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蔡邕在书法上有哪些贡献?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蔡邕(133—192)河南开封人,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是一位博学多能的才子,他不仅善书法,还精通天文、文学和音乐,他的女儿蔡文姬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才女,他最为人所知的估计就是他的书法了。

蔡邕的书法在当时也是非常出名的,晋朝时期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评价他的篆书“采(李斯)斯、(曹喜)喜之法,为古今杂形”。

蔡邕在书法上有哪些贡献?蔡邕在书法上有哪些贡献?

1、独创“飞白书”

蔡邕在书法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发明了“飞白书”。

据说有一次蔡邕路过鸿都门,看见工匠们正在用扫帚刷墙,扫帚刷过的痕迹丝丝漏白,很受启发,回去便创造了“飞白书”,这种强调飞白枯笔的用笔效果很受欢迎,很多书法家认为这样很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王羲之、王献之也都热衷于此。

唐代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断》中评论:飞白秒有绝伦,动合神功”

飞白书

2、主持书写《熹平石经》

他的另一个贡献是主持书写了著名的隶书作品《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4年,他上书请求正定儒家经典《六经》的文字,得到了汉灵帝的许可,和很多高官以隶书为书体书丹上石,让工匠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门外,此工程前后历时八年。

《熹平石经》碑高一丈多,款四尺,主要刻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周易》、《尚书》、《春秋》、《礼仪》、《公羊传》,对于维护文字和内容的统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据说熹平石经刚刚立起来的时候,全国各地过来临摹观赏的人非常多,络绎不绝,每天光来的车辆就有上千辆,甚至把街道都给堵塞了,可见这块碑在当时的火爆程度。

《熹平石经》是儒家最早的官方勘定的儒家经典,因为整个碑都是用隶书着一种书体书写,也被称为“一体石经”,在印刷术发明以前,这也算是一种图书的编辑,它的出现平息了不同版本的纷争,使儒家经典有了统一的官方版本,同时开创了我国在石头上刻经的先河。

由于这些经典是被刻在石头上的,没有办法带回家里仔细的研读,所以有人就发明了锤拓的方法,把石头上的字拓下来,这也启发了中国书法的拓片技术,使得书法字帖能够广泛的流传,民间学习书法的人也能够用上字帖了。

正是由于此的影响,启发了传拓技术,才使得书法更加广泛的流传下去,也间接的影响了以后的碑学。

《熹平石经》后来已经战乱被毁坏,只存留下来一些参石,后来一共搜集了8800多字,主要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不过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蔡邕所写的了。

不过现存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的《张寿碑》据说是蔡邕写的,此碑用隶书所刻,先在仅存180个字,是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的县令林绍龙发现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碑的拓片,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洞,这是因为这块碑在明朝的时候曾经被人当成了碑的底座,中间被凿空了。

清代著名书法家翁方纲对这块碑的评价非常的高,说它字体醇古,开魏隶之法,水平在《白石神君碑》之上。

“碑字醇古,与《孔彪碑》相类,牛氏拟以《白石神君碑》,然此碑实在在《白石神君碑》之上。

这块碑整体使用方笔,结体紧密,同时又大开大合,属于隶书里面古朴厚重一类,若真是蔡邕所写,流传到现在也是一件国宝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