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16位皇帝中,最让人熟知的,恐怕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值得注意的是,崇祯的帝位并不是继承其父亲,而是继承其哥哥朱由校。由于朱由校没有儿子,只好传位给他的弟弟朱由检。
根据许多史料的记载,朱由校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皇帝,他不贪恋权力,不喜好美色,反而痴迷于做木工,因此,他被许多人嘲讽为“木匠皇帝”。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朱由校就是入错行的代表,生在帝王家,却有一颗匠人的心。
在古代的皇帝中,沉迷于女色、玩乐,不谙朝政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是当皇帝却爱好做木匠的,恐怕只有朱由校一人。短短的七年皇帝生涯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如何做木活,如何提升自己的木匠技术。在参与朝政方面,朱由校的记载非常少。因此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多为负面。
在清朝人撰写的《明史》中,朱由校直接被评价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然而事实上,每一个朝代对于前朝的修书都有此记载,前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昏庸无能,以此来衬托本朝皇帝的开明。显然,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清朝的《明史》中,明朝皇帝也几乎全是昏君,开国太祖朱元璋更是非常残忍,杀戮众多。
“入错行”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真的昏庸无能,只会做木活吗?
然而,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如果这些皇帝全都是昏君,或者杀伐无道,那明朝不可能存在276年。因此,清人的记录,难免有些偏颇。朱由校虽然被描述为不务正业的典型,但一些史书却记载,在朱由校在位期间,他非常重视辽东的布局,对政治也并非完全不闻不问。袁崇焕曾上书关于辽东局势的奏折,朱由校就对其内容一一过目,与大臣商议如何应对当前局势。
事实上,朱由校16岁就继承皇位,这对一个青少年而言,显然没有掌握大局的能力,朱由校接受的文化教育也不多,此时的他,完全可以用不谙世事来形容。但朱由校并非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古以来,朝廷中阉党篡政,权臣篡权等现象,就层出不穷,皇帝身处高墙大院,即使发生不测,外界也要等到很久才会得知消息。古代社会信息封闭,即使发生了重大的事件,外界也不一定就知道事情的原委。因此,朱由校的选择,也可能是出于伪装,让自己显得不谙世事,不失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此时正值阉党魏忠贤掌权,一时之间权势滔天。朱由校选择避其锋芒,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恐怕也是无奈之举。
但帝王之术,最重要的就是利用手下各方势力,达到权力平衡,才能够让自己的帝位延续,不会遭到权力的“反噬”。朱由校利用阉党魏忠贤,平衡当时明朝的各方势力,可以说也并没有出现大乱的局面。纵观朱由校的皇帝生涯期间,明朝并没有丢失任何土地,财政虽有危机状况,但也大致能维持。朱由校并没有什么功绩,但是也没有太大的过错,这至少比许多皇帝想要做出一番功绩,犯下大错要好得多。因此,要说朱由校是个完全的昏君,恐怕有失偏颇。
在朱由校去世后,朱由检即位,即历史上著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上台,就诛杀了魏忠贤,此后明朝朝廷势力陷入混乱,崇祯也并没有稳定大局、力挽狂澜的能力,在多方势力争斗下,明朝最终走向灭亡。值得一提的是,崇祯在自尽前派人厚葬魏忠贤,也充分说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该擅杀魏忠贤,导致大明王朝,最终埋葬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