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美化与重塑

时间: 浏览量:
用手机看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内容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明太祖实录》通过 有选择地直书和增饰 朱元璋的事迹,来刻画和塑造太祖的正面形象,通过神化、圣化、雅化和人化的处理,使朱元璋的形象既神秘威严,德高儒雅,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特点,又颇 富人性和人情味。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实录修纂具有主观性的一面。

《明太祖实录》是记载朱元璋事迹及其朝政的实录,经历过三次修纂。第一次修于明建文朝,从建文元年正月至三年十二月,历时3年。至于其修纂情况,明官修史书多讳言之,只有私修史书加以披露,如谈迁《国榷》和查继佐《罪惟录》等均有记载。

建文四年十月至永乐元年六月,朱棣对《太祖实录》进行了改修。朱棣指责初修本“遗逸既多,兼有失实”,朱棣重修的目的是为自己篡位夺权制 造合法根据,重修工作只花 了9个月,撰成183卷,缮写成165册。当实录进呈时,朱棣当作盛大的节日子以庆祝,其隐衷在于去掉了自篡位以来的一块心病。但随着监修李景隆、总裁解缙的失宠被囚,疑心病很重的朱棣便开始对重修的《太祖实录》产生怀疑和不满,认为李、解等人心术不正,遂决定第三次修纂《太祖实录》。

《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美化与重塑《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美化与重塑

为了删改彻底,朱棣任命其亲信、太子少师姚广孝,户部尚书夏原吉为监修官,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以及胡俨、 黄淮、杨荣为总裁官,杨士奇、金幼孜等为纂修官,“皆赐敕勉励"。此次改修费时6年7个月。. 二修本只有183卷,而三修本则达251卷,装成205册,补充了《太祖高皇帝御制文集》等一批史料。 但是,这次篡改得“仔细”,也为前两次所不及,故朱棣在阅读三修本《太祖实录》时,“披阅良久,嘉奖再四,曰:‘庶几少副朕心。”《太祖实录》经这次改修后遂成为定本。

《明太祖实录》虽然始修于朱允坟,但经过朱棣篡位后的两次改修,已经面目全非。

清人徐乾学指出:“《太祖实录》凡三修,一在建文之世,一在永乐之初。今所传者永乐十五年重修者也。前二书不可得见,大要据实直书,中多过举(最初的版本说了很多朱元璋的过失),成祖为亲隐讳,故于重修时尽去之(修史时全部抹除了)。所谓“成祖为亲隐讳”,就是为父朱元璋重塑形象。吴晗也指出,《太祖实录》三修的目的,除了抵消建文帝遗臣对他的指斥,歌颂自己的靖难为应天顺人外,还有一个重要意图就是“欲隐太祖生前之过举”,也是十分顾及朱元璋的形象。

《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对于其光彩的一面据实直书,对于不光彩的一面予以篡改和修饰,《明太祖实录》中的朱元璋形象,其实是明太宗朱棣及其史臣们心中的形象,。

《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的形象进行过神化、圣化、雅化和人化处理和塑造。

(1)所谓神化,是把朱元璋从一个普通的人,神化为充满宗教迷信色彩的天神之子(天子), 从宗教迷信上提升太祖的形象。

(2)所谓圣化,是将朱元璋从一般的人,圣化为有着非凡的帝王气质和道德情操的圣人,从伦理和道德上提升其形象。

(3)所谓雅化,是把朱元璋从一个粗鄙的半文盲,雅化为一个有文化. 修养很深的知识精英,从文化上予以提升。

(4)所谓“人化”,是将朱元璋塑造成一个颇具人性和人情味的人,从人性上给予塑造,在这一点上,表面上看似是在还原其本来面目,实际上则经过了修史者的选择性处理和精心设计

一 《明太祖实录》神化朱元璋

母太后陈氏,生四子, 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常梦-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 -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 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 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朱元璋父亲),口尚有香气。明日,上(朱元璋)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明太祖实录》

意思是说,朱元璋的母亲就是梦中服用了神授的药丸而怀上他的,以证明朱元璋并非一般的人,而是神的后代和天之娇子。

这段描写,既沿用了简狄吞鸟蛋而生 契(商王始祖)、姜塬踩巨人脚印而生弃(周王始祖)的模式,又照顾到父权时代朱元璋父亲的作用, 其用心的确良苦。实录还刻画了朱元璋出生时的异常景象。

常遘疾,抱之佛寺。寺无僧,复抱归,见 室东檐下一僧面壁坐,顾仁祖日:‘来!’乃以手抚摩上顶,旦日,疾遂愈。后复疾,仁祖念前梦之异, 欲俾从释氏,不果。——《明太祖实录》

为了将神化进行到底,实录将朱元璋一辈子的隐痛,即做过和尚的行为进行了神化,把他写成天生与佛有缘、受佛保佑的超人。甚至 在皇觉寺当了和尚后,实录还称“上所居室,夜复数有光,僧皆惊异”

乙术年六月乙卯朔,朱元璋率军攻下太平,“耆儒李习、陶安等率父老 出城迎上,安见上状貌,谓习等日:‘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明太祖实录》

郭子兴“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明太祖实录》

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太祖实录》

通过相面的描写,突出朱元璋的神异,《明实录》很用心地在神化朱元璋的命理和运程。

《明太祖实录》 还通过反复描写,将朱元璋 被逼造反写得十分曲折,证明他是受神的支配,并非自己愿意投身造反行列。除了为他投“贼”开脱 外,更是意在说明他受到了神的启示。

二 《明太祖实录》圣化朱元璋

《明实录》将本为龙凤政权将领的朱元璋当作独立的帝王来塑造。朱元璋原为韩林儿大宋龙凤政权的部属,但做了皇帝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完全否认他与大宋龙凤政权长达十余年的隶属关系。官方文书中有关的龙凤史料被销毁一光,他当年在镇江打败张士诚军队的纪功碑,因有龙凤年号, 也被捶毁灭迹。他死后所编的《明太祖实录》更是“讳言龙凤事”。

事实上,至正十五年(1355 年)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便接受了在亳州(安徽亳县)建 立大宋龙凤政权的韩林儿、刘福通的册封,担任左副元帅,与韩林儿保持了十余年的君臣关系。然而,《明太祖实录》却抹去朱元璋接受过“左副元帅”一职的事实,称朱元璋在听到龙凤政权的任命时,“上日:‘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

《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隶属龙凤政权的种种事实完全抹杀。显然,《明太祖实录》是有意将朱元璋塑造成独立地夺取天下的帝王形象,耻于与造反的红巾军搅在一起。

三 《明太祖实录》雅化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受出身和环境的限制,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比较粗鄙,由于只读了两个月的私墊,缺乏足够的教育,故他在成为龙凤政权独挡一面的将领之前,一 直处在半文盲状态。即使成了大明皇帝后,他的文化水平也比较有限。

然而,《明太祖实录》却通过史臣的润色和粉饰,将他塑造成文质彬彬的儒雅君主。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 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名元璋,字国瑞名与字极其文雅和响亮。其实,朱元璋原名重八,相当土俗。宋元时期,民间无官者多不取名字,蒙古 人规定汉人或按出生时父每年龄相加的数字取名字,或按出生的时间数字取名字。朱元璋的父亲生他时是46岁,其母亲生他是42岁,加起来是88岁,因此便按习惯将朱元璋取名为重 八。

朱重八参加红巾军后,当了元帅,觉得“重八” 名字太土,就自己改名为元璋,字国瑞。《明太祖 实录》的记录一直为朱元璋,且从不提他的原名,无疑具有对他进行雅化的意图

《徽州千年契约文书》 曾载录了朱元璋的一篇口语体圣旨: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圣 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 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人官附[府]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 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 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官吏隐瞒了的, 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

大体意思是,朱元璋发旨意说要勘察户口,派遣军队去各个州县核对户口,有户口的则好,没户口的,敢逃避户口清查的,一律充军,官员敢隐瞒的一律问斩。

这道圣旨在载人《明太祖实录》时被改得十分文雅典丽,完全失去了原有 的“流氓神韵”

辛亥,核民数,给以户帖。先是,上谕中书省臣日:‘民,国之本。古者司民,岁终 献民数于王,王拜受而藏诸天府,是民数有国之重事也。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 户口,每户给以户帖。’于是,户部制户籍、户帖,各书其户之乡贯、丁口、名岁,合籍与帖,以字号 编为勘合,识以部印。籍藏于部,帖给之民。仍令有司岁计其户口之登耗,类为籍册以进。著为令。—《明太祖实录》

四 《明太祖实录》人化朱元璋

朱元璋是滥用刑罚的典型君主,但实录却突出他在宽待下民上的仁慈,表明了作者对明太祖实行人性化塑造的努力

洪武二年十一月, 真州王昭明等18人图谋不轨,按律“其老母幼子皆当连坐”。但太祖说:“昭明不可得释也。其诸老幼何预焉?”于是“命戮昭明而释其余人”—《明太祖实录》

王昭明图谋不轨,按律老母幼子连坐,但朱元璋赦免了其老母幼子,《明太祖实录》加入这一段,可以看出修史者有意突显朱元璋形象的刻意用心。

对比其后发生的洪武四大案以及李善长案

郭桓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者数万人。  此案令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

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其(蓝玉)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胡惟庸等人死罪;十九年与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杀其余党,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

洪武二十三年 四月 赐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死,时年七十七,其家属七十余人皆诛

空印案”——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官员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处以杖一百,戍边。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对待政敌,《明实录》也将拥有病态嫉妒和敌视心理的朱元璋粉饰成仁慈、大度、宽容的圣明之人。在李善长一案上,《明太祖实录》百般为朱元璋粉饰。

据吴晗等明史学家考证,蓝玉谋反案与胡惟庸谋反案一 样,都是朱元璋为了铲除功臣所制造的冤案。而《明实录》咬定蓝玉谋反,并说朱元璋在知道蓝玉参与胡惟庸谋反后,竟然“宥而不问”,显然是在有意塑造太祖宽容豁达的形象。这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 同时也是作者对朱元璋的刻意圣化。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编辑:镜花水月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