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庞统提出上中下三策,刘备为何选了中策?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提起庞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人称“凤雏”。庞统年少时就喜欢结交当时名士,对人才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每次庞统说出某人的具体优缺点时,大家都对庞统的观察分析能力由衷佩服。事实上,庞统的出色能力是公认的,特别是在行军打仗方面,他擅长出谋划策,与诸葛亮同时被拜为军师中郎将。在刘备创业前期,诸葛亮的角色更像是后勤部部长,打仗时真正依靠的乃是庞统。

在刘备创业的道路上,荆州和益州是最为关键的地盘。在取得荆州后,刘备命令关羽镇守荆州,和庞统等人入川。刘备之所以被刘璋邀请入川,并非刘璋大发善心,而是后者想以刘备为先锋来攻打张鲁。在刘备入川之前,刘璋手下谋士张松就向刘备献计巧取益州,但刘备却多次推辞。进入益州之后,刘备率军开往益州边界葭萌关,和张鲁对峙。一开始双方还合作融洽,可是当战事消停下来后,刘璋在粮草供应方面十分吝啬,这时候刘备已经驻守一年多了,不可能无限期地耗在这里,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回荆州,要么取益州。

庞统提出上中下三策,刘备为何选了中策?庞统提出上中下三策,刘备为何选了中策?

这时,庞统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三大战略密计,史称“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奇袭之策,马上挑选精兵连夜赶往成都发动突袭,事成则可立取益州;中策就是先斩杀阻挡刘备占领益州的武将杨怀和高沛,然后再进军成都;下策为迂回之策,先回荆州整顿兵马,再伺机而动。这个时候是刘备军队危急存亡之秋时刻,只有马上做出决断。此时刘备军队处于军粮的不足情况,如果不做决断,刘备很可能全军覆没,然而令人好奇是,刘备没有选择最节约时间也最省事的上策,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因为仁义而放弃夺取益州,他选择了选择中策。

为何刘备非要选择中策呢?这恰恰是他的明智之处。先说下策,虽然率军返回荆州并非难事,但想要再调兵前往益州,必然就会遭到刘璋的严加防范,甚至还可能联合来对抗刘备。更关键的是,在汉末这一动荡时期,留给刘备打地盘的时间非常有限,刘备当时仅仅占据了荆州五郡,若不及时扩大地盘,其境况会变得十分严重——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西有刘璋,刘备处于中心地带,被三方合围。这一时期的曹操,已基本平定凉州地区,在击败马超之后,曹操接下来的目标,自然就是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如果刘备先回荆州休整,说不定刘璋都已经先投降曹操了。

至于上策,其实和下策一样不可行。首先,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经营多年,绝不是刘备这种小势力就能轻松偷袭成功的。其次,刘备毕竟身处益州,难免人多耳杂,行军途中很可能就会泄漏消息,从而被刘璋得知,突袭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很难攻下,只要刘璋固守不出,再切断刘备军队的粮草供应,别说什么拿下益州,很可能刘备自己都得交代在那儿了。上策的诱惑固然很大,但风险实在太高。

权衡再三,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率军斩杀杨怀和高沛,然后挥师直奔成都,很快就将战线推进到了涪城。遗憾的是,庞统不幸于雒城(今四川广汉境内)阵亡,再加上刘璋的拼死抵抗,刘备历经三年才彻底攻占益州——这也从侧面表明,当时刘备若是选择上策,早已输得一败涂地。夺取西川后,刘备感念庞统所赠计策,下令追赐庞统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庞统法正传第七》《江表传》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