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明代的大学问家王守仁为什么又叫王阳明?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艺术家,学术上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明代的官方思想是儒学,在儒学领域,如果要推举出一位最有成就的学者,恐怕非王守仁莫属。

王守仁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恐怕都觉得很陌生,但是如果说到他的另一个名字王阳明,有些人就会恍然大悟了。那么,王守仁为什么又叫王阳明呢?这是因为王守仁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阳明子”,他的学生们称他为“阳明先生”的缘故。

明代的大学问家王守仁为什么又叫王阳明?明代的大学问家王守仁为什么又叫王阳明?

王守仁是儒学里面心学一派的大师,他这一派主张“心外无物",万物都因人的意识而存在。比如王守仁就曾经用盛开的花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当我们没在看花时,这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我们一无所知,在我们的心里完全不存在;然而当我们一看这花,立刻就知道了关于花的各种信息,花的形象就鲜明起来,可见,花不存在于人心之外。王守仁的这种观点虽然与我们通常的认知不符合或者说得不客气些,根本是错误的一一却有很强的思辨性质,很符合当时学者的兴趣。所以,他开始讲学以后,很快就有了很多弟子,一时间“王学"蔚成风气,对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影响很大。

其外,王守仁还提倡“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学到的东西要能用在实践中。就像我们学了语文要能写文章,学了几何要会运用图形体积面积公式一样。他认为,知道的东西不能用在“行”上面,其实终究还是不知道。这就如背九九乘法口诀,知道“五八四十”,却不知道“八五”也是四十,实际还是没明白这一句的含义。王学这种重视“行”,主张把知道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思想,不仅对王守仁本人的学术和事业起到很大帮助,而且影响了王守仁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以及许多有志向、有能力的人。王守仁能成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不能说没有这种思想的功劳。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