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瓦剌的金戈铁马朝着明朝的首都北京而来,只见朝堂内大臣们议论纷纷该不该迁都,突然有人大喊:“说迁都的应该杀掉。”,这个人就是于谦,力主保卫北京的重要成员,也是打赢这场战争,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间的第一功臣,如果没有了于谦可能也就没有了大明。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明史》
面对土木堡的惨败以及明英宗朱祁镇的被俘,大明王朝陷入了空前的被动局面,一步棋走错大明王朝就有可能不复存在了,于谦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当时瓦剌军队不仅作战勇猛,他们手中还握有一张王牌,那就是明朝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如果于谦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那么再做其他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瓦剌军队完全可以靠着这张王牌通行证,一路上兵不血刃的占领北京,因为谁都害怕误杀了皇帝,这可是要被灭九族的。
于是于谦跟众大臣商议,大胆的废掉了明英宗朱祁镇,改立朱祁钰为新君,这样瓦剌手里的这张通行证就作废了,这样不仅是于谦,所有的大明将士都可以甩开膀子猛进干了,其实大家都憋了一股子劲,那就是报土木堡之仇。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明史》
土木堡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明军的战斗力不如瓦剌,而且当时明军拥有非常先进的火器,只不过是明英宗朱祁镇竟然把大权交给了不会打仗的王振,最终导致了兵败,王振也死在了战乱中。
土木堡战败后,守卫北京的部队没有多少,更别提有精锐部队了,北京是明朝的首都按理来说应该会有很多精锐部队呀,其实原本京城的三大营堪称明朝军队精英中的精英,可是经过土木堡的惨败,别说京城的这些精锐部队了,几乎明朝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死在了土木堡。
于谦知道这场保卫战,仅凭谋略是很难取胜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卫战,本来自己部队活动的范围就很小,而且瓦剌军队的战斗力又十分强悍,所以保卫北京军队的兵源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
没办法了只要是能打仗的都给老子上,于谦只能采取这个方法了,他仔细研究了明朝的兵力分布图,决定把周围能调动的部队都给调集了过来,什么炊事兵啊,预备役啊能调动的统统调过来。
于谦是怎么打赢北京保卫战,挽救大明王朝的?
光这些兵力还是远远不够,于谦还决定发放给京城里的老百姓,组织民兵来增加兵力,并对他们进行了军事训练,于谦通过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保卫北京的军队力量。
现在保卫京城的部队数量有了,可这么多张嘴得吃饭啊,北京城的这点粮食根本不够这些军队吃,这件事情如果解决不好,很可能会导致部队哗变,还没等瓦剌进攻,自己人先跟自己人干起来了,瓦剌过来就可以捡现成的了。
所以于谦得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粮食问题,自古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谦下令凡是能给朝廷运送粮食的百姓,运送一趟奖励一两白银,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日夜兼程帮朝廷运送粮食。
于谦知道在通州那个地方,朝廷屯了很多粮食,于是他还告诉前来的军队从通州过,路过的士兵顺带把粮食也运过来,通州的粮食就这样被路过的十余万的部队很快地运送到了北京。
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明史》
于谦通过自己的智谋把粮食问题给解决了,当源源不断的粮食运送到京城时,将士们看到这么多粮食,心里也有了底气,士气十分高涨,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想要跟瓦剌干一仗。
只见乌央乌央的瓦剌军队奔着北京城来了,带头的头领叫也先,当他看到北京城的时候,满脸的志在必得,心想:“明朝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被老子给消灭了,还怕你们这些残兵败将吗?”。
可结果完全出乎了也先的预料,本以为这场战争应该很顺利,仿佛京城里的美女和财宝在向自己招手,但在瓦剌进攻北京城的过程中,遭到了明朝将士的拼死抵抗,也先带领部队换了一个又一个城门攻击都以失败而告终。
当他得知明朝的援军马上要赶到的时候,他也明白了再这样打下去不但打不下北京城,自己的部队很可能会被明军包了饺子,于是他带领部队撤退了。
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明史》
北京保卫战就这样奇迹般的获胜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智勇双全的于谦,于谦也通过北京保卫战而名传千古,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