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攻下了南京。一场大火中,建文帝朱允炆不见踪影,生死不知,但他的支持者们,却遭受了灭顶之灾。方孝孺是建文帝心腹,但姚广孝曾专门嘱咐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听从了他的建议,并让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可是在大殿上,方孝孺拒绝朱棣的所有要求,并痛斥朱棣谋权篡位,朱棣恼怒,将方孝孺凌迟处死,并诛他十族。
中国古代为气节慷慨赴死的人有很多,方孝孺之所以特别出名,原因就在于他为了气节,导致十族牵连致死。所以,关于方孝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和他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成了争论不休的话题。
史学家蔡东藩就曾关于后者有过一段评价:“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至拒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然一死已足谢故主,何必激动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试问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不过,后一个问题成立的前提,也就是方孝孺被诛了十族,其实本身就是有争议的。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说法,来源于祝枝山的《野记》,他在里面写道:“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云:吾夷汝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
除此以外,崇祯帝时的《熹宗实录》、《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史纪事本末》和黄宗羲的《方正学孝孺》、等文献都记载了方孝孺被灭了十族。
然而,这些记载了方孝孺被诛十族的文献要不然是野史,要不然距离永乐朝已经十分久远了,其可靠性是难以保证的。
在正史当中,其实只记载了方孝孺父系这族被诛,《明史·方孝孺列传》记载:“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
《立斋闲录》里将被诛杀的八百多人的名字全部列了出来,但他们都出自于方孝孺的父系,这和《明史》中“并夷其族”的记载相印证。
而且,方孝孺被诛杀后,他确实有不少的门生和朋友都还活着,所以诛十族本身是缺乏根据的。之所以出现“诛十族”的说法,与明朝中后期对方孝孺的标榜和清朝的渲染有很大关系。
所以,方孝孺被诛十族,大概率只是一种后人为了追求戏剧效果,故意夸大得出的说法。只是渲染这个说法的人大概不会想到,当传统正统思想逐渐被人们摒弃,对人生命权愈发重视的时代来临后,被诛十族不再是方孝孺的伟大之处,而成了他最大的污点。
当然,假如抛开掉被诛十族这件事,方孝孺是一位怎样的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大概是“一位忠诚的腐儒”。忠诚是对方孝孺的肯定,腐儒则是对他的批评。
很多人说方孝孺是愚忠,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倘若这样,所有忠贞不渝、重视气节大于生命的人,都可以说是愚忠。
历史上真实的方孝孺:一位忠诚的儒生,被诛十族可能是子虚乌有
方孝孺对于建文帝的忠诚应当是值得肯定的。有人说方孝孺沽名钓誉,但老实讲,用生命去沽名钓誉,也挺令人佩服的。更何况,方孝孺如果投靠朱棣,他的名,他的利,只多不少。
只是对于方孝孺来说,他非死不可,因为他是一位大儒。方孝孺出身名门世家,其祖上三代从儒,父亲是有名的儒者方克勤。方孝孺师从宋濂,这是一位真正的大儒,朱元璋曾称赞他是“文臣之首”。
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方孝孺自然饱受儒学熏陶,并深刻的认同正统思想。而且,方孝孺本人也很勤奋好学,他天资卓越,深受宋濂的喜爱,成名后被视作“读书种子”。朱棣前往南京时,姚广孝专门嘱咐朱棣说“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让他切记善待方孝孺。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同,方孝孺凭的是儒学上的真本事。
这是方孝孺的光环,也是方孝孺的束缚,他是世人心中儒者的代表,所以他一定不能做违背气节的事情。所以,方孝孺是不可能投靠朱棣的,哪怕是死,因为他一旦投靠,他就不再是那个儒者方孝孺了。这份气节,这份忠诚,这份慷慨赴死的勇气,哪怕方孝孺就是沽名钓誉,也是值得世人钦佩的。
如果方孝孺生于太平盛世,他将是下一个宋濂,只可惜,他生在了乱世中,而乱世下,纯粹的儒者是赢不了的。
在学术造诣上,方孝孺是当之无愧的宗师,可是在政治能力上,尤其是针对藩王的政策,方孝孺表现的很不成熟,甚至是有些愚蠢。可以说,正是在方孝孺等人的辅佐下,建文帝才输给了燕王朱棣。所以说,方孝孺是一个腐儒,一个墨守成规的腐儒。他只能纸上谈兵,而不能像于谦一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可是方孝孺的身上有了太多的光环了。后世的儒者将他标榜成道德圣人,清朝将他大肆渲染,以体现明朝君主的残暴,他们出于各自的目的,在已经死去的方孝孺身上贴上许多闪亮的标签。可方孝孺又只是一个忠贞不渝的腐儒,所以人们才会生出“德不配位”的感觉。
只是,撕掉标签,方孝孺其实没那么复杂。历史上真实的方孝孺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忠于建文帝,忠于自己的信仰。当南京城即将陷落时,他以“当死社稷”,把建文帝留了下来。朱棣让他写诏书时,他没有说什么“诛我十族又如何”,他只是一直痛哭,“悲恸声彻殿陛”。其实,他只是一个可怜人,一个以生命践行信仰道路的理想主义者。
参考资料:
《明史》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