照“父死子继”传给司马攸,而是“兄终弟及”传给了司马昭。司马昭传位给司马炎引发景帝、文帝二统相争,导致“纯质”的晋惠帝继位和司马氏诸王的野心膨胀。而“纯质”的晋惠帝无法压制诸王的野心,引发了“八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