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中国人最重视"香火传递",上至帝王之家,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把生儿子当成首要任务。
当然了,这种思想在今天是要摒弃的,生儿还是生女,又或者一个不生,都是平等的,也都是人的自由选择,别人无从干涉或者置评。但考虑到历史的局限性,咱们也不能单纯地把那些一心想要儿子的人视作"香火精",脱离时代来评论这件事是没有意义的。
在当时的那种社会氛围下,一个没有儿子的男性,哪怕再成功,也免不了给人指指点点,而他自己的心中,也多少会有些惋惜。比如民国时期的重量级军阀吴佩孚,就是一生无子,而他为了生儿子,更是连娶三房小妾,可惜始终未能如愿。
吴佩孚出生于1874年,当时中国流行包办婚姻,但凡家里条件好点的男子,几乎都是十几岁便被父母安排包办婚姻,吴佩孚也不例外。
在他15岁那年,父母为他娶了一位王姓姑娘,这便是他的发妻,据说比他还大三岁,但中国人向来认为"女大三,抱金砖",所以父母此举,恐怕也是为了讨个好的彩头。
大军阀吴佩孚,15岁结婚,连娶3妾都没能生子
当然了,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想要尽快抱孙子,毕竟比儿子吴佩孚大三岁的王氏也只有十八出头,如果再小的话,恐怕都没发育完全,当然就没法立刻生育了。
可悲的是,王氏婚后不久就大病一场,而且一病不起,自然就没办法为吴家生下香火,几年后更是因病离世。
妻子去世后,吴佩孚大受打击,再加上得罪了当地乡绅,在家乡无处容身,便独自一人来到北京闯荡。
在外乡闯荡多年的吴佩孚,总算混出了点名堂,并在31岁那年衣锦还乡。已是"大龄剩男"的吴佩孚,在家乡却突然吃香起来,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这时候的吴佩孚,已经是一个颇有地位的人,别说得罪乡绅,就算当地的政府官员,恐怕也不敢小视他。
回乡后的吴佩孚很快就从一众候选对象里相中了一位李家小姐,娶这个妻子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生儿子延续香火。
大军阀吴佩孚,15岁结婚,连娶3妾都没能生子
但可惜的是,结婚第二天,吴佩孚就得离家回到军中,从此就与李氏三年未见。而且很显然,就算洞房花烛夜时播下了种,也是绝对没有产出的。
三年后,吴佩孚已成军中要员,这才有资本将妻子老母接到军中同住,已经34岁的他,可以说是迫切需要生个儿子来传递香火了,而最急的,则是他的老母亲。结果这一次,夫妻俩同居了数年,仍然是未能生出一子半儿。
妻子李氏自觉对不住吴佩孚,婆婆更是对其大加数落,受不了打击的她,最终选择回家独住。回乡后的李氏精神状态极差,后来又染上重病,在四十一岁那年去世了。
李氏回乡后,母亲给吴佩孚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眼看儿子都四十多了,却没给老吴家留下香火,不免急火攻心。
一向孝顺的吴佩孚,经不住母亲的施压,最终同意纳一个叫张佩兰的姑娘为妾。之所以是纳为小妾而不是娶其为妻,是因为当时续弦李氏仍然在世。
大军阀吴佩孚,15岁结婚,连娶3妾都没能生子
纳张佩兰为妾时,吴佩孚的事业风生水起,已经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军阀之一,甚至还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人,并被这份世界著名的期刊评价为"中国最强者"。
可惜的是,再大的权力,也不能帮助吴佩孚传递香火,与张佩兰在一起的那些年,夫妻二人仍然是没孩子。
在吴佩孚生命的最后几年,张佩兰也年近四十了,女人到了这个年纪,就基本不会生育了。自觉有愧的她,便主动提出让吴佩孚再纳妾,据说后来吴佩孚果真又娶了一位小妾,但与前面的三任妻子一样,也没有生下子女。
1939年,65岁的吴佩孚因为看牙医时引发败血症而去世(亦有说法为日本牙医害死),终结了他那不平凡的一生。可这位伟大的人物,纵然连娶四房妻子,却没有生下一个孩子。好在弟弟吴文孚有一子吴道时,早年过继给了吴佩孚,这才让他的香火有了继承。
这种族内过继的方式,也是许多生不出儿子的古代中国人的常见做法。不过从吴佩孚四位配偶都未能生育来看,真正有问题的,也许并不是女方吧。当然了,斯人已逝,就算有怀疑,咱们也无从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