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赛金花与瓦德西的风流韵事到底是真是假?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清末名妓赛金花在传说中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一段露水姻缘,还有说法称赛金花曾经出面劝说瓦德西制止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还有的说,赛金花曾经出面斡旋《辛丑条约》的谈判。这些传说到底是真是假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这些传说都是虚构的,根本没这么回事。有很多当事人的叙述可以作证,而且通过对于史料的推敲也会发现此类传说破绽百出。比如,八国联军是1900年8月15日攻破北京城的,而瓦德西到达北京的时间已经是10月17日了,此时的北京城,秩序早已安定。哪里还用得着赛金花出面向瓦德西求情?至于《辛丑条约》的事,瓦德西虽为联军司令,但是也没有发言权,那都是由各国公使们来决定的。赛金花哪里说得上话?

从各种可信的史料来看,赛金花和瓦德西顶多也就是一面之缘、点头之交而已,远远达不到共宿双飞、露水夫妻的程度。瓦德西在他的日记里一个字也没有提到赛金花,和他随行的德国军官们也没人提到这个中国女人。

那么为什么会有赛金花与瓦德西的风流传说出现呢?这种传说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赛金花这段传说出现的来龙去脉。

(一)

赛金花是安徽徽州黟县人,本姓赵,或者姓郑。生于1864年到1874年之间,具体是哪一年,估计赛金花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因为她年纪很小就被卖到了苏州的妓院里,岁数多大全由鸨母决定。

1886年,状元公洪钧相中了赛金花的美貌,将当时名为傅彩云的赛金花纳为第三房小妾。

第二年,洪钧奉旨出任大清国驻德国、俄国、奥匈帝国和荷兰四国大使。洪状元听说过洋人的规矩:大使夫人是必须参加很多交际活动的。作为传统官僚的洪钧哪里肯让自己的正牌老婆如此抛头露面?于是,他就把老婆留在了家里,带着赛金花出洋上任去了。

如果是在今天,让一个妓女冒充大使夫人,那会让我们感到有辱国格,然而,清朝那时候不然。清朝的官员们还普遍拿洋人当蛮夷看待,觉得让妓女和他们周旋正好相配。看到洋人们对赛金花大献殷勤,洪钧会觉得自己赚了。

就这样,赛金花意外得福,享受一把大使夫人的荣光,还游历了德俄奥荷四国,出席了很多宴会舞会,见了世面,增长了阅历,可谓是赚大了。

在德国期间,赛金花见过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内的很多德国上层名流,这其中可能就有瓦德西一个。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之间有什么很密切的关系。

1892年,洪钧任满回国,第二年因病逝世。

洪钧死后,赛金花受到了洪家人的排挤,没有分得任何财产就被赶出了家门。身无长物的赛金花只好重操旧业,到上海开了一家书寓,挂牌接客。

“书寓”就是清末以及民国期间的高级妓院。赛金花改名曹梦兰,以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身份来做招牌招揽生意,由于她确实是很有交际能力,所以,她在上海的皮肉生意做得很火。

1898年,同为大清状元的陆润痒觉得赛金花打着状元夫人的旗号来卖身实在是有辱斯文,便通过上海的知府将赛金花赶走。赛金花被迫北上,先是到了天津,后来于1899年到了北京。在北京,赛金花给自己起了“赛金花”这个名字,继续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这期间由于她曾经和一位阔商结拜兄弟,所以她就有了“赛二爷”这么个称呼。

(二)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赛金花意外地因此事而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人物。

关于她和瓦德西之间的事是如何传扬开的呢?

齐如山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梅兰芳先生的挚交好友。他本人生于1875年,19岁进入同文馆,通晓德文与法文。庚子之变时恰好就在北京,担任留守的清朝官员的翻译,负责与洋人交涉各类事宜。他记叙了关于赛金花的故事。

齐如山写道:“在光绪庚子、辛丑,一年多的时间,我和赛金花,虽然不能说天天见面,但一个星期之中,至少也要碰到一两次,所以我跟她很熟,她的事情,也颇知一二……”

赛金花与瓦德西的风流韵事到底是真是假?赛金花与瓦德西的风流韵事到底是真是假?

“那年前三门外,东至东便门,西至西便门,南至珠市口大街,都归德国军队居住。一次我骑着马出前门,大老远的看见由南边来了三个军官,一个中国女人,正不知为何人,走近了,三位军官都很熟,彼此招呼,他们就给指引,此位是洪夫人,我赶紧回答说,知道知道,其实我以前并未见过她,且不知她在北京,但我想着,一定是她。她对我却非常的显著亲近,并告诉我,她的住址,在石头胡同,约我前去谈谈,而且说了两三次,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她。过了几天,恰有一位军官,跟我打听她的住址,很想去拜会她,所以我就一同去了。房子并不阔绰,也还齐整,她跟我说了很多的话,大致是请我常去,并且说您认识的德国朋友多,只管请这里来坐,并有两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倒茶装烟。我当时看看那种情形,并不像使唤丫头,以为情形不对,详细一调查,居然是一个妓院的性质,她殷殷的请我去,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她的德国话不够,请我帮她忙;一种是完全给她拉买卖,后来我又去过一次,方知果然是那么回事,于是就没有再去,凡有德国官员求介绍者,永远请家兄竺山同他们去,才知道价钱,喝一次茶,是八块钱,过夜是二十块钱,此外还有点赏费。”

从齐如山的记述我们可以知道,赛金花的德语并不好,并不能和德国人交谈。不过,她还是结识了不少德国军官,并且能够随便出入被八国联军占据的中南海。

齐如山写道:“一次同一军官到南海……且领着到阁中看看。一进门,便见赛金花同两个军官在里面,我同她说了几句话,忽见瓦帅由南边同一军官走来。与赛在一起的军官,很露出仓皇之色,商量躲避之法。我便出来,瓦帅见我是一个中国人,问我同行之军官,此是何人?军官代答,并说我说极好的德国话,我便对之行一敬礼,瓦帅也很客气,问往德国去过么?对以没有,他问在哪儿学的德文,当即告彼,又说了几句话,我就走了。又一次在瀛台,又遇到赛同别的两位军官,我跟赛正说话,又远远的见瓦帅同站岗的兵说话,这两位军官也露出不安之色,其一说,瓦帅不会进来,后瓦帅果然走了。这两次赛金花都没敢见瓦帅,所以我测度她没有见过瓦帅,就是见过,也不过一二次,时间也一定很短暂,至于委身瓦帅,那是绝对不会有的。”

齐如山还介绍说,赛金花当时和德军做买卖。有一次,她卖给德军的土豆冻了,德国人不要。赛金花就求齐如山去和德国人说情。齐如山认为,如果赛金花真的和瓦德西有私,那绝不至于要通过别人去和德国人打交道的。

总之,齐如山认定,赛金花和瓦德西没有任何关系。她只不过就是和德国的下级军官做做生意罢了——既做皮肉生意,也做实际货物的生意。

(三)

不过,有关赛金花的绯闻逸事很快就在市面上传播开来。

首先是上海的一些小报开始刊登赛金花的一些消息,一开始说她和德国军官如何如何,后来就干脆说她和瓦德西怎样怎样了。

据当时也见过赛金花的另一位中国翻译丁士源介绍,最先撰写赛金花小道消息的是钟广生和沈荩两人。他们两个当时都是和丁士源一样搞翻译的。在知道赛金花的事情后,二人就分别写了稿子,寄给了上海的报纸。沈荩后来真的成为了一名记者,并且被清政府杀害。

让“瓦赛恋”变得尽人皆知的还是要靠《孽海花》与《彩云曲》这一书一诗的功劳。

《孽海花》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1903年由文人金松岑写了开头六回,在杂志上连载,接着由曾朴续写。书中的主人公是出使欧洲的大清状元金雯青和他的爱妾傅彩云。这当然就是在写洪钧与赛金花了,而赛金花当时名字正是叫傅彩云。书中描写了傅彩云在德国与德国军官瓦德西偷情的情节。曾朴后来也承认,这一段完全都是他自己编的。

《彩云曲》是清代的文人樊增祥所写。樊增祥号樊山老人,工于诗词。他模仿明末清初吴伟业描写吴三桂陈圆圆故事的《圆圆曲》写了两首长歌行,即前后《彩云曲》。《后彩云曲》专门描写的就是所谓“瓦赛恋”,全诗极为秾艳,写得绘声绘色。但是,齐如山先生曾经当面问过樊山老人,到底有没有这么回事?樊山老人也承认诗中的故事都是他自己编出来的。

有了这一书一诗,赛金花与瓦德西的故事几乎就尽人皆知了。瓦德西早早地回国,并于1908年去世。他大概并不知道自己在中国留下了这么一段风流故事。但是赛金花显然是知道这件事的。

不过,对于赛金花来说,她显然并不在乎自己多了这么一条传闻。本来她就靠着“状元夫人”的身份来自抬身价,现在又多了个“瓦帅情人”的称号,这更加有利于她炒作自己了。所以,她对于此事先是采取默认的方式,后来干脆就公开承认,并且大肆宣扬了。

尤其是在民国建立之后,一来没有了政治上的限制;二来赛金花已经人老珠黄,没法招蜂引蝶了。因此,赛金花就靠着所谓“瓦赛恋”来吸引访客,提高身价。民国时期各种报刊空前发展,大家都争抢着刊登各类奇闻轶事。于是,赛金花的故事就被越炒越热,以至于几乎变成公认的史实了。

到最后,就连鲁迅、胡适、林语堂、苏曼殊、刘半农这类大师级的人物都相信赛金花确实和瓦德西有一腿了。刘半农甚至亲自去采访过赛金花,并且为她写了传记。

不过,要是把赛金花接受各家媒体采访时的叙述连在一起看的话,就会发现,她对于自己那段“情史”的描述可谓是颠三倒四、漏洞百出,很多地方都自相矛盾。

比如,她在和刘半农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没说自己在德国认识瓦德西;但是过不久在接受另一个作家曾繁采访时,又说自己在德国就与瓦德西很熟。

她在接受上海的《申报》采访时,说自己在紫禁城仪鸾殿曾和瓦德西同居四个月。但是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又说自己和瓦德西很清白,自己只是去找瓦德西为民请命而已。

她还曾经吹嘘在《辛丑条约》谈判时,李鸿章托人求她给瓦德西带话,求瓦德西高抬贵手,少收点赔款。结果李鸿章的孙女李道清和丈夫杨云史当即就发表声明表示绝无此事。其实瓦德西作为军人是不可能参与《辛丑条约》的谈判的,这一点只要稍微有点常识就能识破。

(四)

1936年,贫困潦倒中的赛金花终于告别了人世,而在此时,以她为主角的话剧《赛金花》已经在舞台上正式演出了。四年后,赛金花的故事又被搬上了银幕。只不过,在舞台上也好,银幕上也好,那些故事都是虚构的,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过。

通过赛金花的故事,我们其实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口述历史实际上并不完全可信。当事人或者无心,或者有意,总会对史实进行一些剪裁甚至伪造的。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们在面对着回忆录之类的东西时是应该首先在心里打一个问号的。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当时的书信、电报、照片、影像资料等)才是最可信的。这也是历史研究中的常识性知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赛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