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年间,朱祁镇受到王振的怂恿,冒然亲征瓦剌,最终兵败被俘,成为也先手下的一枚人质。作为政治核心的皇帝被俘,大明王朝的前路茫茫,更是有可能再现“徽钦二帝”之景。
幸好,明朝还有一个于谦!此后,在于谦领导之下,明朝打响了“北京保卫战”,对于瓦剌的进攻,坚决不投降,誓死与城共存。这一场战役,最终以明朝获胜告终!
可是,也正因为这一场战役,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也最终导致了“夺门之变”的发生,景泰朝第一重臣于谦冤死。
那么,历史上的“夺门之变”是如何发生?过程又是如何?是皇权相争,还是群臣个人利益之争?作为景泰朝第一重臣的于谦,手握天下兵权,还在兵部值班,为何不反抗,全程“隐身”?下面,一文读懂其中内幕。
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成为了瓦剌的人质,过着阶下囚的生活。而这对于明朝来说,作为政治核心的皇帝被俘,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这比五十万大军尽损更为恐怖,朝政无法运行。
就在大明王朝深处危难之际,大臣毫无主见之时,于谦站了出来,力挽狂澜,一顿操作挽救了大明朝。
于谦先是在讨论“战与和”时,怒怼主张“南迁”的徐珵,全力支持“主战派”,集天下之兵共同保卫京师。而这一主张,也得到了明代宗的认可,于谦成为当朝的第一重臣,一把手,掌管军中大权。
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于谦也不负众望,运筹帷幄,召集全国各地的兵马来保卫京师,最终打赢了这一场保卫战,护住了明朝的江山。
在战争平息之后,朝中有些眼红的大臣对于这一场战役评价说:“北京保卫战”并没有那么重要,只不过召集几千兵马,而且是瓦剌自行退兵罢了,于谦等人的功劳并不大,勿要夸大其词。
为什么要会出现这样的言论?那是因为作为“北京保卫战”首功的于谦,一直都不肯接受封赏。
当时,于谦打赢了这场保卫战,明代宗开始给于谦封赏,送金银财宝,送房子,送权力,能送的东西都送,可是于谦就是不肯接受。
一开始,明代宗觉得于谦只是推辞一下罢了,于是就又几次下旨封赏于谦,可于谦还是不接受。整整一个月,于谦就是不肯接受任何物质性的封赏,明代宗只好授予于谦为“大司马太子少保”。
也正因为于谦的不接受封赏,有人开始质疑保卫战,趁机说“保卫战”的功劳其实并不大,不该夸大其作用,也不该进行封赏;而作为功臣得不到封赏,也记恨于谦不肯接受封赏,还惹来非议,这是一点矛盾。
再有,于谦与京师保卫战之中的重要大臣矛盾加剧。当时,石亨想报答于谦的提拔之恩,也是想拍于谦的马屁,于是就越级提拔了于谦的儿子于冕。
可是,于谦知道后,大火,当满朝的文武大臣的面批评石亨此举不合理,让石亨下不了台。自此,石亨与于谦决裂。
德胜之捷,亨功不加谦而得世侯,内愧,乃疏荐谦子冕。诏赴京师,辞,不允。谦言:“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亨复大恚。都督张軏以征苗失律,为谦所劾,与内侍曹吉祥等皆素憾谦。
一文读懂“夺门之变”的前因后果,于谦为何全程“隐身”,不反抗
除了石亨,于谦因为过于刚直,还得罪了宦官集团的曹吉祥(王振的心腹,于谦曾建议取消监军一职),都督张軏(石亨手下大将)等人。而且,在权力方面,于谦也是各个方面掌管大权,虽然他一心为社稷,但被压制的人可不这样想,于谦的一些改革无疑也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于是这些人总想着扳倒于谦。
从这里可以看到,京城保卫战虽然胜了,但也衍生出了不少的矛盾,个人利益、仇恨、皇权之争等等,最终造成了一场宫廷政变——夺门之变(南宫复辟)。
“夺门之变”看似是一场皇权相争,是明英宗朱祁镇与明代宗朱祁钰两兄弟的皇位之争,其实不然,背后更多的是个人仇恨所造成的。
在这一场宫廷政变中,带头发动政变的四个人都是与于谦有仇,都希望可以扳倒于谦,后人称这几个人为“阴谋小团伙”,除了石亨、曹吉祥、张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徐有贞。
在十四日的夜里,明代宗因为无法“郊宿斋官”,特地召见了石亨来到病榻之前,命他代为行礼。
石亨见到明代宗病得如此厉害,好像很快就会死掉一样,而且明代宗一向支持于谦,只要于谦在,他石亨就永远是个“老二”,为何不趁此机会扳倒于谦?
因此,心生恶念,告辞之后,石亨便找了张軏与曹吉祥商量,三人一拍即合,决定迎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
可是,这三人两个武将,一个宦官,文化水平都不高,商量半天都没有出来一个办法,只好去找了太常卿许彬。许彬说:“我老了,徐有贞的主意多,你们找他谈谈。”徐有贞原名徐珵,就是在北京保卫战里那个主张南迁的人。
当时,英宗被俘,徐珵说其夜观天象,国将有大难,应当南迁。可是,当朝就被于谦一堆怒怼,众人更是把他赶出朝外,这对于文化人来说,很失尊严的一件事。
此后,徐珵也一直仕途不顺,而他把一切都归根在于谦的身上,是于谦搅乱了他的人生。最终,徐珵改变徐有贞,才换取了一官半职。
当石、张、曹三人找到徐有贞时,徐有贞面无表情,其实内心高兴坏了,因为徐有贞与于谦也有大仇,这更是扳倒于谦的一个好机会。于是,徐有贞不断坚定三人政变的决心,怂恿他们就该这样做。
于是,仇恨让石、张、曹、徐四人组成了“阴谋小团伙”,在正月十六日的夜里,发动了“夺门之变”。
所夺门,就是夺宫城里面的“长安门”。当时,徐有贞等人带了一千兵马来到长安门,守门的卫士见到他们都是文武大臣,仓猝之间,未敢有任何的阻挡。
四人顺利进入了长安门,一队人马把门下锁,防免外面军队支援,一队人马冲到了明英朱祁镇宗所住的南宫,用“辇”把英宗抬了起出来,向奉天殿走去。
一路上,明英宗问徐有贞等人的姓名,往后要大大封赏,而徐有贞等人也一一报了姓名、官职。可是,走到奉先殿大门时,明英宗被一群侍卫拦住,进不去奉天殿的门,也就意味着无法复位成功。
众人慌忙之下,穿着“睡衣”的朱祁镇大喝一声,“吾乃太上皇也”,侍卫看到有人敢穿睡衣在宫中出门,肯定是皇帝,还有敢有谁。于是,就放行徐有贞等人。
一文读懂“夺门之变”的前因后果,于谦为何全程“隐身”,不反抗
朱祁镇来到奉天殿,坐在龙椅上,摸着久别多年的龙椅。这时,天已快亮,外面的钟鼓声响起,文武百官准备进殿上朝,可在突然发现面前坐着是明英宗,而不是明代宗,众臣惊恐。徐有贞大声说到,“上皇复辟矣”。
文武百官见到太上皇已经复位,只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可以,管他是谁来当皇帝。于是,众臣皆朝拜。
这时,还卧病在床的明代宗,听到外面的钟鼓声响,大惊,问左右“于谦耶”?当左右回答说是太上皇,这才安定下来,连声说,“好,好”。
英宗复辟以后,第二天便下旨将于谦逮捕下狱,其次还有大学士陈循、王文,户部尚书兼太子少师、值阁萧镃,兵部左侍郎兼右春坊大学士、值阁商辂,刑部尚书俞士悦,太子少师兼工部尚书江渊,都督同知范庆,太监王诚、舒良、王勤、张永等人。
从此可见,景泰一朝的大臣都被捕下狱,朝政大洗牌。在众人之中,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于谦,不仅仅是因为于谦权力大,还是因为徐有贞等人对于于谦的忌惮的憎恨。
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谋迎立襄王子。
与此同时,明英宗让徐有贞以副都御史兼翰林学士,“直内阁,掌机务”,许彬与大理寺卿薛瑄二人也升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和徐有贞同时入阁。其次,大封复辟的功臣:石亨,忠国公;张軏,太平侯;杨善,兴济伯;孙镗,怀宁伯;徐有贞,武功伯;曹吉祥的养子曹钦,被任命为都督同知。凡是与复辟有关,有功劳的,地位都得到飞升。
不久,明英宗废明代宗为郕王,而明代宗也于不久“病故”。至于是明英宗让明代宗病故,还是仅仅因为病情恶化所致,后人也争论不断。
朝代更替,作为前朝大臣的人自然是逃不过死路一条。当时,明英宗就与徐有贞研究,该如何处置于谦。
明英宗还算有点良知,说:“于谦实有功”。而徐有贞此时杀心已起,说:“不杀于谦,则今日之事无名。”
徐有贞本来是想以“迎立外藩”处置于谦,可是三法司不管怎么调查,就是得不到证据,这该怎么办?终究还是文化人,徐有贞在这个罪名前面加上了“意欲”二次,心里想就可以,无需证据。“意欲迎立外藩”,最终徐有贞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于谦处死。
丁亥,杀烧包兵部尚书于谦于市。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夺门之变真的是出奇的顺利,没有过半点的阻拦,景泰朝第一重臣的于谦,手握大权,却全程“隐身”,毫不反抗,这是为何?
夺门之变中,对于于谦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于谦第二天早上,与往常一样,理了理官帽朝服,从容地上朝去了。当天朝上,于谦就被捕下狱,五日后被处死。
难道于谦并没有收到任何风声吗?不知道太上皇复辟?不知道自己的性命不保?为何不反抗,保护明代宗?
其实不然,就在政变发生的当晚,于谦的儿子于冕知道明英宗复辟后,连夜赶到于谦身边,叫于谦多加小心,而于谦却说:“小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命,如第去”(《明英宗实录•卷二十四》),就这样一句话赶走了于冕。
其次,于谦虽然没出手,但侍卫都督范广出手。《国朝献征录》载,“是月壬午四更,亨与軏、吉祥等……请上皇升舆,从东华门入奉天殿即位,侍卫都督范广御战”。明人许浩《复斋日记》也有相似记载。
一文读懂“夺门之变”的前因后果,于谦为何全程“隐身”,不反抗
范广是于谦的心腹爱将,是于谦一手提拔的,他敢冒死抵抗,应该有保全于谦的意思,但最终失败了。
连身居低职的于冕都知道明英宗复辟,范广更是一手保护于谦,贵为兵部尚书,景泰朝第一重臣的于谦,怎么可能不知道?而且,就在政变的当晚,于谦在兵部值守,兵符、将令一个不少,想要反抗更是易如反掌。于谦虽然没出手,但侍卫都督范广出手。
种种迹象表明,于谦是知道明英宗复辟的,之所以按兵不动,任由政治死敌徐有贞发动政变,让自身生命受到威胁,完全是出于公心。
当时,明代宗病重,长期不能临朝,而又不肯立太子,以至于朝野上下不安;于谦本来就想与群臣共同上奏,请求明代宗立朱见深为太子,稳定大局,但还没有来得及上奏,就发生了“夺门之变”。
正如于谦对于冕所说的那句话,“自有天命”。如今,年富力强的明英宗复辟,于谦知道,尽管这样会对自己不利,但对社稷、臣民是有利的。
又如明代文学家屠长卿记述的,“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一心为公的于谦,早已不顾自身的安危。
当晚的“夺门之变”,于谦是知道,可是为了大明江山的未来,于谦早已不顾个人生死,只为了保全社稷。所以,在当晚才没有反抗,更是全程的“隐身”,在第二天从容上朝,最终只能任由徐有贞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可是,“夺门之变”并没有得到于谦想要的结果,社稷虽然保住了,但是也助长了一群贪婪之徒。功利心极强的大臣,只管自身的功名利禄,全然没有把心思在恢复经济和军事问题上,于谦一些改革更是停止甚至取消,这对于刚刚经历了“土木堡之变”的明朝,无疑是雪上加霜。
后来,“曹石之变”,党派相争、宦官造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