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政治智慧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发动的一次以宋代周的军事政变。关于这件场政变,历史学中向来存在诸多争议,而现存所有的宋代正史中却皆采用了一个统一的说法:赵匡胤在军士的恳求中“黄袍加身”,他事先毫不知情,一切都是时事造就的偶然。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代明君满怀“心机”的上位之路,一起去探寻那场前无古人的政变中被掩埋的真相。

关于陈桥兵变的故事,通传的版本是这样的: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七岁的恭帝继位,国内政局因此动荡。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边关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宰相范质得到消息后未辩真伪,急遣彼时还是殿前都点检(即皇城禁军中的高级军官)的赵匡胤领兵出征,接到任命后,赵匡胤先让他手下的副将慕容延钊带领精锐部队先行北上,为日后的行动埋下棋子,随后自己率军出了东京。在行至与开封相距40公里的陈桥驿时,军中“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

彼时赵匡胤正醉卧帐中,由其弟赵匡义入帐禀报,赵匡胤随即起身查看情况,《宋史》中这样记述当时的情景,

“(太祖)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罗,即掖太祖乘马”

这里的“未及对”三个字用得非常巧妙,体现了赵匡胤的第一环设计:在这件由人为设计的“偶然”事件中,赵匡胤凭借“醉酒”保全了自己的清白,可赵匡胤身为武将,征战沙场多年,在行军过程中喝酒本就不符合他军人的习性,更何况他不止喝了,还喝得酩酊大醉,昏睡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地步,最终还得靠弟弟叫自己起床——在这种不合逻辑的行为背后,潜藏的是他以“醉酒昏睡”来保全自身名节的智慧。

黄袍加身后,众人扶赵匡胤上马,拥逼他南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赵匡胤上马后曾对将士说,

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政治智慧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政治智慧

“尔等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那就得听我的”

这句话更强调了兵变的偶然性,翻译一下即是:“你们看,我老赵可不想做天子,都是被你们这群势利之徒所逼迫的”,可他的处境真如他自己说的那么无奈吗?显然不是,《宋史》中那段看似毫无破绽的描述,恰恰留下了这件事中的第一个漏洞:黄袍。

讲到这里,谁都能看出黄袍是将士们提前准备好的,可赵匡胤出兵的理由是“抗敌”,换言之,他是去打仗的,随他打仗的士兵为何会随身携带一件“黄袍”?两点疑问都将事情的真相引向了与史料相反的方向——“黄袍加身”原本就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

沿着历史向前追溯,会发现赵匡胤在这件事上的布局远超我们的想象——犹记当初,他掌兵的理由是“敌军入寇”,可在《宋史》的记载中,赵匡胤在篡位后立即列队回朝,似乎是忘了北边还有敌军等他去抵御。身为武将,这样的举动显得非常可疑。

撇开宋朝的史书,在由契丹人自己所写的《辽史》中,没有丝毫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依时间线推测,彼时契丹王朝正忙着肃清内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后周用兵。这样的史实从根本上推翻了赵匡胤出兵的理由,敌军入寇,极有可能也是赵匡胤暗箱操作出来的假情报。

赵匡胤成功迈出了他夺权路上的第一步,在得到大军的拥戴后,他在军中颁下军令,

“军队入京后不得惊扰主上和太后;不得欺凌朝臣;不得侵掠百姓。违令者斩!”

全仰赖于赵匡胤的军令,陈桥兵变才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一场前无古人的政变。支撑他下命令的动机主要有两个:其一,赵匡胤生于乱世长于军营,从小见惯了杀戮的他更希望完成一场和平政变。其二,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皇位已然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无论从舆论还是人情的角度,他都不该再为难旧主留下的孤儿寡母。

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政治智慧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政治智慧

在石守信和王审琦的策应下,赵匡胤的军队顺利入城。在入城前,赵匡胤特意派出了赵匡义提前向京城通报“都点检已为天子”的消息,生活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下,百姓早已习惯了这种寻常的朝代更迭,据载,整个京城只有一个叫韩通的指挥使试图领兵反抗,最终被赵匡胤手下的名将王彦升所杀,这也是这场政变里唯一的一场流血事件。

赵匡胤入城后并没有直接去皇宫,他屏退诸人,自己躲去了都点检公署(乃退居公署)——与其说是“退居”,不如说他在等人来请,好让自己入主皇宫的行为成为变得名正言顺。少顷,果然见众臣拥着宰相范质走了进来,赵匡胤随即开始实行他的第二个计策:哭。

大权在握的赵导演对着范丞相“呜咽流涕”,沉痛地表示自己是身不得已,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话音未落,站在旁边群演便接了他的戏,罗彦环按剑高呼:“现下群臣无主,请您一定要成为天子!”。来找他对峙的范质茫然地回望群臣,群臣也茫然地回望着他,众人在短暂的眼神交汇中达成了共识:跪吧,不跪还能怎么办呢?

收服了群臣,夺权计划只剩下最后一环:逼迫皇帝禅位。赵匡胤带着文武百官进入皇宫,《宋史》中又一段有趣的记述出现了,

“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诏书于袖”

翻译过来就是:翰林承旨陶谷从自己的袖子里掏出了皇帝的禅位诏书。翰林承旨相当于皇帝的贴身文秘,负责皇宫中文件的传达。这样一位官员,不反抗逆贼也就罢了,竟还在袖子里藏了自己君主的“禅位诏书”,令人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且不论这封禅位诏书是否真是皇帝写的,单陶谷的做法中就存在了诸多疑点:他是怎么知道赵匡胤会成为皇帝的?如果不知道,他准备这封诏书的目的是什么?就算是提前知情后准备的,万一赵匡胤造反不成,禅位诏却从袖子里掉出来了怎么办?排除陶大人精神失常以及他会占卜因此未雨绸缪等一系列非常规的假设,最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诏书也是赵匡胤提前准备的,只不过是借陶谷的手出示于天下而已。至于他用于收买陶谷的手段,想来也无非是“威逼利诱”四个字。

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政治智慧陈桥兵变中赵匡胤的政治智慧

综上所述,赵匡胤在陈桥兵里的部署大致如下:首先,用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将一份假战报送到宰相手中,为出兵打下基础。其次,让心腹准备一件黄袍,再派自己的副将镇守住北方最有可能反抗的军队。第三步,奉命出征,准备夺权。第四步,在驿站驻军时恰巧“醉酒”,一觉醒来后达成“夺权”成就。第五步,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收服朝中旧臣,第六步,伺机收买旧主身边的机要大臣,让他在合适的时间出示一份“退位诏书”,将自己彻底推举为正统。

关于赵匡胤的性格,《石林燕语》中记载了一则他登基后的的故事或许可用作参考:

吴越钱俶初来朝,将归,朝臣上疏请留勿遣者数十人。太祖皆不纳,曰:无虑。俶若不欲归我,必不肯来,放去适可结其心。及俶辞,力陈愿奉藩之意。太祖曰:尽我一世,尽你一世。乃出御封一重付之,曰:到国开祝,道中勿发也。俶载之而归,日焚香拜之。既至钱塘,发视,乃群臣请留章疏。俶览之泣下,曰:官家独许我归,我何可负恩?及太宗即位,以尽一世之言,遂谋纳。

从一句“放去适可结其心”中,我们不难窥见赵匡胤作为皇帝的谋略与胸怀。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以德服人。早在陈桥兵变时,他就对部下展现过自己的人格魅力了。上文中提到,赵匡胤在陈桥驿时曾在军中颁布了三道“入城后不许杀人,违令者斩”的军令,而王彦升却在入城后斩杀了韩通。据史料记载,事后赵匡胤曾将他叫到身边,对他说:“你违令杀人,按理应该论罪,但新朝初开,我也不愿再见到任何杀戮了,所以我赦免你”,王彦升至此彻底心服,终身为赵匡胤效力。

而赵匡胤登基后所做的许多事,也从侧面展现出了他的智慧与仁爱:身为君王,赵匡胤会用一杯酒收回了兵权,会以“放归”的大度与钱俶结心,也会在战后顾惜俘虏,交代部下要照顾好孟昶及其属族,为李煜在礼贤馆内仿建江南园林,并放下皇帝的架子劝李煜少饮酒,在宫宴上赞他有翰林学士之风……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气度与胸怀,配合精妙的政治手腕,助赵匡胤在政变中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时隔千年,我们已无法得知那场政变中更多的细节,但从历史的后续发展去看,这场政变显然是利大于弊的——时势缔造了造英雄,英雄也逆转了时事,还百姓一个河清海晏的天下。或许正如王立群老师在《国史演义》中所评论的一样:历史选择了赵匡胤,是历史的幸运,也是每一位身处在历史之中的百姓的幸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陈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